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词义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kkev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汉语中有很多词语是比较陌生的,其中有新词,也有旧词。其原因在于语言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在语言的动态中,词汇的变化是最敏感、最迅捷、最频繁的。语言的发展演变,既有自身的内部规律和原因,也有语言外部的影响和制约。词汇的发展演变也一样,既有社会基础、认识基础,又有客观基础。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原因:
  
  一、社会的发展促成词汇的发展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无时无刻不受到礼会发展的影响,词汇的发展更是如此。社会的任何变革、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会在词汇的变化中映射出来。因此,也就使词义发生了变化。
  
  1 社会制度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是不同历史阶段的重要变化。每一种新制度的产生,都会伴随着各种新事物的产生,每一种旧制度的消亡,也伴随着一些旧事物的消失,这些变化就带来了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词义的变化等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例如“奴隶”、“奴隶主”、“皇帝”、“嫔妃”、“佃户”、“姨太太”、“资本家”、“工会”、“党委”、“特区”、“独联体”、“联合国”等,这些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下形成的事物名称的兴衰存亡,是社会制度变革在词汇中的反映。
  
  2 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从而产生了相应的新词。例如“印刷”、“火药”、“汽船”、“饯庄”、“车间”、“火车”、“信用卡”、“电焊”、“按揭”、“VCD”、“克隆”、“因特网”等。这些词都是在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适应新事物的需要而产生的,没有新事物的出现,也就没有这些词的出现。
  
  3 社会交流的推动
  任何一种语言,在与外族的社会交流中,都会受到外族语言的影响,吸收一定数量的外来词语,以丰富本族语言的词汇系统,增强自身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就有几个较大规模地吸收外来词的时期。例如,中古汉语由于翻译佛经,从梵语中吸收了大批佛教词语,如“佛”、“罗汉”、“阎王”、“菩萨”、“执着”等。到了今天,我国的改革开放制度使国门敞开,国外大量的新事物、新思想涌入人们的生活中,更是掀起了又一次吸收外来词的高潮,例如“迪斯科”、“卡拉OK”、“欧佩克(OPEC)”、“艾滋病”、“托福”、“伊妹儿”、“克隆”等等。这些外来词的产生,都来源于社会与社会之间的接触和交流。
  社会内部的各个方言群体也会在接触和交流中对共同语造成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哪种方言影响较大,取决于这个方言群体在这一阶段的政治影响力、经济影响力和文化影响力。比如,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确立的,这与北方地区在历代政治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是分不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粤方言中的一些词语一度成为时髦语言,甚至有相当数量的粤语外来词汇进入了普通话,例如“的士”、“作秀”、“派对”、“克力架”、“按揭”等,这与香港地区的经济发达和广东地区地处改革开放前沿也是分不开的。
  
  二、人们认识的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这些都在语言中尤其是词汇体现出来。
  
  1 概念的变化
  概念是科学在一定发展阶段上所认识的某一类客观对象的全部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一切复杂的联系和关系。人们对某些概念的认识逐步深化或提高,直接导致了词或词义的变化。在客观事物早已存在的前提下,由于认识的提高,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就会产生一个新词或新义。例如“病毒”、“抗体”、“原子”、“纳米”、“染色体”等等;抽象词语的产生也是由于思维能力的提高形成了新的概念,如,“规律”、“世界观”、“觉悟”、“灵感”等等:如果人们对概念的认识从肤浅到深入,或从错误到科学,则会带来词义的发展。如,对“太阳”词义的认识是从肤浅到深入的,对“闪电”、“心”等词义的认识就是从错误到科学的。
  
  2 观念的变化
  观念是指词所反映出来的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感情态度。观念的变化可以带来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和词义的变化。比如,用以称呼妻子的“贱人”、“糟糠”等词反映出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随着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这些词已经不再使用了:从“老妈子——保姆——家政服务员”的变化中,也可以看出人们对这一行当的歧视性态度逐渐发生转变:有些词的词义并没有什么变动,但观念的变化却导致了词义的隐含意义的变化,如“离婚”这个词,在过去人们的观念中,是“谈虎色变”,颇受非议的,而随着开放意识和婚姻观念的变化,“离婚”的这些隐含意义已经逐渐淡化了。
  
  三、词汇发展的语言内部原因
  
  词汇发展的语言内部原因,是指语言系统内部根据客观需要进行自我调整,从而带动了一部分词汇的发展变化。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它的根本职能就在于顺利完成交际。当社会的发展对语言的交际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语言的交际能力又不能满足这种要求时,就阻碍了交际的顺利进行,这时,某个词汇要素就会发生变化,同时,这部分的变化又可能导致它与其余部分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于是,另一部分就会发生相应的连锁变化,从而在各部分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平衡关系。如,“江”最早的词义是特指“长江”,后来,词义扩大为“大河的统称”,这种变化带来的直接问题是,特指“长江”时该怎么称呼?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义项并存后,产生了后来的“长江”一词。而“江”扩大后的词义又通过与其相应的词素构成了更多的下位词“珠江”、“黑龙江”、“岷江”等等。词汇系统的这种自我调适能力,保证了词与词、词义与词义之问的协同关系,使得词汇系统不会因一个要素的改变而瓦解。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和有序。矛盾的不断出现和不断解决,会推动词汇的不断发展。
  语言内部的原因还包括书面语内容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语言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口语和书面语,文学作品,作为最直接的形式,不仅忠实记录着当时语言的面貌(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也因为修辞的需要或表达的独特给语言系统特别是词汇系统以影响。汉语中很多词语都是源于文学作品,例如。“风骚”一词就是由两部古代文学作品而来,“推敲”一词来源于贾岛的诗“僧敲月下门”的创作过程,更不用说像“望梅止渴”、“温故而知新”、“守株待兔”、“叶公好龙”这样出自于各种典籍的成语了。现代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影响并进入词汇体系的词语,如鲁迅小说中的“阿Q”。因此,书面语作品对词汇的丰富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总之,词汇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词汇发展的越快说明社会的发展越快。反之,词汇发展慢社会的发展也不会很快。无论怎样我们还是希望语言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去发展。
其他文献
采用熔融挤出反应接枝技术自制的聚丙烯分子骨架接枝聚乙烯(PEP)为增韧改性剂对无规共聚聚丙烯(PPR)进行了改性,研究了增韧剂PEP 对PPR/PEP 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差示扫描
鲁迅先生说:“面对《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见由于知识储备,社会阅历、性格爱好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渎者对文本的解读会不
利用挤塑滚压成型工艺把滚轮上的微结构转印至聚合物薄板表面上。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微结构在聚合物表面分布均匀。利用三维轮廓仪ZIP250测量聚合物表面微结构尺寸。三角形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文言文阅读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同时可以使他们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尽管文言文教学有诸多好处,但在现实
《水流心不竞》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优美纯净且富含哲理的小品散文,优美得像诗纯净得似画。有着浓郁的情思之味,能在诗化醉美的语言中找到心灵的栖息地,回归那份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篇散文的妙处正在于它的画一般的意境与诗一样的情韵,让我们在物欲名利面前品味到淡然自若,怡然自得。  散文讲求神韵,神凝韵浓。作者首先用充满诗意的笔点画出一个纯美的涧溪情境:有“浓荫掩覆,绿草鲜丽”的清新悦目,有溪水“流过时冲激奔撞
夏天从来不懂得掩饰自己.总喜欢将自己的内心裸露在众人的目光下。呼啸着,轰鸣着泄下的便是盛夏的眼泪。夏天很单纯,单纯得像一个小孩,单纯得让人不忍伤害,落泪前必有前奏,止泣时也
郑燮能诗、擅画、又懂茶趣,擅品茶,传世的茶联或者在联中咏及的茶事颇多。他考举人前,在镇江焦山别峰庵读书,几次作联咏茶。如其中两副茶联分别写道:“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青山美景,名茶好水,令人难以忘怀,又都堪入联。  郑燮平生与墨有缘,但又与茶有交。为此,将茶与墨融进茶联:“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联中将“文房四宝”与茶和茶具
基层统计工作是统计工作的源头,也是统计工作的基础,关系到整个统计工作汇总后的数据和信息是否真实,是否准确以及全面。只有基层统计的数据和信息真实准确才能真实反映客观
考场作文要想出奇制胜、新人耳目。就必须突破陈旧的思维定势,在文章的立意、构思上独出心裁,做到立意高远,形式新颖别致。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不落窠臼,与众不同,从而免遭因千人一面而不被阅卷教师重视的厄运。如果在文章中能很好地将这种创新的形式同文章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反映一个鲜明的主题,那么这种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能使精心包装的中考作文充满灵气和魅力。下面我就介绍几种考场作文在形式上具有创新特色的方
利用接触角、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胶接强度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湿度对等离子体处理聚乙烯木塑复合材料表面时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湿度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