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文学流派病症的必然和流派间关系的紧张,袁中道、钟惺相继以“功臣”解说袁宏道对李攀龙的批判,标志着文学流派批评态度的历史性转向,由贵己贱人转向公心衡鉴。随着流派精英的创始变革意识和大众参与模仿意识的增加,流派必然产生足以颠覆流派的末流。“功臣”说对文学流派的理论建设、共荣意识和批评对象转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