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英烈权益划出法治红线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6月12日,全国首例由检察机关提起的公然侮辱救火牺牲消防战士民事公益诉讼案在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并依法进行当庭宣判。法院对公开侮辱消防烈士的淮安网民曾某进行了宣判,判定:曾某的行为已构成了对谢勇烈士名誉权的侵害,并侵犯了社会公共利益,依法判决曾某在本地市级报纸上公开赔礼道歉。
  2018年5月12日下午,淮安市清江浦区恒大名都小区住宅发生火灾,在解救被困群众时,消防战士谢勇不幸牺牲。公安部批准谢勇同志为烈士并颁发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江苏省公安厅追认谢勇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记一等功。淮安市人民政府追授谢勇“灭火救援勇士”荣誉称号。
  2018年5月14日,37岁的淮安网民曾某对谢勇烈士救火牺牲一事在微信群中公然发表“不死是狗熊,死了就是英雄”“自己操作失误掉下来死了能怪谁,真不知道部队平时是怎么训练的”“别說拘留、坐牢我都不怕”等侮辱性言论,歪曲烈士谢勇英勇牺牲的事实。
  庭审中,曾某承认了他在微信群中发表带有侮辱性质的不实言论,歪曲烈士谢勇英勇牺牲的事实,并当庭宣读了道歉信。
  解读1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社会和时代都需要英雄,祖国的万里河山,人民的幸福安康离不开英雄的辛勤耕耘。正是有了无数英雄的捍卫与斗争,我们的社会才能够长治久安,我们的国家才显得那样多彩绚丽。因此,敬仰英雄,呵护英雄,纪念英雄需要更多的善意,这样才能让英雄的精神天长地久,永垂不朽。
  解读2法律是保护英烈权益的利器。
  司法机关通过公益诉讼的方式,对在微信群中发表极端性侮辱性言论、歪曲谢勇烈士英勇牺牲事实的被告人曾某依法惩处,彰显了用公益诉讼保护英烈权益的鲜明司法价值导向。法律是保护英烈权益的利器,它可以有效地遏制侮辱、诽谤英烈的言行,在更大范围形成尊崇英烈的浓郁氛围,真正形成全社会尊重英雄、爱护英雄的共识,从而使英烈精神发扬光大。
  解读3呵护英雄应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无论是战争年代的英雄,还是和平年代的英雄,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品格、精神和感人的事迹足以惊天地、泣鬼神,令世人敬仰。
  人类文明史早已证明,没有高尚精神作支撑的民族不会走向伟大,不会生发强大的精神力量,因而不具有应对各种挑战、克服艰难险阻的能力。所以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有了英雄却不珍惜更可悲。面对英雄,我们要用善意的表达来对待他们,让他们的精神永远烛照历史。尊重英雄,爱护英雄,应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其他文献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先声明一句:对于“文化”的含义的理解五花八门。我在这里所说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一切优秀的东西。   传统文化代表文化的民族性,现代化代表文化的时代性。二者都是客观存在,否定不掉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统一,既相反,又相承。历史上所谓的现代化,是指当时的“现代化”,也可以叫作时代化。   所谓现代化或者时代化,必须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当时世界
期刊
分析解读   本考点的题型是轮考题,命题灵活,是地方卷与全国卷创新命题的试验田。近几年,地方卷与全国卷不断在本专题上推陈出新,既推出了颇受大家好评的词语复位题(难度不大,考查面广)、补写句子题(题目虽小,综合性强),也推出了饱受争议的逻辑推断题(命题立意虽高,但思维含量低)。高考题型无论怎样变化,不变的是对考生语言素养、表达能力的考查。本考点将会不断呈现新的题型,为此,我们要以考纲为纲,扎扎实实地
期刊
兔女郎与登月车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科学与智慧,但更离不开精神与情感。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那些神奇、美妙的神话都失去了神秘,人类探索未知的领域,让一个个世界之谜都昭然若揭。魔术好看,可谜底无聊呀。但人类终不能为了保护虚拟的神话不揭示世界的真相吧。因为科学能使科学家看到宇宙的规律与秩序,这不仅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人类科学求索未知的终极追求,但不是科学家的大众处于审美状态的生活才更有趣味。  
期刊
导语   什么是明星?经得起岁月的淘洗,在历史长河中能发出耀眼光芒的人才是真的明星!他们或遨游太空,或守护冰川,或遥望沙海,他们一直在浩瀚的宇宙中熠熠生辉,引导着万千民众的生活。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发光发亮的“明星”,他们筚路蓝缕、呕心沥血,为中国谱写着盛世华章。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一生都默默无闻,甚至为不少人所遗忘。   2018,我们应该关注这些“明星”,这些时代英雄。  潘建伟:量子通信领导者
期刊
走进新时代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共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个“新时代”是宏观的,又是微观的;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是城市的,又是乡村的;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   作为新时代中国人的一分子,我们会面临一系列的“更新”:更新我们的思想,更新我们的观念,更新我们的见闻,更新我们的言行……我们,将成为新时代的一部分!   对此,你怎么看?
期刊
模拟真题   1.(2018·广东华南师大附中)中国人历来有送贺联的习俗,下面为贺新店开张所送贺联,不得体的一副是( )   A.翁所乐者山水也,客所知者风月乎。(贺酒馆开业)   B.遇木贼,入生地,安能独活;待半夏,进天门,定摘玉柱。(贺中药铺开业)   C.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尘。(贺茶室开业)   D.顺理成章堆云卷雾皆如意,得心应手截断留长皆合时。(贺裁缝店开业)   2.(20
期刊
开卷有益,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能让一个人学识丰富、见识广博、思维活跃。读书,不仅能促进个人修身养性,还能淳化社会风气、振奋民族精神,对个人、对社会乃至对整个民族,都极为有益。  读书能滋养“文气”。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中写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如果读的书多,即使身穿粗衣劣布,流露出的不俗气质与翩翩风度,也会让他光彩夺目。当前,一些人对“读书无用论”深信不疑,总是习惯以薪
期刊
在河南,也许再没有一种汤如胡辣汤一样,能如此搅动人们味觉的记忆,拨动着一个个挑剔的味蕾。只要看到路边的胡辣汤店,漂泊在异乡的河南人,就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兴奋。   央视的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应该是近些年不多见的家家户户都爱看的节目。从2012年第一季播出至今,6年的时光如水流过,《舌尖上的中国》为人们介绍了数百种美食。用现在流行的“舌尖体”来说,他们介绍的不仅仅是家乡的味道,更是一种情怀。对
期刊
2018年6月6日,当代著名作家、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麦家受聘为浙江大学讲座教授。他年届50,出版过《解密》《暗算》《风声》《风语》《刀尖》等五部小说。  “文學、史学和哲学的书籍,是对现实世界的提炼。通过阅读,你可以站在作者的肩膀上,品尝人生百态。”作为浙大首位驻校作家的麦家说,希望能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少走弯路。  对于此次受聘为浙大讲座教授,他坦言,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而言,这也是
期刊
過年时,一位做旅拍的摄影师朋友在微博上晒出一张照片,是他一年中为了摄影去往各个城市的火车票、飞机票。这些车票被摆成了爱心的形状。看着照片,突然心中有说不出的触动,仿佛透过这一张照片,就能跟他一同回味一整年的时光。   突然感到莫大的遗憾——细细想来,在我这十几年的人生中,也去过不少地方,却没有把这一张张车票、机票收集起来,如果它们都在,就能串起我从小到大关于远行和远方的记忆了。   那个周末,在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