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媒体在和谐语言生态环境构建中的角色浅析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uanshuan52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和谐的语言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和谐语言的建设。媒体语言作为大众语言规范的表率,对语言生態环境的建设有重要作用,地方媒体可以扮演好示范员、监督员、调解员、记录员和领航员的角色,推动和谐语言生态环境的构建。
  关键词:地方媒体;语言生态环境;角色
  和谐社会呼唤生态文明的进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由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支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特殊且重要的一环——语言生态的建设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和谐的语言生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工程中的重要工作。大众媒体作为党的宣传喉舌,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语言环境的发展与进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和谐语言生态环境的内涵
  “语言生态” 的概念是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豪根(E·Haugen)提出的, 20世纪80年代后期,德国Bielefeld大学的学者将生态原理与方法与语言研究结合起来,创作出一些以“语言生态学”或“生态语言学”为内容的著述,从而确立了语言生态理论的总体框架。语言学家韩礼德在1990年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上的发言,使更多学者关注到语言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语言生态学把“语言生态”定义为特定语言与所在族群、社会、文化及地理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存发展状况。“语言生态环境”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社会条件和地域条件下,语言与其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所形成的、具有鲜明特征的结构形态。学者们主要关注语言的多样性问题、全球濒危语言的保护问题、语言的发展问题、语言的习得、语言与生态危机、语言的政策和人权等问题。加强语言生态环境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改善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谐各民族与各国别语言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语言内部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健康文明发展,为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精神支撑。
  理想的语言环境应该具备如下特征:语言生态平衡协调,区域内语言的使用受法律保护,拥有自由使用民族语言和地域方言的权利,多种语言之间和平共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社会语言生活中杜绝语言暴力、语言歧视、语言冷漠、语言陷阱等现象,语言的发展能够做到有力、有效地促进和推动社会及环境的生态发展。
  二、地方媒体在语言生态环境构建中的角色
  媒体对传递信息、传播知识、引导舆论、教化公众、推动发展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媒体语言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影响也不可估量,它不仅影响受众对语言形态的把握,还可以进一步促进良好语言观念的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体对社会语言生活起着主导作用,媒体语言的使用状况更是一个国家文明水平与和谐程度的标志。新媒体时代与和谐社会的发展,呼唤媒体扮演好多种重要角色,推动语言生态环境的建设。
  (一)普通话的示范员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广电媒体的覆盖面和渗透力不断扩大、变强,媒体语言依靠其传播的速度、幅度、深度和广度,成为一种毋庸置疑的强势语言,也作为语言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大众的日常生活。媒体语言的和谐不仅代表了广电媒体宣传报道的质量,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语言文化的水平和国民的整体素质。媒体语言使用的规范性、语音的准确性、语法和句法的正确性,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发展具有标杆式的榜样力量,对建设和谐语言生态环境起到了示范员的作用。
  广电媒体有维护语言规范性的重要使命,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语言面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36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国家也有文件规定,县级以上(含县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该达到普通话一级水平。
  除了普通话水平等级的基本要求之外,媒体从业人员必须经过较为系统地播音主持专业训练,做到播音语言规范准确。媒体不仅在传递信息、传播语言,也在传播一种语言规范。这里的语言规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播音员、主持人的读音是汉语语音规范的体现,媒体的用词用语用字、篇章结构,是汉语词汇、语法、文字和语用规范的体现,同时,还涵盖语言表达样式的规范、语言表达技巧——“内三外四”的使用规范、语言和副语言运用的规范及语言传播过程的规范等方面,这些都需要媒体充分发挥示范员的作用,通过庞大的信息网络的传播,教育、影响广大受众,使人民群众通过媒体节目的收听收看,应用普通话,掌握语用规范,营造良好的社会语言环境。
  (二)语言不规范现象的监督员
  在现实生活中,语言生态出现了一些语言不和谐的现象,如语言地位的不平等、语言污染、语言权利难以保障、普通话和方言不平等对待、语码混用、语言规范意识淡薄等问题。语言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也随处可见:语音、语法、词汇的错误屡见不鲜,如将“召开”读成“zhāokāi”、“因为”读成“yīnwéi”、“比较”读成“bǐjiào”等;在公众场合中,错别字、不规范字常有出现,如商店招牌、饭店菜单里不恰当的简化字,利用成语谐音制作的广告等;古语词和字母词的不当使用;地方媒体主持人的港台腔;地方政府冷漠、暴力的办公语言;教师的不文明用语等等,这些都影响了语言生态环境的建设。媒体对语言的使用既有示范作用,同时对语言态度上的不正确观念、语言使用中的不和谐现象也具有监督、纠错的义务和使命。应该充分发挥媒体语言的重要影响力,利用媒体传播的广泛和权威性,对社会生活中语言使用的不规范、不和谐现象予以报道、披露,进行宣传教育,减少语言污染,消除文字垃圾,促进社会语言生活健康发展。
  电视剧是地面卫视抢占收视率的重头戏,收看电视剧已成为百姓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精神大餐。美剧、泰剧、韩剧、日剧、港台剧的大量引入,国内方言电视剧的大量制作和播出,不仅给广大受众带来新鲜的收视感受,也从某些方面影响了大众的语言习惯和语言规范。2005年,广电总局在《关于进一步重申电视剧使用规范语言的通知》中对电视剧中不该使用、大量使用、失度使用方言的情况作出了明确的要求,重申电视剧的语言,除地方戏曲片外,应以普通话为主,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少儿题材电视剧、宣传教育专题电视片、电视剧中出现的领袖人物的语言等一律要使用普通话。这一通知,规范了电视银屏的语言环境,充分发挥了媒体的监督引导作用。   (三)普通话和方言的调解员
  和谐的语言环境要求多种语言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人民群众有平等使用方言和母语的权利,媒体有责任充当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之间调解员的角色,树立语言平等的观念,保护语言的多样性。在制作和播出节目时,以普通话节目为主,方言节目为辅,外来语节目为有益补充,多元视角地丰富电视节目,既满足大众对普通话节目的要求,又满足地方媒体服务大众、贴近百姓、本土化、特色化的需求,促进各种语言平等共处。
  方言是在一定区域和环境中形成的特有文化,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体现了人类文明的传承。它简洁、形象、直接,充分展现出民间语言的独特魅力,同时体现现代人对故土的归属感和城市认同感,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推普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强制推普,对当地地方语言文化采取极端的灭绝措施,致使地方本土语言文化消亡。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态环境,需要妥善处理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保护弱势方言,不能制造对立局面。这个过程中,地方媒体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发挥积极作用,多制作质量好、内容新、主旨积极向上的方言节目,将普通话节目和方言节目合理安排、恰当播出、平衡发展,促进二者共同为广大受众服务。
  方言节目是中国众多电视节目類别中的一个亮点。它用地道的方言报道、展现区域内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独特的报道视角和极具生活气息的本土化内容,更贴近百姓生活,表达更幽默传神。方言节目以“当地人的需求”为节目理念,突出“受众本位”,较容易获得情感上的沟通与认同,比主流节目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方言节目和普通话节目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不仅丰富了媒体的节目类型,提供给受众自由选择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有效地宣传了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使地方媒体为构建当地和谐的语言环境做出了贡献。许多地方媒体都大力制作出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方言节目,赢得了广泛的受众群体,获得较高的收视率,并成为当地媒体标志性的栏目,如湖南经济电视台的《越策越开心》、上海电视台的《闲话上海滩》、广东电视台的《谁语争锋》、黑龙江卫视的《本山快乐营》、吉林电视台的《说实在的》、《英子逗逗逗》等方言节目,就成为当地电视台普通话主流节目的有效调剂和重要补充。2013年,江苏休闲体育频道的脱口秀节目《最美乡音》获得了巨大成功,它以江苏丰富的方言资源为切入点,采用主持人、普通话嘉宾、方言嘉宾、语言专家、曲艺秀等多种形式,一一介绍江苏省十三个地市的方言,展示风土人情、语言特色、文化记忆和城市符号,让观众透过镜头了解方言和人文历史,在推普的同时保护方言,充满了正能量。
  如何恰当处理普通话节目和方言节目之间的关系,是值得地方媒体思考的问题。地方媒体在节目安排上可以秉承客观的态度,以推广使用普通话和强化标准语言为主,客观定位方言节目、传播范围及播出的时长,合理控制方言节目的数量;根据节目内容和特点适当制作方言节目,提高节目质量、摒弃糟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盲目跟风,不哗众取宠,不只追求一时的收视率;方言节目要和普通话字幕相互配合,既突出地方特色又方便外地观众收看和理解;可以积极开拓方言节目的市场,既展示地域特色文化又加强各区域文化的交流,让方言传媒形式在未来拥有广阔、自由的生存空间,推动和谐语言生活的建立。
  (四)濒危语言的记录员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现代信息的快速传播、权威语言的推广、各民族之间不断融合、同化,使现代社会语言出现了危机,一些使用人数少、功能较弱的弱势语言渐渐被强势语言所取代。世界上语言消亡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我国的很多语言也已经消亡或者处于濒危状况,如果任其发展,语言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少。语言的消失就代表世界上一种文化和传承的消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损失。人类有义务保护濒危语言,保护文化的传承,维护文化的多样,为后世子孙留下宝贵的财富。在我国,濒危语言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语言,这些保留着传统语系古老面貌的少数民族语言,具有很高的学术、考古和文献价值。尊重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符合我国的民族政策,对促进民族团结平等和维护语言平等有重要意义。
  媒体可以利用自身“声画结合”的特点,通过制作专题片、纪录片的方式,对有消亡危机的语言资料,有效地进行抢救、记录和保存,加强受众对濒危语言的关注,保证语言的完整性。如,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地域涵盖长春市、吉林市的部分地区和图们江地区,居民除汉族外,还有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日常交际中除使用普通话、个别地区使用朝语之外,满语、回语和锡伯语已属于濒危语言、“弱语言”,有消失的危险。为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区域内有效地语言沟通和交流,地方媒体承担了记录员的责任,吉林电视台制作了大量关于满族乌拉文化的纪录片、延边卫视采用朝语播音、给电视剧做朝语配音,保存和记录了地域的语言。
  (五)语言发展的领航员
  李宇明在《中国语言规划论》一书中提到,媒体的语言“对社会语言生活发生影响的力量来自于诸多方面,但总体来看,媒体的语言影响力是巨大的,媒体对社会语言生活发挥着主导作用,带领着语言向前发展”。
  作为一个国家语言文字最普遍的使用者和宣传者,大众媒体对社会语言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作用,媒体语言除了其信息传播的职能之外,还决定着社会语言的审美标准和评价体系,媒体语言的口语形式和书面语形式都应该是社会语言的使用标准,对社会语言起着榜样示范和权威引导的作用。在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地方媒体应开拓思路,大胆创新,发挥自身优势,多制作符合百姓口味、满足文化需求、更具民族特色的节目,引领社会语言规范的潮流,促进语言健康和谐发展。
  四、结语
  和谐的语言生态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地方媒体因其与地域文化结合的紧密性和受众群体的广泛性,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内语言生活的和谐发展。地方媒体可以通过制作和推广方言节目,记录地域文化,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媒体要利用自身优势,扮演好示范员、监督员、调解员、记录员和领航员的角色,构建和谐的地域语言生态环境,为城市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参考文献:
  [1]张颂.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2]姚喜双.加强媒体语言研究———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5,(3).
  [3]李宇明.中国语言规划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冯广艺.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语言生态对策[J].贵州社会科学,2012,(6).
  作者简介:
  丁婷婷(1981~ ),女,满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北华大学文学院传播系讲师,语用学硕士,主要从事播音与主持艺术教学和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总结了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趋势,为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制药;发展概况;现状;趋势  生物制药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对医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生物制药从最初出现到现在的蓬勃发展,已经经历了40余年的发展。在此过程中,生物制药经历了包括政治、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其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1 国际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概况  生
一、引言  从1973年Norrbottens Jernverk 率先开发出热成形工艺至今,热成形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全球热成形生产线超过 110 条。相对于冷冲压模具,热成形模具的使用寿命普遍不高,势必造成模具的制造和使用成本增加,影响热成形件在车身制造中的使用和推广。热成形是冷冲压与热处理相结合的新型冲压工艺,接触关系及边界条件非常复杂,是一个热力耦合的过程。模具既承受来自高
摘 要:可以说网络财务实现了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将相关财务管理活动置于互联网环境中,全面提升财务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实现高效、集中的财务管理。但是网络财务管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本文就在分析网络财务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财务  一、电子商务与网络财务的关系  (一)电子商务催生了网络财务  正是由于不断提升、发展的电
摘 要:插画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如今已经广泛运用于各个设计领域里,成为了当代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商业的结合,获得了更广阔的表现和生存空间。商业插画在当今这个以图形说话的年代得了越来越多关注,本文通过对插画在商业广告中的研究。希望起到对中国插画艺术的流行及发展趋势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插画;图形;商业广告  插画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视觉艺术,辞海对“插画”的解释是:“指插附在书刊中的
摘 要:认知重评作为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对情绪情感的影响及其与认知的关系研究备受研究者关注,文章通过分析、探讨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有关的行为、脑电、神经影像等研究,提升人们对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的认识,进而促进对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认知重评;情绪调节;认知  一、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  认知重评对情绪反应的影响主要有自发性和指导性两种,自发性认知重评主要体现的是使用策略的
目的 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在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62例,将其随机分组,分别实施中
目的 研究慢阻肺康复护理对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慢阻肺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
本文应用了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考察了南京理工大学本科生交通工具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构建出本科生消费者交通工具购买决策模型,得到
头顶蓝天,鸟瞰大地,在常人眼里飞行员是头戴光环的“天之骄子”。然而伴随社会变革,飞行员尤其是飞行教员在工作生活中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提升自我调适能力,找到压力缓解的正确方法,积极心理学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认识角度与途径。  一、飞行教员心理压力现状的表现和来源  (一)飞行教员心理压力存在的表现  一是情绪衰竭:疲劳、焦虑、紧张、压抑,性急易怒,容忍度低。二是职业倦怠:依据“惯性”工作,缺乏创
摘 要:贸易融资是指银行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之一,能够快速推动国际结算业务发展,具有风险小、收益高的特点。文章通过分析国际贸易融资的各种风险,提出了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商业银行  一、国际贸易融资概述  国际贸易融资是商业银行最为常见的传统信贷品种之一,它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