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标准化提议:用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评估血小板的活性

来源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gou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一期输血杂志《TRANSFASION》,综述了有关用放射性同位素(一般为^51Cr和^111In)标记红细胞和血小板再回输给正常献血者,然后检测它们的回收率和体内存活情况,以此作为评价红细胞和血小板经保存或其它体外处理之后的活性标准。对红细胞而言,自1982年以来,FDA血液学分部接受FDA通过的红细胞输注24小时体内恢复平均达75%作为标准(J,Vostal,个人通迅2002)。与此相对应的,要求红细胞恢复的均值减去2倍标准误要大于70%。经过第一个24小时后,同位素活性约每天衰减1%~3%,但红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徐州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51例直肠癌行
期刊
死亡受体3(DR3)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超家族中的一个新型死亡受体.DR3与TN-FR1一样,既能诱导凋亡也能活化核因子κB(NF-κB),对淋巴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血小板粘附到暴露的血管内皮下基质是血栓形成的起始阶段,抗血小板粘附治疗已成为新的抗血栓治疗策略.本文就针对GP I b/Ⅸ/Ⅴ-vWF-胶原轴和GPⅥ/α2β1-胶原轴为靶点的抗血
本文综述了脐血造血干细胞(UCBSC)的生物学特性,具有不同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表型特征,增殖潜能强,免疫系统相对不成熟,但存在T、NK前体细胞,可经细胞因子体外扩增产生免疫活
满语位格词缀-de对应于中世纪蒙古语与位格词缀-da、-de、-ta、-te,而在突厥语中也有相对应的位格词缀。通过比较认为它们具有同源关系,它们之间的差别反映了它们在不同语族语言
基于修正的Mohr-Coulomb(MC)韧性断裂准则得到一种简化的断裂模型,选用1180MS超高强钢材料,设计了两种断裂试样,提出一套材料韧性断裂模型中材料参数识别标定的实验方法。通
大多数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症综合征(TTP-HUS)患者经血浆置换治疗后可以恢复,但有可能复发.对大多数女性TTP-HUS患者而言,妊娠可能是导致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已
P-选择素介导白细胞与活化血小板和内皮细胞的粘附,促使细胞内一些活性物质的释放,造成血小板活化和冠脉内血栓形成增加,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通过抑制P-选择素介导的多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