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学期一开始,相信许多地万的同学都从课程的内容到学习的形式,感受到了许多变化。
在浙江,高二的学生多了一门新课程——通用技术课,得学会修马桶,换灯泡这样的活,才能高中毕业,北京的高中生必须修满144个学分才能毕业参加高考,而且高一、高二必须累计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黑龙江和西安的高中生可以像大学生一样自由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湖南的高中生开始一边读小说一边学“炒股”……
当我们已经习惯成为一个“高考成功者”的思维,被这些“选择性”、“探究式”和“多样化”的课程,引向更加注重。“个性与素质”的成长方向时,你又是否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高中生”?
在美国,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已有69年的历史;在德国,通用技术课的课时超过了物理、文学等主课:在日本和英国,相关的技术课程几乎贯穿了从幼儿园对高中的整个过程。如果你的学校开设了类似的课程,你又将用怎样的态度去学习呢?
妖镜未央(北京市):现在的我们总是被人称做小皇帝小公主,也有人说我们这一代人“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可是我们有什么办法?学校整天灌输给我们的是应试的知识,父母终日告诫我们要不顾一切地把学习搞上去。言下之意,跟学习无关的事情,我们都要敬而远之。
程学清(浙江省湖州市):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了爱因斯坦和他的小板凳的故事,说实话,我很羡慕他从抽屉里掏出的一个比一个丑的小板凳。因为,我连那个最丑的都不会做。但是,在这次我们的通用技术课程中,却有“便携式小凳”这一制作课程,可把我乐坏了。我想,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就从做一个行动力强的人开始吧!
恋之风景(四川省宜宾市):术有专攻,业有所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特定的人只要做特定的事就好了。我们学习知识,将来研究艺术,搞科研,做IT……至于做凳子、修马桶这些事交给有这方面专长的技工去做就可以了。
张锐(广东省汕头市):如果通用技术课只是就着一本书学一堆理论知识的话,那么,这门课不开也罢。我想,通用技术课。应该教会我们一种思想方法,或者说是技术素养,培养我们的创新思想、动手能力。打个比方,把烟头扔进果皮箱会引起燃火,人们常常习惯于指责扔烟头的人,而具有技术素养的人会考虑如何将果皮箱设计得更加人性化。
沈剑锋(山西省运城市):有人说目前中国的教育是“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实实在在的应试教育”,我觉得这话实在是太形象了。在应试教育仍旧“一统天下”的形势下,通用技术作为会者必考科目,是不是也必然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而加重我们的负担呢,
甚嚣尘上(湖南省邵阳市):在高中开设通用技术课程这个消息真是振奋人心啊。一想到可以跟泥巴、木头亲密接触,用自己的双手玩转出一个新鲜的玩意,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增强我们的感恩意识吧?感谢那些默默劳动着的为我们提供丰富物质用品的人们。
归去来(安徽省芜湖市):总觉得我们现在机械地学一堆理论知识没什么用,到头来还是被人指责高分低能。倒不如学些实用的技能,让自己拥有一技之长。百无一用是书生,不如画家修马桶。尊敬的编辑:
您好!祝贺《课堂内外》高中版的全新蝶变,给我们高中生带来了非一般的视觉大餐。对我来说,以前阅读《课堂内外》叫读者,而如今却像一名观众。从读者到观众的转变,让我对《课堂内外》高中版充满了期待。
我喜爱《课堂内外》高中版全新彩版的内容,但是当我阅读完“校园五味”这个栏目的内容后,总觉得其插图略有不当。我认为插图的内容不应采取“卡通”形式或“非自然实物”形式,而应该采取能体现校园生活或校园景物的图片,这样不仅让我们感到亲切,而且还能体现出自然、现实的韵味。另外,“青春悦读”能否改成“成长悦读”,“青春视点”能否改成“异域视角”?这两处栏目名称和前面的“青春擂台”有所重复,令冒昧提出,供编辑同志参考,愿为贵社尽绵薄之力。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 唐赛成各位编辑:
我从初中的时候就开始看《课堂内外》高中版了。现在已是高一的学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订阅高中版了。高中版上没有像初中版上那样的真情留言版,因此我要借此小小的一角对自己也对所有的同龄人说:加油吧,决定了目标,就风雨无阻!
看了全新的彩版,特来信以示支持。彩版较之于以前更活泼了。“校园五味”栏目配的卡通插图也很好看。
另外,我建议开设一个“健康俱乐部”栏目,教我们一些健康知识,比如能够防止瞌睡保持活力的小体操,还有护肤、健身方面的方法。因为我们平时很忙,没时间去顾及健康,如果杂志上提供些小方法,就能让我们在忙碌中得到一些。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中学 刘 琪
纤纤:感谢以上两位同学对我们彩版新鲜出炉的祝贺。在两位同学的建议中,都提到了“校园五味”栏目的插图问题,两人是各表一派,“对簿公堂”。关于这个问题,编辑部将会作更广泛的调查,争取让彩版的杂志更合你们的胃口。同时,以上两位同学强烈的“参政”意识让众小编甚为欣慰,决定授予两人“最有责任心读者”的称号,等待我们的精美礼物吧
特别幸运读者(2007年7、8月号)
洪晓丹 福建省闽侯一中高二
王 敏 陕西省渭南市瑞泉中学高一
华 静 湖北省鄂州市第四中学高三
倪小竣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一中高一
余 敏 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高2009级
在浙江,高二的学生多了一门新课程——通用技术课,得学会修马桶,换灯泡这样的活,才能高中毕业,北京的高中生必须修满144个学分才能毕业参加高考,而且高一、高二必须累计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黑龙江和西安的高中生可以像大学生一样自由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湖南的高中生开始一边读小说一边学“炒股”……
当我们已经习惯成为一个“高考成功者”的思维,被这些“选择性”、“探究式”和“多样化”的课程,引向更加注重。“个性与素质”的成长方向时,你又是否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高中生”?
在美国,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已有69年的历史;在德国,通用技术课的课时超过了物理、文学等主课:在日本和英国,相关的技术课程几乎贯穿了从幼儿园对高中的整个过程。如果你的学校开设了类似的课程,你又将用怎样的态度去学习呢?
妖镜未央(北京市):现在的我们总是被人称做小皇帝小公主,也有人说我们这一代人“五谷不分,四体不勤”。可是我们有什么办法?学校整天灌输给我们的是应试的知识,父母终日告诫我们要不顾一切地把学习搞上去。言下之意,跟学习无关的事情,我们都要敬而远之。
程学清(浙江省湖州市):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了爱因斯坦和他的小板凳的故事,说实话,我很羡慕他从抽屉里掏出的一个比一个丑的小板凳。因为,我连那个最丑的都不会做。但是,在这次我们的通用技术课程中,却有“便携式小凳”这一制作课程,可把我乐坏了。我想,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就从做一个行动力强的人开始吧!
恋之风景(四川省宜宾市):术有专攻,业有所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特定的人只要做特定的事就好了。我们学习知识,将来研究艺术,搞科研,做IT……至于做凳子、修马桶这些事交给有这方面专长的技工去做就可以了。
张锐(广东省汕头市):如果通用技术课只是就着一本书学一堆理论知识的话,那么,这门课不开也罢。我想,通用技术课。应该教会我们一种思想方法,或者说是技术素养,培养我们的创新思想、动手能力。打个比方,把烟头扔进果皮箱会引起燃火,人们常常习惯于指责扔烟头的人,而具有技术素养的人会考虑如何将果皮箱设计得更加人性化。
沈剑锋(山西省运城市):有人说目前中国的教育是“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实实在在的应试教育”,我觉得这话实在是太形象了。在应试教育仍旧“一统天下”的形势下,通用技术作为会者必考科目,是不是也必然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而加重我们的负担呢,
甚嚣尘上(湖南省邵阳市):在高中开设通用技术课程这个消息真是振奋人心啊。一想到可以跟泥巴、木头亲密接触,用自己的双手玩转出一个新鲜的玩意,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增强我们的感恩意识吧?感谢那些默默劳动着的为我们提供丰富物质用品的人们。
归去来(安徽省芜湖市):总觉得我们现在机械地学一堆理论知识没什么用,到头来还是被人指责高分低能。倒不如学些实用的技能,让自己拥有一技之长。百无一用是书生,不如画家修马桶。尊敬的编辑:
您好!祝贺《课堂内外》高中版的全新蝶变,给我们高中生带来了非一般的视觉大餐。对我来说,以前阅读《课堂内外》叫读者,而如今却像一名观众。从读者到观众的转变,让我对《课堂内外》高中版充满了期待。
我喜爱《课堂内外》高中版全新彩版的内容,但是当我阅读完“校园五味”这个栏目的内容后,总觉得其插图略有不当。我认为插图的内容不应采取“卡通”形式或“非自然实物”形式,而应该采取能体现校园生活或校园景物的图片,这样不仅让我们感到亲切,而且还能体现出自然、现实的韵味。另外,“青春悦读”能否改成“成长悦读”,“青春视点”能否改成“异域视角”?这两处栏目名称和前面的“青春擂台”有所重复,令冒昧提出,供编辑同志参考,愿为贵社尽绵薄之力。
江苏省邳州市第二中学 唐赛成各位编辑:
我从初中的时候就开始看《课堂内外》高中版了。现在已是高一的学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订阅高中版了。高中版上没有像初中版上那样的真情留言版,因此我要借此小小的一角对自己也对所有的同龄人说:加油吧,决定了目标,就风雨无阻!
看了全新的彩版,特来信以示支持。彩版较之于以前更活泼了。“校园五味”栏目配的卡通插图也很好看。
另外,我建议开设一个“健康俱乐部”栏目,教我们一些健康知识,比如能够防止瞌睡保持活力的小体操,还有护肤、健身方面的方法。因为我们平时很忙,没时间去顾及健康,如果杂志上提供些小方法,就能让我们在忙碌中得到一些。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中学 刘 琪
纤纤:感谢以上两位同学对我们彩版新鲜出炉的祝贺。在两位同学的建议中,都提到了“校园五味”栏目的插图问题,两人是各表一派,“对簿公堂”。关于这个问题,编辑部将会作更广泛的调查,争取让彩版的杂志更合你们的胃口。同时,以上两位同学强烈的“参政”意识让众小编甚为欣慰,决定授予两人“最有责任心读者”的称号,等待我们的精美礼物吧
特别幸运读者(2007年7、8月号)
洪晓丹 福建省闽侯一中高二
王 敏 陕西省渭南市瑞泉中学高一
华 静 湖北省鄂州市第四中学高三
倪小竣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一中高一
余 敏 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高2009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