《简.爱》的性别图式研究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简·爱》中,受当时的父权制社会以及大男子主义思潮对性别图式的影响,罗切斯特的话语中充满了性别歧视语言,这种根深蒂固的社会定型意识不仅使他控制了与简·爱对话的话语权,而且使他可以随心所欲地贬低周围的人及环境,体现了性别图式对男性话语权的纵容,对女性精神的禁锢。对文中性别图式的研究可以了解当时女性所处的卑微地位,以及她们追求自由平等的艰难历程。
  关键词:父权社会 语言性别歧视 诅咒语 语义降格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性别图式
  男女在生物意义上的区别,因受传统观念、社会文化、行为模式、社会角色,甚至言语特征的影响,所以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男女社会成员都被赋予了彼此有别的社会性别特征。男女双方在社会性别的重建过程中,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使其更加符合社会性别对于各自的要求,头脑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化了的性别图式,用于判断、分析、解决相关的认知问题。
  因受封建父权主义的影响,社会对于妇女的能力价值、行为举止产生了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最终成为一种思维定式和文化定型而进入社会成员的价值体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把男性视作社会的规范和中心,却轻视和侮辱女性或使她们显得毫不重要的性别歧视现象,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语言性别歧视。因此,语言歧视现象的产生涉及到话语政治(political discourse)、权势观念(power ideology)、大男子主义(male chauvinism)、文化定型(cultural stereotype)、性别角色(sex role)、社会心理(social psychology)、认知模式(cognitive pattern)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19世纪中期,受过教育的英国知识女性在思想政治上觉醒,进而与不平等的男尊女卑的社会风俗进行抗争,并在19世纪中下叶酿成了妇女运动,由此妇女在争取自身的权益方面迈出了第一步。夏洛蒂·勃朗特率先在《简·爱》中描述了追求平等婚姻的理想人物,但是,在其追求平等的字里行间里,作者无不感受到父权制下男尊女卑的性别图式对其追求精神自由的禁锢。
  二 女性的性别图式
  1 女性是弱者
  罗切斯特是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但受当时性别图式的影响,他曾将简·爱形容成“frail”(脆弱的);在他手里,简·爱摸上去只不过像根“a mere reed”(芦苇)。这种语言深深打着社会性别图式烙印:女性是弱者。
  2 女人如花
  那个时期的英国女性犹如客厅里的花瓶,是用来供男人欣赏的。在罗切斯特的眼里,简·爱是有着“the sweet charm of freshness(新鲜诱人的魅力)”的会凋谢的“flower”,但她是“radiant”(灿烂绚丽)的“indestructible gem”(不可摧毁的宝石花)。她是罗切斯特的“good angel”(好天使)、“elf”(小精灵),是一个“Childish and slender creature”(稚气十足,纤弱苗条的家伙)。但是,“childish”一词用指成人时,含有贬义色彩,含有“幼稚的,傻里傻气的”之语义。“creature”意为“person”时,含有怜爱或轻蔑的意思。这些词汇的运用是父权主义文化定型思维模式的直接反映。
  3 女子无才便是德
  19世纪的英国妇女在经济和政治上处于依附地位,女人终其一生要竭力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模式,要符合男性规定的形象,即贞洁、顾家、慈爱、无私。如果她斗胆冒犯父权社会规定的责任、义务,男权马上称其为魔鬼、祸水,即坏女人。
  罗切斯特的理想女人应具备“intellectual, faithful, loving”(理智、忠实、可爱)的美德,但是当他发现“a fine woman, tall, dark, and majestic”(漂亮,身材高大,皮肤黝黑,雍容华贵)的伯莎患有精神疾病时,便将自己的妻子封锁于密室于不顾,并毅然决然地去欧洲散心,并一个接一个地换情人。他的情人嘉辛塔什“unprincipled and violent”(肆无忌惮,性格暴烈);情人克莱拉虽然“honest and quiet”(诚实文静),但是“heavy, mindless, and unimpressible”(反应迟钝,没有头脑,很不敏感),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当时男权社会对女性所持有的态度是轻蔑的。
  三 男性的性别图式
  当时的英国把男性视作社会的规范和中心,轻视和侮辱女性或使她们显得毫不重要。在《简·爱》中,罗切斯特运用了大量的诅咒语,为自己荒唐的人生经历辩解,极尽所能贬低他身边的几位女性及周围环境,以引起简·爱的理解,毫不顾忌刺耳的言语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充分体现了男性的优越地位。
  1 咒骂他人的俚语俗语
  伯莎·梅森是夏洛蒂笔下的一个反叛男权社会的女性形象。夏洛蒂借助于伯莎·梅森的疯,勇敢地与不平的社会做抗争,读者从她一系列的疯子的行为中无不感受到她的清醒。罗切斯特靠着妻子伯莎的三万镑嫁妆进入了上流社会,但当他婚后发现伯莎患有遗传性精神病时,便运用了大量的谴责、咒骂的俚语俗语竭力地扭曲、诋毁这个失语的女人以及其他的人,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语言性别歧视。
  罗切斯特将伯莎对他的爱诠释为“flattered”(恭维)、“allured”(勾引)与“lavishly”displayed for my pleasure her charms and accomplishments”(故意卖弄姿色和才艺来讨好我)。成了他妻子的伯莎是“monster”(怪物)、 “mad-woman”(疯女人)、“fearful hag”(可怕的女巫)、“fury”(泼妇)、“hideous demon”(可怕的魔鬼)。
  在法律上同他联系在一起的伯莎是“a nature the most gross, impure, depraved”(最粗俗、最肮脏、最下贱的属性),他的名字被“sullied”(被玷污),他犹如同“some corpse in yonder churchyard”(同墓地里的死尸)扯在一起。伯莎的气质“common, low, narrow, ”(平庸、低下、狭隘);伯莎同他交流的回应是“coarse and trite, perverse and imbecile”(既粗俗又陈腐,既怪僻又愚蠢);伯莎的咒骂声被比喻成“wolfish cries”(狼一般的嚎叫)。
  伯莎的弟弟屡次给予罗切斯特帮助,但是在罗切斯特眼里,他也是个“a complete dumb idiot”(是个不会说话的白痴);伯莎弟弟对他的尊重也成了“in a dog-like attachment”(狗一般的依恋)。
  甚至养女阿黛勒也被罗切斯特称为“bastard”(私生子,杂种),他借助这一词一箭双雕,既道出了阿黛勒并非是他亲生,又影射了他对阿黛勒并无仁爱之心,这一带有严重的性别歧视色彩的词用在一个天真无邪的孩童身上,尽折射出他的无情。
  2 男性语言性别歧视
  英美语言文化中存在着所谓的“罪孽联想男性化”(masculinization of evil)的倾向。同男性社会成员紧密相连的一些说法,常常含有粗鲁、残忍、危险等的意义潜势,反映出一种社会对男性的偏见。
  罗切斯特将自己与伯莎的相识归因于“idiotic rivalries of society, the prurience, the rashness, the blindness of youth”(社交场中的愚蠢角逐、年青人的好色、鲁莽和盲目);并因此说自己是个“gross, grovelling, mole-eyed blockhead”(粗俗,没有骨气,有眼无珠的大傻瓜)。
  结婚后的罗切斯特“pursued wanderings as wild as those of the March-spirit…”(像沼泽地的精灵那样东游西荡……),尝试“dissipation”(放荡),与情人“liaison”(私通),变成“scoundrel,villain”(恶棍),“an unfeeling, loose-principled rake”(冷酷无情、放荡不羁的流氓)。他将自己对简·爱的依恋也说成自己像个“toad or ape”(癞蛤蟆或者猿猴)。
  四 语义降格的语言性别歧视
  语言作为文化传统的历史沉积、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存留了大量反映社团内部“性别角色”认定的习惯说法。许多同女性相关的词语,要么表示一种社会次要角色,要么就带有一种贬义的文化底蕴,经历了语义降格的变迁,其中许多词还带有淫秽的语义色彩。
  当知道伯莎患有精神病时,罗切斯特就打定主意找一个“my ideal of a woman amongst English ladies……。”
  在英语中,“woman”指普通女性,也可指“女佣人”或“情妇”。“lady”一词原来含有“华贵”、“尊贵”、“文雅”的积极语义。但是在现代英语中,由于“woman”一词在蕴涵语义上具有“消极”色彩,因而“lady”一词常被作为“woman”的委婉词使用,使之由原来的有标记词变成无标记词,泛指一切“女性”。当“lady”的语义朝着“普通妇女”语义方向发展的同时,其对应词“lord”和“gentleman”却仍然保持着尊贵的语义。
  “woman”的对应词“man”虽然常用来指普通男性,但也可指“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或“重要人物”,也被用作无标记名词意为“男人的总和”或者“整个人类”,这种兼指男女两性的用法既违反了逻辑和语法对于通性名词使用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忽略了语境对于这种语言形式的具体要求。这种包含关系、语义发展上的不对称性代表了大男子主义文化优越感的社会语义,是英语社会“男尊女卑”价值观在语言使用中沉积的结果。
  婚后的罗切斯特将病妻置于脑后,尝试找“the companionship of mistresses”(情妇作伴)。
  “mistress”一词曾是“master”的对应词,意为“女管家”。在中世纪英语中,mistress一词有很多积极语义,如:女主人,女神,某一行业的女专家,女教师,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女人等等,它也用作对未婚和已婚妇女的礼貌称呼。到1600年左右,它的语义范围逐渐缩小为对已婚妇女的称呼。Miss和Mrs就是mistress的缩写。大约从15世纪开始,“mistress”的基本语义由“女主人”降格为“情妇”,并在现代英语中被广为使用。与之相对的词“master”原指家庭中的男主人,在16世纪,“master”的拼写演变为“mister”,但“master”一词仍保持了“主人”、“雇主”、“统治者”、“校长”、“硕士”等积极语义,没有产生语义降格的现象。
  语义降格的性别歧视现象的另一表现是一些词原来是男女兼可指的中性词,一旦带有淫秽色彩时,便常指女性,形成一种“语义反转”变化模式。
  罗切斯特将伯莎对他的咒骂形容成“no professed harlot ever had a fouler vocabulary than she”(没有一个以卖淫为业的妓女,会使用比她更污秽的字眼)。“harlot”原本是个通性名词,可以兼指男女双方。这一词在中古英语中多指男性“贱民”(riffraff)、“rogue”(流氓)或“vagabond”(游民),后来它的语义进一步发展为“disreputable persons”。到了莎士比亚时代之后,此词先是专门用来指代“名声不佳的女人”,后来沦为“妓女”的代名词。
  五 结语
  由上可以看出,性别图式对罗切斯特生活方式及其语言的影响。似乎他周围的女性都是脆弱、放荡的代名词,就连天真无邪的阿黛勒也成了他发泄对现实世界不满的靶子,而对他自己放荡的生活的描述似乎毫无愧疚之心,却将责任转嫁于疯妻以及遇人不淑。简·爱坎坷的生活经历较之于罗切斯特的遭遇更使人为之动容,但她却处之淡然,用词委婉、礼貌,这与罗切斯特谴责咒骂的俚语俗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社会权势在语言中的渗透。通过对罗切斯特所运用的大量的诅咒语、粗话以及歧视女性的词汇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那个时期英国女性在社会中的依附地位以及书中所蕴含的语言性别歧视现象,从中我们也能了解性别歧视现象所隐含的社会、文化寓意,这对于我们研究语言的发展变化有着积极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在交际中注重语言的语用功能,避免语用失误,从而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
  
   注:本文系陕西理工学院科学研究项目“语用失误的图式研究” (项目编号SLG0702)。
  
   参考文献:
   [1] 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 陆伟芳:《对十九世纪英国妇女运动的理论考察》,《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3期。
   [3] 欧阳美和、王传举:《试论英国文学中女性文化主体地位的发展》,《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4] 马冬:《失语女人的密码》,《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5] Charlotte Bronte,Jane Eyre,外文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简介:卢秋萍,女,1967—,陕西华县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其他文献
在防蚊驱虫方面,最早提出“零污染”的是纯植物提取物类的喷剂,对人体丝毫没有害处,味道还算芳香,但也有人嫌喷剂会弄脏衣服,而且杀虫之后不好收拾。不 In the mosquito re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都已知道肿瘤这个杀人魔鬼的厉害,真是“闻瘤心惊,谈癌色变。”杭州有一葛姓大妈发现自己的后腿长了个乒乓球大小的鼓包,以为是肿瘤,吓得
什么是我国传统的评价菜肴质量的主要标准?什么是美味佳肴?古人有个通俗的解答,叫做“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见宋·林洪《山家清供》,在林洪之前和以后类似的说法尚多,不尽引
作为美国文坛日益受到瞩目的新生代——X一代作家的代表人物,华莱士经常被冠之以后现代主义作家的称呼,并被视为是品钦和巴思等人的接班人。但是这个标贴,无论是从作家本人意
上海读者吴启华来信询问“什么叫自助餐”,本期,我们特约王建华同志作一解答.——编者 Wu Qihua, a Shanghai reader, sent a letter asking “What is a buffet?” In this
地处鄂西山区与江汉平原过渡地带的湖北省远安县,有一道风味奇特的小菜——冲(宠)菜。 这道小菜有三个特点:一是好看,黄绿相间,鲜嫩悦目;二是好吃,清脆爽口,酸咸适度;三是好
彼特拉克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著名诗人、学者和历史学家。作为一名诗人,他的代表作是抒情诗集《歌集》和长篇叙事诗《阿非利加》等,这些诗歌流芳百世,尤其以其十四行诗著
《烈药》讲述的是西丽亚从一名普通药品推销员一步一步地走向事业的顶峰,最终成为跨国公司总经理的故事。主人公西丽亚是一个让人非常钦佩的人物,她拥有成功的事业和完美的婚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筹办的第五届中德文学翻译大赛正进行中,作为此次大赛的协办媒体,本期刊登了德国作家卡特琳.施密特的短篇小说《学蓝调》和长篇小说《你不会死
“哈—哈—哈—欠。”我刚懒散地打了一个哈欠,就被邻座的绫乃用她黑色的漆皮高跟鞋狠狠踢了一脚。踹我?你以为自己是谁?我心里想。“翔!很无聊吗?是你这家伙自己说要来,才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