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等职教发展大事记 内涵发展阶段(2001—2010年)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
  3月,江苏省教育厅、省农林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省科协印发《关于实施“5112”教育富民工程的意见》,提出“十五”期间,通过职业教育与成人文化技术培训,转移500万农村劳动力,培养100万农村致富骨干,重点推广1000个农村科技致富项目,培训200万下岗(失业)转岗职工,全面提高城乡劳动者科学文化技术素质。
  7月,江苏省教育厅颁发江苏省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教学大纲》,从当年秋学期起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及五年制高职班试行。
  12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四新”培训的通知》,计划在“十五”期间,充分发挥江苏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作用和功能,对全省中等职业学校5000名以上专业教师分期分批开展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培训,推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代化。“四新”培训以短期为主,一般5~7天为一期,其中工科培训的实践内容和典型企业考察不少于60%。
  △2002年
  5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加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意见》以及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建设标准、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标准,明确“十五”期间,全省建设代表江苏职业学校专业技术水平的300个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和30个五年制高职教育示范专业,为创建全国一流水平的重点专业和示范专业做积极准备。
  10月,《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颁发,明确全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对深化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教育改革提出明确要求。
  至2002年,全省职业学校共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8万人,其中境外劳务输出培训5.5万人,培训农村致富骨干43万人,实施下岗人员培训66万人,培训后再就业率达48.8%,重点组织实施农业科技致富项目200个,实现经济效益约3.8亿。
  △2003年
  6月,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一批办学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中等职业学校通过评估,挂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牌,作为该院的分院统一管理。通过总院与分院统分结合、双层运行的管理模式,形成了江苏职业学校集合式发展的模式。
  10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成立江苏省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和骨干专业教研中心组的通知》,成立德育、语文、数学、英语4个文化基础课程教研中心组和农业、机电、电子、计算机及应用、建筑、财经、商贸、旅游、纺织服装、医药10个骨干专业教研中心组。
  11月,江苏省教育厅认定90个专业为江苏省中等专业学校示范专业,认定16个专业为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教育示范专业。
  2003年,江苏省职业学校对口单招考试内容调整为“3 X Y”:“3”即语文、数学、英语3门基础课程,“X”是包括5~7门专业基础主干课程的专业综合理论考试,“Y”为专业综合技能考核,文化课和专业综合理论考试由省统一命题,总分为750分。
  2003年,我省启动职业学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项目,全省职业学校选派了1940名专业教师到大中型企业进行顶岗实践锻炼。
  △2004年
  2月,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布《江苏省三年三万六千新技师培养计划》,计划从2004年至2006年的3年内,在制造业、服务业及有关行业技能含量较高的职业中,培养36000名新技师。
  3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新调整认定的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名单,包括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级中学,我省有73所职业学校入选。
  6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意见》,启动实施“两后双百”工程,对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100%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后符合就业条件的100%推荐就业,其中农村新增劳动力劳务输出人员组织化程度力争达到80%,职业学校招生计划向农村倾斜,扩大招收农村学生的规模。9月,省教育厅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2004年,江苏省教育厅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劳动和保障厅、省农林厅、省扶贫办等部门,提出实施“两项工程”(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三个计划”(创建学习型江苏行动计划、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创业教育行动计划)的工作目标。当年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10万人,培训后输出31万人,其中培训后输出回乡初高中毕业生22万人。
  △2005年
  10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加快实施职业教育一基地三工程工作的意见》,确定在“十一五”期间,加强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重点支持170个左右规模较大、水平较高、资源共享、起示范作用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城市新市民教育培训工程。
  11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确定了德育课、文化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改革的内容,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在2005—2007年的3年内,围绕10个专业大类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工作,遴选50个课程改革实验学校、100个课程改革实验点。
  2005年,中职招生恢复到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9.7%,此后以年均5~6万人的速度递增。
  △2006年
  2月,江苏省政府在南京召开江苏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十一五”期間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20万人,继续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实施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每个县(市、区)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   8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方案》,提出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100所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含职业高中、职教中心、普通中专、技工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跻身国内一流职业学校行列。同年,省教育厅确定24所职业学校为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单位。
  8月,江苏省教育厅正式实施“职业教育创业行动工程”,32所职业学校全面开展师生创业培训和在校生创业实践。是年,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协会、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办公室、省科学技术厅、共青团江苏省委员会、省知识产权局7个部门联合举办“首届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
  9月,江苏省教育厅发出通知,启动实施职业教育领军人才高级研修计划,选拔和培养一批适应江苏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领军人才,首批遴选30名校长、40名教师分别参加领军人才(校长、教师)高级研修。
  2006年,江苏在学校招生、学籍管理、资助监管、实习就业等业务领域实现学生信息采集、审核、上报、存储、统计等管理环节的电子化和网络化。至2006年,全省共有136所中等职业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007年
  9月,江苏省教育厅评审公布了首批60个课程改革专业实验点。
  12月,江苏省教育厅颁发《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标准》。星级评估分4个等级,二星级学校为符合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中最低设置要求的职业学校,即合格学校;三星级学校略高于原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四星级学校相当于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五星级学校代表省一流办学水平的窗口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整合了中等职业教育原有的各类评估项目,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了“四统一”:统一评估项目,统一评估名称,统一评估标准,统一评估管理。
  12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08年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工作的通知》,对“3 X Y”模式进行重大调整,技能考试实行省统考,计入总分,考试科目为专业技能、专业综合理论和语文、数学、英语等5门。先进行专业技能考试,再同时进行专业综合理论和文化基础课考试。专业技能、专业综合理论和文化基础课的权重比例为3∶3∶4,满分为1000分。艺术类专业不设专业综合理论考试,满分为700分。
  2007年,在多年来评选表彰省“三好学生”的基础上,江苏在全国率先做出改进和创新,每年在全省职业学校表彰一批省级“创业、创新、创优”(简称“三创”)优秀学生。职业学校省级“三创”优秀学生须具有创优精神:品质优秀,成绩优良,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富有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勤学敏思,在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类技能竞赛、创新活动中表现突出;具有创业精神:富有开拓精神,勇于探索实践,有较强的创业意识,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创业实践活动或有自身创业的经历,表现突出。2007年,省教育厅、团省委联合表彰598名职业学校省级“三创”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
  △2008年
  4月,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印发《关于2008年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参加对口单独招生考试享受有关政策的通知》,明确获奖选手参加对口单独招生的有关免试、加分及优先录取政策。
  12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在全省职业学校建立和完善技能大赛制度的意见》,明确要求做到“四个覆盖”:覆盖所有的学校、所有的专业、所有的教师、所有的学生。通过建立健全技能大赛制度,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新局面。
  至2008年底,江苏共建有12个省级职教集团,融合了400多所职业院校和700多家企业。
  2008年,江苏共有技工院校140所,招生人数12.1万人,在校生数33万人,全省技工院校就业率达95.6%。
  △2009年
  2月,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47所学校为首批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
  4月,江苏省开展全省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培训及工作研讨会。从当年秋学期开始,中等职业学校调整课程设置,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德育必修课程。
  2009年,全省共有中等职业学校521所,其中五年制高职校34所、普通中專117所、职业高中160所、技工学校134所、成人中专76所。
  △2010年
  5月,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成立,下设综合、公共课和专业大类3类23个组别的教科研中心组,形成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专家组织体系。
  5月,江苏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印发《关于做好2010—2012年重点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启动新一轮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在全省重点支持建设150个左右与战略新兴产业、地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紧密结合的重点职业教育“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当年新建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15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4个。
  11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方案》,决定设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将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作为江苏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总抓手,作为推动江苏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0年,全省482所中等职业学校完成招生47.8万人,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位居前列,继续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局面。
其他文献
<正>哈尔滨工业大学设计学科始兆于192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时仅有的两个学科之一的建筑科。作为我国在工科院校较早开办设计专业教育的摇篮,设计学系具有较为丰富的发展历
摘要:通过对2015—2017届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体育专业毕业论文进行调查,了解体育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建议对策,完善教学环节的改革,促进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体育专业论文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体育专业;毕业论文;现状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总结性文字体现。近年来,毕业论文无用论跃然纸上,毕业论文的质量逐年下降,特别是
摘要: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1)、德尔菲法(2)、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综合运用体育学、统计学、定量分析方法和民族传统武术知识,从WSR系统方法论视角,构建了高校武术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确定了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利用AHP软件系统,分析出一、二、三级指标权重,为科学评价武术教师教学能力,旨在为提高武术教师专业素质和改善教学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正>中国设计智造大奖是2015年浙江省创办的工业设计大奖赛,此次大奖是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浙江省政府为项目支持,面向全世界的设计机构、企业单位、研究机构、设计师及学生
青政[2018]23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快促进我省民办教育发展,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