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jia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和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微课因具有短小精悍、重点突出和方便使用的特点而深受广大学习者和教师的热捧。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圆满地完成微课教学任务,同时还能收到良好效果,笔者结合这两年参加微课的经验,总结出把微课运用到教学中应注意的六个原则。
  关键词 微课 学习方式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ourse to Teaching
  LU Dongmei
  (Depart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23)
  Abstrac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micro-course is being well received by lot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with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shortness, convenience and prominence. To complete its teaching task in the limited time, the author describes six aspects in term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ourse to teaching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accumulated.
  Key words shortness; learning method; teaching resource; micro-course
  0 引言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手持移动数码产品的普及将我们带入了数字化时代。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任何内容来学习。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原有的教学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学习者的要求。那么具有活泼生动、短小精悍特点的微课资源应运而生。微课教学模式在改变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同时,必然将渗透到一线课堂的教育教学中,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而影响未来的教育改革走向。
  1 微课的研究和现状
  从2012年开始,佛山市率先启动微课建设,征集了超过3000节优质微课;参与教师超过2000人,覆盖“小、初高”各学科的重点和难点,点播次数超过100万次,深受师生的欢迎。2013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大赛,这是网培中心成立6年来首次举行的大规模的在线开放公益比赛。全国省级赛区共有31个,参与比赛的高校超过1600所,参赛选手超过12000多人,受到了高校教师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如今轰轰烈烈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大赛复赛刚刚落下帷幕,微课完成了从中小学到高校的全方位覆盖,在教育界掀起了一股微课热,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
  微课最早是在2006年由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在可汗学院进行实践的。它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在这一领域研究和实践最为系统的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网络中心胡铁生则认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黎家厚教授认为“微课”时间应该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广大一线教师所广泛接受的认识是:微课是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时间在10分钟的微小视频课程,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解决教师实际工作中的棘手问题的视频课程。
  2 微课的特点
  2.1 微
  传统教学资源的开发一般是以单元和章节为单位,因而资源的颗粒度过大过长,视频的讲授时间一般在45分钟左右,占用资源多,使用不方便。而微课视频因其只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等)的讲解,故没有过多的铺垫和渲染,针对小学生的微课视频录制的时间一般在5~10分钟;争对大学生和成人学习者的视频也不超过20分钟。微课的主题突出,语言精简,能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力,聚焦某个知识点。
  2.2 课
  微课本质上还是课的一种,它除了视频以外,还包括与该教学活动有关的教学设计、课件、课后习题以及学生反馈和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微课不仅给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型、简单的学习方式,也给学习者和教师的沟通提供了渠道,同时也为教师之间进行共享和研究提供了便利。因而,微课能在促进学习的同时推动教学的改进。
  2.3 便
  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固定时间和地点,学生的零散时间不能充分用来学习而全部浪费掉了。微课的使用方便则是它的一个重要特色。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使下载微课视频变得简单容易。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情况,挑选并下载一些自己不懂得或不太懂的微课视频到移动终端供他们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自己方便的时间里学习,而且在播放过程中可以随时暂停,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碎片时间。在微课讲授完毕后,还伴随提供习题,测试等供学生加固知识点,非常适合学生课外学习或辅导。同时微课也适合成人最大限度利用零碎时间进行业余学习。微课在本质上说是一种非正式的泛在学习方式,是对正式学习方式的有益补充和辅助。而且微课视频具有可视化、动态化和趣味性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用动画、播放等方式代替说教,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2.4 用
  微课课例简单,学习内容与目标单一,对于一些微课所讲述的知识点或者教学难重点,教师可以播放微课视频,照搬或者迁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这样学生就能清晰明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而同时广大教师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学情境中,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推动了教师的教学研究,丰富了教师的教育实践,改变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   3 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
  微课,顾名思义就是话题小、时间短的课,那就不可能像传统课堂那样大容量地进行教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收到良好效果,就成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结合这两年参加微课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条原则:
  3.1 选题要精
  传统教学理念让我们总觉得一堂课中给学生灌输的知识越多越好、知识量越大越好,讲授的知识点越精越好。教师往往会在短短10分钟左右的有限时间里尽可能清楚地讲尽可能多的知识。这种知识的大容量、课堂的精细化和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导致微课教学内容膨胀,授课时间安排不合理。由于微课的授课时间比较紧凑,如果选题太大,则显得庞杂,重点不突出;如果选题太小,则显得肤浅空洞,缺乏实质性内容。所以既然上的是微课,就要求教师的选题越小越好,最好能微到极致。
  3.2 重点突出
  由于微课的时间比较紧凑,那么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入要迅速,围绕重点进行讲解,所有可有可无的材料、旁枝侧叶最好都要删除。同时收尾要干净利落,一个好的总结能起到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三个环节共同作用使整个微课视频一气呵成。
  3.3 语言简明
  语言的准确和规范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基本要求,对微课而言,除了准确规范外,还要求语言的简明生动。当然,语言的简洁生动并不是说语速要快,甚至省略一些重要东西,而是指说话的口齿清楚、干净利落。对于讲授重点中的重点的时候可以适当放慢语速或加重语气,做到抑扬顿挫。在力求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做到逻辑性强、简单明了。
  3.4 亮点醒目
  微课一定要有自己的亮点。试想,如果所有的微课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那么对学生而言,必定会失去它应有的吸引力。这个亮点可以是激情四射的演讲;活泼生动的表演;精妙完美的课堂结构等等。每个微课有了自己的亮点,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前去观看。
  3.5 视频清晰
  视频拍摄一定要注意画面清晰,做到音画同步、口音和动作一致。同时为了便于学习者的理解,可以添加一些字幕和特效。
  3.6 微课的升华
  由于微课是对某一孤立知识点中的重难点的讲解,它既缺乏知识的承前性,也缺少知识的后续性,因而缺乏知识的系统性,成为知识碎片、形成信息孤岛,无法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如何尽量减少它的孤立性,发挥微课的作用呢?笔者认为解决办法是制作一系列的微课视频,把这个教学内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微课程。
  4 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是对教师“教”资源和对学生“学”资源的有益补充。微课的发展潜力无限,微课教育代表了教育改革的趋势,必将为现代教育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佛山市中小学网络教学资源应用调查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2] 黎加厚.微课程教学法与教学方式的变革. 微课与网络课件开发专业会议,2014.
  [3]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北京:电化教育研究(10):61-65.
  [4] 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44.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尤其是在阅读与写作部分,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学工作者,开始重视搭建阅读与写作的沟通桥梁,根据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合理地将读写内容融合在一起,有效地提升了英语课的教学效率。因此,文章将对英语课堂阅读与写作教学的配合展开进行讨论,概述了当前英语课堂读写教学模式的运用现状,重点分析了阅读与写作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配合开展的基本要素,并结合自身的
白背三七(Gynura divaricata (L.) DC)为菊三七属的模式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白背菜、神仙草、大肥牛、叉花土三七,富贵菜等,分布于台湾、四川、贵州、云南、海南、广西、广东一带。它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具有舒筋止血,清热,祛痰,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百日咳,支气管炎,乳腺炎,肺结核,臃肿疥疮,创伤性出血等。在民间以其茎叶泡茶煮水,对治疗糖尿病有较好的疗效。本文对白背三七提取物的抗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 在高等教育日趋国际化的形势下,来华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相应的,如何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议题。本文首先分析和总结了来华留学生的教学特点,然后介绍了翻转课堂的相关理念和方式,最后指出翻转课堂在来华留学生教学中的优势和实现方式,从而为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引入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来华留学生 教学模式 
摘 要 从当今护士时常要充当多种职业角色的现实出发,进行以“三向”为要任的优秀护士培养模式的构建。本文界定了各种护理工作的专业角色的含义,解释了“三向”的内涵,分析了“三向”对一名护士成为优秀护理工作者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在进行优秀或杰出护理工作者培养时有必要重视对以“三向”为要任的优秀护士培养模式的采用。  关键词 三向 角色 优秀护士 系统论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绿色制造是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其主要目的就是降低或减少制造产业对环境的污染,为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的生存及发展空间。本文对绿色制造理念如何渗透到机械制造工艺课堂教学中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便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制造理念,从而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 机械制造 课堂教学 渗透 绿色制造理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
摘 要 一体化课程教学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最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如何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本文结合我院数控加工专业进行一体化课程的改革和实践,从培养一体化师资、建设一体化教学场地、编写教材等方面对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实施进行分析探索。  关键词 一体化课程 师资 教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Integration Course Teachin
研究目的:  呼吸道疾病包括急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肺炎两大类,它是由多种病毒、细菌以及 Q热立克次氏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引起。一直以来,对未知病原体引起的呼
摘 要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应用性和工具性的语言技能,需要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经过大量的实践得到锻炼、运用和提高。本文以武汉体育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目前英语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英语专业 实践教学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it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