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舵战神

来源 :汽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p3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T-R35实改版本
  记得GT-R刚面世时,车厂就曾发布“no touch”告示各大改装商:这是一辆难以“破解”的super car。尽管GT-R的实力已达到一众超跑的级数,但人的追求总是无止境的。时隔仅一年,不少改装商就都相继推出了GT-R改装件来摸“老虎”屁股,让这告示变得如同虚设。
  
  这辆从美国引进、售往中国内地的GT-R在中转站就被我们先“曝光”了。据Top racing负责人华哥(李兆华)透露,这辆车由top racing代为引进,除了价格“可能是全国最低”之外,还包办了牌照、改装、售后等一条龙服务。同样作为GT-R35车主之一的华哥很清楚这辆车的魅力所在以及不足之处,而且为了车辆适应内地的“水土”,TopRacing做了不少相应的改装。
  
  外观:暂时无从下手
  
  GT-R35的外形曾经引来争议,不少人认为新车太过欧化,失去了以往GT-R的王者风范。后延的大灯以及超级大的大嘴设计,使GT-R35让人看起来缺少了战神应有的那份威严、庄重。无论你是否认同以上观点,只要你想改装GT-R35外形的话,我劝你还是三思而行,GT-R35的外形不仅太过“欧化”,而且“太过先进”,且原装的动力套件已经非常出色;新车的发动机盖采用了弹射式发动机盖设计,原装轮圈带有胎压检测仪等等,所以即使做换碳纤维头盖、轮圈这种简单的改装,也会导致故障灯发亮以示变动。前轮翼子板后沿的刀风口式设计,能借助风流对前桥产生一定的下压力。以现时后市场还未成熟的情况下,如照片中的这辆GT-R35一样保持原装外形,可能暂时是最好的“改装”。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驾广州本田新飞度探寻广州旧城印象  感受广州最正宗的方式,应该在西关找一处风水宝地坐下,品着花瓷碗里盛的秘制双皮奶,嚼着新鲜出炉的蛋挞,然后就盼望从哪扇古旧的趟栊门后面能够走出一个穿黑色香云纱衫,趿拉着双小木屐的西关小姐……    两年前在广州,也是一个夜晚,我开着一部鲜红色的飞度,在广州天河现代化的新城区中穿梭,用手中的相机把这座城市的新面貌记录了下来。巧的是,今天,我开的也是一部鲜红色的飞度,
期刊
对于这篇对比测试,你会关心什么?  ● CITY锋范和老对手威驰比均衡性会怎样?  ● CITY锋范跟马自达3 2.0拼动力会是什么结果?  ● 有人质疑它仅仅是做了拉皮手术的思迪吗?  ● 它能否肩负起广州本田攻占A级车市场的重任?  以上问题的答案也将在本文中一一揭晓。    广州本田CITY锋范VS一汽丰田威驰VS长安马自达3经历了三厢飞度到思迪的演变之后,三度进化的CITY锋范新增R18A
期刊
前一阵看到一句话:“车活一张脸”,不免会心一笑,可不是,现在大大小小的汽车商业摄影,形形色色的广告宣传册里无不把汽车的“俊脸”放在最显著的位置,不但如此,人们还把汽车的车灯比作炯炯有神的眼睛,把进气格栅看作是人的鼻孔和嘴巴,颇有仿生设计的意味。不过,如果时间倒退一个世纪,也就是在汽车刚刚诞生的时候,恐怕他的脸面可没有如今这般可爱。早期的汽车由于技术和美学的局限性,车灯都被分离于车身之外,如果要从仿
期刊
2008年12月16日,广东清远。  本年度中国赛车运动的年终盛事——由《汽车导报》杂志社主办的“2008中国赛车年度金榜颁奖晚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网络票选环节历时十天,共获了超过100万次的点击率。中国赛车运动精英人士、中国汽车运动主管机构及主流媒体、赛车运动赞助商高层齐聚一堂等,重温了2008赛季那些精彩、温暖的瞬间,一起见证了“2008中国赛车年度金榜”十二项大奖的揭晓。  2008赛季
期刊
“限量版”的享受  这年头,仿佛穿金戴银都落了俗套,非得整出个限量版才能凸显尊贵,最好再来个“永久绝版”,这就能大大提升价值了,百达翡丽如此、COHIBA如此,雅阁也如此……    ●用车时间:7天●用车里程:800km    一支“limited edition”的COHIBA雪茄和普通雪茄相比,你能抽出多少差异?这取决于你的味蕾是不是够敏感。当然,或许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享受到了“限量”的优
期刊
普利司通GR-80、RE001轮胎测试  总有人提出这样的要求:我希望轮胎可以拥有如赛车轮胎般的抓地力,这样我在山路上飙车时就可以更快一些;但我又希望轮胎可以安静一些,这样就不会打扰后座上宝贝儿子的美梦……    抓地性能和安静舒适,对轮胎来说就像是天平的两端。可以这样说,如果你需要轮胎能应付赛道上的极限驾驶需要,那就必须在舒适安静方面作出妥协。因为要轮胎承受住极限驾驶的压力,需要把轮胎壁造得足够
期刊
哈雷-戴维森是奢侈品。当你打开各种各样的豪华杂志,里面都少不了刊有哈雷摩托车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哈雷摩托车还像一个模特或道具,在不少影视作品中频频被借用,演绎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故事来。    拥有哈雷,成了多数人的梦    哈雷摩托车充满张力和野性,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征服之力,是对未知世界的执著探求。虽然这是为真骑士打造的铁马,但它比真马更具灵性,其中的每一个零部件都被赋予了生命力。迄今为止,哈雷摩托
期刊
哈雷-戴维森是摩托车品牌,但仅仅把它定义为摩托车,显然太过片面,从1903年诞生至今的一百多年来,哈雷引领的是一股潮流,展现的是一种姿态,甚至已成为一种精神  ——崇尚自由,追求个性的强大精神。  栏目责编:谢忻  ● 激情仍在继续●金属座驾上的骑士精神●105载的经典●哈雷,自由的宣言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浓缩了激情、自由和狂热的哈雷,在我们心中是一种象征,一种信仰。”——哈雷车迷说。    “文在消费者身上的品牌”、“真正的美国成功史”、“让人上瘾的玩物”,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对哈雷-戴维森(以下简称哈雷),一款源于美国的摩托车的评价。  100多年来,它经历了战争、萧条、罢工、买断和回购、国外竞争以及市场变幻的重重洗礼,现在全球已经拥有了150万踏实的哈雷车迷,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一种文化特色。 
期刊
105年间,哈雷-戴维森生产的摩托车不计其数,每一辆都有不同的经历,见证着别样的故事,但始终令它们血脉相系的是,每一辆哈雷-戴维森摩托车都被深深寄予了对梦想的忘我追逐和对自由的无限向往。  徜徉博物馆,可观可感的收藏品无不蕴含着令人狂热的激情,耳畔竟响起了引擎的轰鸣声。    哈雷-戴维森摩托车的“鼻祖”——“Serial No.1”(序列号1)  哈雷-戴维森“Serial No. 1”(序列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