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马钱子散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甲钴胺片口服,观察组给予马钱子散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Portmann简易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FDI评分包括躯体功能指数量表(FDIP)和社会生活功能量表(FDIS)评分.[结果](1)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失访1例,
【机 构】
: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 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马钱子散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甲钴胺片口服,观察组给予马钱子散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Portmann简易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FDI评分包括躯体功能指数量表(FDIP)和社会生活功能量表(FDIS)评分.[结果](1)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1例、中止1例.最终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2组患者的Portmann简易评分均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FDIP及FDIS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29/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77%(30/31),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钱子散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操作简单,经济成本低,可作为常规针刺的有效替代疗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脐灸法治疗脾虚型肠息肉摘除术后伴肠道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及结直肠息肉摘除术,术后伴有肠道功能紊乱,中医证型为脾虚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2组患者均给予调整饮食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口服联合脐灸法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化积分、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首次止泻时间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的复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气滞血瘀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试验组41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的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心理焦虑状态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2周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8%(36/41)和75.6%(31/41),对
综述近10年来针灸疗法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概况.颈源性头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本病病因仍未明确,临床工作中治疗方法仍未达成共识.针灸是现阶段治疗颈源性头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报道不断增多,本文对以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的颈源性头痛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与综述,认为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不同针刺疗法在减轻头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其中,温针灸、针刺联合推拿等治疗方法疗效尤为突出,可为颈源性头痛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