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彦等

来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ilym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歐阳彦等
其他文献
孔子在去楚国的路上,看见一位驼背的老人正在用竿子粘树上的蝉,动作好像在地上捡东西一样轻巧。  孔子赞叹地问道:“您粘树上的蝉是多么灵巧啊!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吗?”老人就对孔子说:“说起这个,我是有方法,不过,这需要长年累月的练习才行呢。”孔子很好奇,就细细地询问这位老人:“那么到底要怎么做才能练成这样的绝技呢?”  于是老人放下了竿子,对着孔子娓娓道来:“一开始,我在竿子上面叠两个小弹珠练习,等我举
期刊
李廷圭制墨寒酌
期刊
李清照,女,户口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明水街道。父李格非,进士出身;母王氏,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家庭和睦,读书气氛浓。有了这种大家闺秀的人设,差的就是一部五百万字的长篇小说了。不急,李清照的一生,真的像一部小说一般。  李清照小时候生活在汴京,繁华的城市,让她满是创作的灵感——这么好的素材不写作文可惜了啊。于是她开始写作文,啊不,写诗。  李格非看完女儿写的文章,清丽婉转,大为赞赏,跟她说:“女儿啊,你
期刊
涂涂陪妈妈去医院,帮奶奶买药。涂涂很爱观察,他在医院的标示牌上看到了很多科室名字:皮肤科、肿瘤(liú)科、胃肠科、胸外科……涂涂忍不住问:“妈妈,你看这些字里都有‘月’,是月亮也生病了吗?”妈妈笑了:“傻孩子,这些字里的‘月’可不表示月亮,而是和身体有关。我们在识字的时候,要分清‘明月’和‘肉月’哟。”  “我知道‘明月’,老师刚刚教过。古文字‘月’就是根据月牙弯弯的样子造出来的。”  “是的,
期刊
甲骨文里的“月”字很像一弯新月,苏轼有词曰:“月有阴晴圆缺”,可是只有每月的十五才能见到月儿圆,而月缺的时候比较多,所以古人就用近似半圆的字形来表示月亮。大诗人李白有很多写到月亮的古诗,比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无聊时独自饮酒的李白;再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看着月亮思念家乡的李白;又如“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这是想象天马行空的李白。  明月当空,标志着漫漫长夜的來临。所以
期刊
小康是个小小的米糠(kāng),秋收之前,还是个被稻妈妈抱在怀里的奶娃娃。秋天到了,天朗气清,田里的水稻们都成熟了。农民伯伯收获了金黄的稻谷,将它们放到打糠机里,筛啊,筛啊……小康和伙伴们就这样被吹出来,离开了“襁褓”(qiǎng bǎo)。  它们轻飘飘的,喜洋洋的,手拉着手,像小雨点一样落到地上。这时,一个坏脾气的米粒说话了:“你们居然还这么高兴?你们马上就会被当作废料扔掉啦!而我可是会上小朋
期刊
古代故事  战国时秦孝公起用商鞅主持变法。  商鞅打算大干一场,他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要注重农业的发展,还要让人民互相监督,赏罚公平。朝廷有威信,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秦孝公觉得商鞅说得很有道理,就请他把改革的方案最终定了下来。  一开始,商鞅担心老百姓不相信自己,他推行的新法也得不到响应,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作为变法的前奏。  他在都城的南门竖起了一根约有三丈长的木头,然后广而告
期刊
指导老师点评:  梁馨文年齡虽小,但笔画流畅,在字的大小统一上需要再多斟酌。
期刊
“森”是会意字,在古文字中比“林”多一“木”,表示“森”为“很大的树林”,也是樹木众多的意思。  最初,甲骨文“森”的字形是“ ”,上下结构。还有甲骨文将“森”写成“ ”,左中右并列三个“ ”。都表示树木茂密丛生。  篆书“ ”字,承续甲骨文的字形。行书和楷书中的“森”,字形更为方正,原先弯弯曲曲树杈形状的线条变得横平竖直。草书则显得字形消瘦而更随性。  除了“树多”的意思,“森”的字义还引申出“
期刊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要说中国历史上文雅的聚会,王羲之参加的那场兰亭雅集肯定位列其一。  故事发生在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  这一天是古代的传统节日——上巳(sì)节。人们会走出家门,来到小河边,举行“修禊(xì)”之礼,也就是沐浴、祈祷之类的活动,希望能祛病消灾,保佑平安。  这一天,在王羲之的组织下,文艺界的名家一行四十二人,一路欢笑,来到郊外的兰亭,祭拜求福。  修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