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明:这世界其实没有大人,只有长皱了的小孩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ang4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熟悉严明故事的人都知道,这是个干过好几行的人,大学念中文,毕业后曾做过中学老师、贝斯手、唱片公司企宣和报社记者等,最后延续自由摄影师的身份至今。
  作为摄影师的严明写了不少书。有人笑称他是摄影界“最会写字儿的”,又是会写字儿的里“最会拍照”的。在他曾经出版的每一本书里,你总能看到照片与文字分享同一处空间。不过,二者勉强构成一种解释与被解释的关系,它们分别履行使命,就像有一些思考只能透过文字传达。在严明看来,那体现在画面里的,也不需更多说明。
  与以往的文字作品不同,严明新书《长皱了的小孩》中,使人心惊的部分从序言就开始了。那是为去世一年的父亲写下的一封信。信中,摄影师严明和写作者严明,都变成了“儿子”严明。他延承了父亲年轻时准备送给自己,却一直未使用的笔名,带着少年的心智,准备站在镜子前,等着看看变老的自己会是个什么样儿。

  “如今这书拖了快一年,我这就要把它弄出来了,希望它追得上你。”往事一点点被揭开。如果严明自己不提,也许没人知道,如今的他每次坐车路过以前工作过的报社,还会回头看;人到中年,内心开启的“倒计时模式”成为他新的现实问题;那些夜总会的红男绿女,曾经与他见证了彼此的青春;每次因父亲重病而火速赶往高铁站时,他总不忘带上那个装有父亲遗像的U盘……站在人生许多始料未及的变化里,他解释:
  “要是不说,咱们为什么还要和读者面对呢?”
  记忆也许也有筛选,但它提供了丰富的细节供人反复琢磨。对于严明来说,这样筛选的过程,是“可能记住了一些想记的,或者根本忘不掉的”,同时也是“图景式”的。而那些反复出现的场景,也自然不会缺席。旁人偶尔提醒他的那些曾经说过的话,显然都藏到他记忆的缝隙中去了。这又有些像照片被筛选的过程,是两三箱胶卷的废片教训,因为“一条项链,你要保证每一颗珠子都好”。

  你的新书里提到一些细节,比如那个把奥利奥拿回去给妈妈尝的小男孩,包括米妮头套下的妇人等。这些可能都很难表现在照片里,也就是说如果不是你讲出来,我们是看不到的。所以你觉得摄影是万能的么?或者你对摄影有怎样的信心呢?
  严明:我写这些跟拍照有关的故事并不是给图片作说明或注解。其实我是最反对给图片写叙事类说明的。我的照片里只写最短的作品名:时间、地点。因此在这本书中我把它写出来是另外一个体系。那个米妮,我不写它,它也是一张好照片,而且是任由别人理解的。并不是说我写的这段文字就比这个照片更好或更伟大,而是我觉得它是另外一條轨道。就像别人讲,你这个摄影师为什么不务正业来写书,我说,难道你除了是学生或者是员工,回到家里不说话,不思考吗?我写字就是说话、思考。
  那你会尝试把这些思考放在照片里么?
  严明:照片本身就是一个表达工具。照片也不能加“水印”,它有它自己的表达,它该表达的都在画面里。
  你经常去到各种地方,是那些地方比较吸引你,还是那种“异域”的概念比较吸引你?
  严明:是未知,未知最吸引我。我肯定优先选我没去过的地方,然后把一系列很想去的地方的线路串起来。我也不会因为哪个地方“出照片”,会故意去那里“找照片”。未知的东西、新的东西对我的吸引力是比较大的,会更有发现感。
  你以前提到过你的工作方式并非主题先行,比如摄影集《大国志》。不是主题先行的话,那么贯穿这些照片核心的是什么呢?

  《长皱了的小孩》
  作者:严明
  出版社: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9-6

  严明:核心的东西就是《大国志》书后面写的阐述。我认为主题先行是错的。我们当记者当那么多年,都是在干主题先行的事:那个地方有个麻风病村,那个地方有个小煤窑……你是被指派的,是定了一个题目,然后去做搜集、填充素材,朝框里去装。但主题先行也未必不能拍好照片。
  你以前做過报社摄影记者,现在回想那段日子,对你来说有怎样的影响?
  严明:锻炼。因为我刚会拍照就有机会做摄影记者。我那时候是文字记者转做摄影记者的,对器材痴迷、兴奋,而且立即就可以去干活了,收入也不菲。
  如今,我很感激那段经历,它给我提供了非常高强度的锻炼,是我能够快速地抓拍想要的内容。而且,报社的工作给记者们提供了大量接触社会的机会,知道不同事件、不同场合下人们的悲欢离合。这有助于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新书里提到一句话:“真的美术史是一声不响的大规模淘汰。”你会在意自己在摄影史、摄影界或者社会中的位置吗?
  严明:不在意,说不定我还会离开这个圈子呢。但上面的这句话我很认同。你在干,你会留下一些东西;淘汰了,就不是我。如果我积累得特别多,作品足够好,那以后的摄影师可能也绕不开我。
  你拍的一张照片,对谁最有意义?
  严明:应该是对观者最有意义,也就是你的表达对象。当然,照片是我自己产出的,对于自己当然也有意义。
  你觉得自己是那种会“死磕一条路走到底”的人么?
  严明:不会。我改行经验很丰富,思维方式是重点主义,不会因为改行多,或者改得严重而羞耻。我觉得你摸一个东西摸不到其中的“道”,就是个“糊涂蛋”。如果你过两天看到我搞电影,那我一定会搞出名堂来,因为我一定要摸到它的道。哪怕拍出一个小短片,(也要让人们)说“哇,他果然可以喔”。我觉得应该是朝这方面去努力。
其他文献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1842年《南京条约》迫使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1839年诞生于欧洲的摄影术,随着西方商人、传教士、士兵、外交家以及摄影师的到来迅速传入中国。此后的几十年间,各个通商口岸的西方摄影师所经营的照相馆,加之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土照相馆,以及流动旅行摄影师拍摄的通商口岸,为后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视觉文本,也构成了中国最早的摄影史话。外
期刊
亚历克斯·诺里加(Alex Noriega)01隐藏的匕首02冬季的树  职业风光摄影师是个令人羡慕又生畏的职业。羡慕:他们总是置身山水美景中工作;生畏:自然环境诸多危险变幻莫测。有时,他们为了拍下某一个瞬间,一等就是几个小时或者几天的时间。有时,他们为了记录下绝美的景色,需要跋山涉水,深入危险重重的无人之地。而这些艰苦的付出,只为了把常人看不到的事物呈现到观众面前,让观众感受到大地之美。来自美国
期刊
花苗卡斯珀·法森 ?Rob Becker  摄影和绘画通常被认为是比较相似的艺术媒介,不少摄影师在接触摄影之前也擅长绘画。比如曼·雷(Man Ray)或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Cartier-Bresson),以前是画家,后来多了一重摄影师的身份。而他们在不断变化的光线和构图等方面的艺术造诣影响了他们的摄影风格。  卡斯珀·法森(Casper Faassen)也是其中之一。他出生于荷兰莱顿
期刊
01索尼G大师镜头FE 600mm F4 GM OSS  一直以来,超远摄镜头都是相机厂商展示其最高光学技术和黑科技的“舞台”,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影像系统是否完善、专业的重要指标之一。6月11日,索尼正式发布了全画幅超远摄定焦G大师镜头FE 600mm F4 GM OSS。  作为索尼重磅级的长焦远摄定焦镜头,G大师镜头FE 600mm F4 GM OSS包含了先进的光学和机械技术,在镜身重量、对焦
期刊
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勒一直以众多古罗马遗迹和文森特·梵高的生平足迹而闻名。而到了1970年,在这个小镇出生长大的摄影师吕西安·克莱格(Lucien Clergue)回到家乡,与知名作家米歇尔·图尼埃(Michel Tournier),以及历史学家让-毛里斯·鲁盖特(Jean-Maurice Rouguette)共同创办阿尔勒摄影节(Les Rencontres d’Aries)。从此,每个南法的仲夏,
期刊
如今,摄影爱好者中使用二个品牌或多个品牌相机的很多,许多人为了经济而使用镜头转接环,两个品牌相机使用同一品牌的镜头。那么,不同品牌的相机、闪光灯可否也能跨品牌实现TTL闪光呢?当然可以,下面就介绍几种跨品牌实现TTL闪光的方法。  目前市场上的相机、闪光灯绝大多数都支持无线引闪,相机内置无线发射器,闪光灯内置无线接收器。这样,闪光灯装在同品牌相机上,可以通过热靴传递闪光信息,实现TTL闪光。当闪光
期刊
01 索尼全画幅微单TMα 7R Ⅲ搭配FE 35mm F1.8镜头  一直以来,35毫米焦段被广大摄影爱好者视为最经典的镜头焦段之一,许多著名的摄影师都将35毫米镜头作为日常挂机头使用。该焦段接近人类双眼的视觉透视,在景深和视觉关系上有天然的优势,用途广泛,能够胜任人文扫街、风光创作及肖像等众多拍摄场景。02 FE 35mm F1.8镜头前端标识03 FE 35mm F1.8镜头上的对焦保持按钮
期刊
01佳能Powershot G7 X Mark Ⅲ02佳能Powershot G7 X Mark Ⅲ  智能手机越来越优秀的拍照效果,对于数码相机尤其是画幅尺寸偏小的“卡片相机”来说,几乎是致命的威胁。不过,在这种交锋下,我们还是应该看看1英寸画幅数码相机到底有哪些优势?  1英寸便携相机领域里,佳能的Powershot G系列算是家族人丁兴旺,今年更是迎来了Powershot G7 X Mark
期刊
镜头下,照片中的人一般会比现实中显胖10斤,所以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就属于“微胖界”的妹纸们,该如何面对镜头呢?现在各类拍摄教程和网红花样攻略中有不少关于如何拍照让人更显瘦的方法,这些方法到底实不实用?今天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实验准备  这一次来为我们“实验室”做模特的小姐姐五官非常立体,在常人眼中可谓是“很上镜”的一类人。她的体重大约是61公斤。这样的体重在生活中拍出的照片有时会略显“富态”一些。器材
期刊
01 驯鹿生活  “敖鲁古雅”为鄂温克语,意为“杨树茂盛的地方”。17世纪中叶,驯鹿鄂温克人从贝加尔湖流域的勒拿河一带,游猎迁徙到额尔古纳河流域,在大兴安岭密林中靠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生活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驯鹿鄂温克人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群体,历史上被称为“使鹿部落”,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也是我国境内迄今唯一饲养驯鹿和保存“驯鹿文化”的民族。随着现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