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1069423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背景下,对学生素质素养的培养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在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更偏重于对学生知识文化的传授。本文重点从小学数学教学出发,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培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135-01
  1.数学核心素养内涵概述
  数学核心素养是现代人们适应社会、迎接挑战的必备素养。它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数学能力,不能简单地描述。我们可以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对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其内涵进行解读。在国际上,从2011年美国21世纪核心素养联盟发布的《P21共同核心工具包》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其建立的关于数学的具体化的素养指标体系里,数学核心素养被具体地表示为创新能力、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等11个方面。这些指标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指导性和综合性。我们应该认识到,国际社会通过倡导核心素养来引导教育更加关注“复杂、真实的现实世界”,更加关注培养未来公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要全面理解数学核心素养,首先要与数学的学科特色相结合,但不能够仅仅只关注这一门学科,而应该运用跨学科的思维,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方位进行学习和理解。另一方面,纵观国内目前的研究,在数学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上,国内学者尚未给出一个统一的意见。有学者將数学核心素养分解为以数学知识为核心培养出的数学核心能力、数学思维、数学态度等几个方面,但教育学界也有其他的一些解读,例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就认为,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对数学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所感悟和锻炼出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养成,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经验。它并不是某一特定的、单独的素养,而具有综合性、阶段性与持久性的特点。同时,还有一些学者则坚持数学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才是数学核心素养的真正内涵。这些定义都从不同角度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本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数学核心素养内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仍然需要研究者们进行不断深入地探究才能準确把握。
  2.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1 培养数学意识,增强学生数感
  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首先就要从他们的数学意识和数感着手。数学意识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数字意识能够帮助锻炼学生以数学的方式进行思考,从而培养其数学思维;数感则与科学的直觉有着密切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数感对于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实践证明,拥有优秀的数学意识者往往在面对数字及运算时显现出非常高的敏锐度,拥有极强的数感,能够将自身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能够发现和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各种数据特征、数量关系、数学问题等等。对于小学生而言,空洞乏味的意识说教无疑是毫无作用的,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和数感,需要教师巧妙地把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培养数学意识与能力。
  同理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小学阶段的特殊性,相较于其他年级和阶段的教材而言,小学数学教材明显体现出趣味性、现实性的特点,课本里常常有非常多的与现实生活情境相关的图片和文字,以此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由此,教师也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贴近现实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学会把数学和现实生活情境进行联想,用数学眼光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分类”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玩具、书籍、作业本、糖果等这些日常用品,把他们随便地进行摆放并问学生“这样摆放出来好不好看呢?看上去整齐吗?哪些东西应该摆放在一起才比较好看呢?”然后再让一名学生重新整理,其余学生观察整理过程,再引导学生明白分类的标准。在了解分类的定义后,再利用图片创设商店货架情境,并提出问题:图中货架有几个,有哪些物品,说一说如何将这些物品摆放整齐通过小组讨论,最终找出答案。
  2.2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往往是一切思考的开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各种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强、好奇心重,常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充分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新奇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融入到情境中去学习和探索,挖掘学生的认知潜能。例如在“毫升”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动物酒量大赛”的情境,让动物们用不同容量的杯子喝酒,然后问学生“大象喝了3杯,老虎喝了6杯,老虎就一定喝得多吗?”“大象喝的一杯酒等于老虎的几杯呢?”等问题,以引导学生去认识不同的计量单位,并探究和学习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小学生爱上数学并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2.3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应当融入于教育之中,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实践与创新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小学生对于未知事物常常抱有极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常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想法,作为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从某种程度讲,这些问题正是创新精神的萌芽。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鼓励小学生勇于问“为什么”,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提出不同的质疑,培养他们的思维求异性和创新性。例如提问学生一个问题是否有多种解答方法,训练其发散性思维;多多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注意引导学生的质疑,鼓励他们自主求证,并适当给予表扬,促进他们学会自主探索与创新。
  3.结束语
  “核心素养”已是现今教育改革、立德树人的重要革新方向,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落实学科育人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5):3-5.
  [2]张仲玉.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00032.
  [3]陈敏.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第六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综述[J].人民教育,2015(23):46-47.
其他文献
少数民族伦理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多样化的民族伦理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文化资源,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民族伦理文化的现代
在游乐场,两个孩子在奔跑中摔倒,其中一个孩子的黏土作品被压扁,开始号啕大哭;两个孩子都想要同一颜色的黏土,发生争抢,其中一个小朋友失败,并在争抢中弄坏了自己的作品,开始
王极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心理学家与创造学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社会心理学研究所所长。目前已出版专著32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科普文章140
2014年秋,北师大第4版的全套数学教材开始发行使用。除了教材编写组公布的一些较大的调整,同样的教学内容在编写及使用细节上也有相应改动。现试比较四上教材关于计算教学的
近日,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党组书记、局长苏少林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委书记罗志军、省长李学勇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
2001年10月15日,家人为习仲勋在深圳举办88岁寿宴,这也是习家人难得的一次大团聚,唯独缺席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作为一省之长,他实在是公务繁忙,难以脱身,于是抱愧地向父亲
高觉敷先生(1896-1993)原名高卓,字觉敷,有时用笔名高觉、觉敷。1896年11月6日生于浙江温州。1915年温州中学毕业,1916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8年又考入香港大学教育系,
只有身体健康而没有心理健康,不是真正的健康。人的正常心理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理如果不健康,不仅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还可能酿成悲剧。近年来,这方面的案例屡见报端。少年
北京故宫作为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国内外观众前来参观游览。但是游客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所作出的种种诸如随手题刻、随意攀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抽吸和/或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细菌性肝脓肿患者39例51个病灶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5cm的肝脓肿置管引流。结果:27例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