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H004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 :药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香豆素类衍生物IMM-H004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本文中所有动物实验都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实验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IMM-H004给药组,检测各组的血清生化指标和病理情况.qPCR检测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mRN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中性粒细胞浸润的情况,Western blot检测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IMM-H004可显著降低HIRI过程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含量,病理结果提示IMM-H004给药组肝组织空泡性坏死程度较模型组显著减轻,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mRNA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的结果表明,IMM-H004可显著减少中性粒细胞的聚集.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IMM-H004可显著降低NLRP3、衔接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ASC)、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IL-1β的蛋白水平.综上所述,IMM-H004对小鼠HIRI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降低HIRI过程中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聚集以及抑制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激活相关.
其他文献
纳米晶体药物具有无需载体材料、易工业化和剂型多样化,且能显著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等优势,已经有多种药物上市.传统的纳米晶制备技术存在制备效率低和最小可实现粒径的工艺限制的问题.随着药物制剂制备技术的进步,纳米晶体药物的制备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不断涌现出新的制备技术.新技术的出现大大缩短了工艺时间,使制备更小粒径的纳米晶体药物成为可能.本文从“Top-down”技术、“Bottom-up”技术及组合技术三个方面对纳米晶体药物的制备技术,尤其是高重力控制沉淀法、微射流反应技术和多种组合技术等新型制
本文通过研究粒子修饰技术改善中药生粉类药材的流动性和压缩成型性,为满足下一步制剂制备的需求.以金银花粉末作为模型药物,采用流化床底喷技术,使用共聚维酮作为修饰剂,制备修饰粒子;分别测定各粉体的粉体学性质、片剂压缩成型参数以及崩解时限和溶出度,并结合扫描电镜技术对修饰前后粉体粒子和压制的片剂表面形态进行表征.结果 表明,经过粒子修饰后,金银花粉体粒子粒径增大,其粉体的流动性、可压缩性以及成型性均得到一定的改善,并且其崩解时限也有一定的降低,体外溶出度也不受影响.因此,本研究可以为中药生粉类药材因流动性、可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