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顶沿空留巷采空区自然发火规律研究

来源 :山西焦煤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g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切顶沿空留巷采空区自然发火规律,以官地煤矿126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煤样程序升温氧化实验,分析气体产生规律;采用FLUENT软件模拟分析了12605工作面不同推进距离、不同推进速度下氧气与温度分布规律,并通过12605工作面束管与光纤测温的数据验证了模拟结果有效性及可行性。结果表明:CO、C2H4可作为预报采空区自燃的指标气体;随着工作面向前推进,整个切顶成巷采空区氧气与温度分布趋于稳定;随着推进速度的增大氧化带宽度增大,氧化带范围向采空区深部移动;
其他文献
为降低输送机溜槽堵塞给后续煤炭洗选影响,文章提出将机器视觉技术应用到输送机溜槽堵塞中,并进行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检测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有工业相机、视觉处理系统,并在溜槽上用高亮油漆划定指示线,便于图像识别分析;2)检测方式通过比对溜槽内物料覆盖面积、指示线覆盖范围来对溜槽是否堵塞进行判定,并依据现场情况对判定预警、停机判定指标进行确定;3)现场应用后,可实现溜槽堵塞的早期预警,后续未再出现由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以Al2O3为铝源的PAN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对气体污染物中的HCN进行吸附性能的研究。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了不同的铝含量对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选择出复合材料最佳的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脱附测试(N2-adsorption/desorption)等表征技术对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组成、表面形貌和孔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从理论上预测了复合材料对HCN的吸附能力。
样品消解方法是微塑料检测的关键所在,它直接决定定量分析的准确程度。以方便面为研究对象,选用氧化剂、碱、芬顿、硝酸-过氧化氢、酸等五种常用消解剂对方便面进行消解,考察不同消解方法的消化率、膜堵塞率、回收率以及对塑料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消解方法中以芬顿对样品的消解效果最好,其消解率可达88.86%~96.96%,膜堵塞率为18.3%~75.3%,塑料的回收率为78.50%~138.17%,而且对塑料颗粒的质量和颜色影响小,有利于后续定量检测。
以泸州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重点排污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2018-2019年连续2年对89家排污单位排污状况手工监测及2020年重点区域走航监测获得一系列监测数据,并对排污单位达标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了排污许可制在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凸显了排污许可制改革的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制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包括明确落实企业环境主体责任的有效路径、打造各项环境管理制度高效衔接的核心基础、保障全民共治格局的构建、提供改善环境质量的有力抓手以及搭建创新环保监管模式的信息化平台。同时,在分析现阶段改革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进行了展望。提出以许可证持续改进为抓手,强化排污许可制内核基础;以按证排污、依证监管为抓手,完善排污许可
为了解决深井开采期间强矿压显现带来的安全隐患,以跃进煤矿25110采煤工作面这一千米埋深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得知其安全隐患的主要诱发因素为顶板周期性破断,分别从工作阻力参量、微震参量、电磁辐射参量3个角度对顶板周期性破断所带来的参量值变化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这些参量值均能从某一角度反应出顶板周期破断时参量的显著变化情况。多参量综合监测预警技术的配合应用能够更加全面地对25110采煤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周期来压进行实时监测,以防因某一参量失效而导致严重矿压显现事故的发生。
按照煤矿智能化地质保障及地测信息化、数字化的要求,基于协同GIS、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以及一张图的管理理念,建立图形和业务数据库,设计研发一张图协同管理与服务平台、地测业务协同管理平台、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开发地质、水文、储量、测量、物探等专业应用系统,建设矿井地质透明化系统,并在西山煤电集团公司推广应用,实现了地测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及大数据分析预警,提升了地测业务处理的规范
为提高矿井回采煤层瓦斯治理效果,文章针对11#煤层瓦斯含量高、压力大、透气性差等问题,提出水力压裂技术增透煤层,提高煤层瓦斯抽采率。结果表明,水力压裂可实现煤层的有效增透,压裂区域内煤层透气性系数由0.023㎡(/MPa2·d)增加至0.2185㎡(/MPa2·d),较非压裂区增加9.5倍;压裂区内钻孔瓦斯抽采浓度平均为28%、较未压裂区增加400%;水力压裂区内瓦斯抽采30d即可满足采面瓦斯治理需要。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矿井低透气性煤层增透、瓦斯治理工作开展提供经
引导企业环境守法,对于落实企业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以及优化环境执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欧盟引导企业环境守法的基本做法、管理思路、关键环节识别等进行总结,从3个方面比较了欧盟引导企业环境守法与我国大气强化监督帮扶的异同,包括同为正向激励举措、同需因地制宜寻找突破口、我国的定点帮扶已切实开展而欧洲以研究为主。提出探索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企业环境守法理论体系,制定针对企业不同环境行为的帮扶机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强化监督帮扶精准性以及对地方政府、基层生态环境部门、相关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等建议。
在加拿大的环境评价(EA)过程中,量化拟议项目的温室气体(GHG)排放并仔细检查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调查了环境影响管理局将温室气体相关因素纳入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