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uo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2000年1月~2006年12月以紫杉醇联合顺铂(DD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21例。本组21例初治NSCLC患者(既往未做过放化疗),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其中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59岁(35~73岁);卡氏行为状态评分60~90分。临床分期:ⅢA期3例,ⅢB期8例,Ⅳ期10例;病理类型:腺癌9例,鳞癌7例,大细胞癌3例,未分化癌2例。
  用药方法:第1天静脉滴注紫杉醇210mg,用药前12小时口服地塞米松20mg;第1~3天分别静滴DDP60mg、60mg、30mg,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
  疗效及毒性反应标准:化疗前后做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影像学检查各1次,化疗期间每周检查血常规3次。按WHO标准进行评价,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毒性反应分Ⅰ~Ⅳ度。
  
  结 果
  临床疗效:化疗2个周期后全组获PR11例,SD7例,PD3例,无CR病例,有效率为61.9%。腺癌有效率55.5%(5/9),鳞癌57.7%(4/7),大细胞癌66.6%(2/3),未分化癌100%(2/2),三組间有效率差异经Riddit检验有显著性(P>0.05)。不同类型(包括原发病灶及各转移病灶)对紫杉醇的疗效见表1。
  


  毒性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是紫杉醇剂量限制性毒性,应用G-CSF或GM-CSF可顺利完成疗程。消化道反应主要为顺铂所致,采用止吐剂可缓解。仅31%患者出现轻度过敏反应,表现为轻度的颜面潮红。极少数患者出现一过性肝功损害及EKG异常,不影响疗程的进行。
  
  讨 论
  国外大量临床研究证明,紫杉醇联合顺铂疗效与阿霉素相当,且对阿霉素耐药的肿瘤细胞有效,是当今治疗晚期癌症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药物之一[1]。本组大部分为Ⅲ~Ⅳ期或复发转移的晚期病人,以紫杉醇和顺铂为基本治疗方案,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有效率为61.9%。在不同病理类型中,化疗有效率与病理类型关系明显,可能与病例少有关系。
  紫杉醇联合DDP的毒性反应主要有白细胞低下、腹泻、脱发,恶心呕吐等,本组病例多表现为Ⅰ或Ⅱ度毒性反应,Ⅲ+Ⅳ度毒性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文献报道[2],这可能与紫杉醇用药积累剂量较小有关。极少数患者出现一过性肝功损害及EKG异常、恶心、呕吐,经对症处理后消失,不影响疗程的进行。
  综上所述,紫杉醇联合DDP化疗方案治疗NSCLC疗效肯定,耐受性良好,价格低,病人易接受,值得在临床扩大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77-381.
  2 姜景山,王晓红,吴宇殊,等.紫杉醇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实用肿瘤学杂志,1999,13(1):65-67.
其他文献
为解决粒子滤波算法中粒子权值退化和粒子贫化问题,提出基于布谷鸟算法优化的粒子滤波(CS-PF)。对鸟窝寻优位置公式增加扰动项,将粒子集合平分为log 2 N(N为粒子数)项,降低粒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扭曲采用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例因颈部搏动性肿物而来院就诊的患者通过超声检查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检测,可探及动脉血流信号,在扭曲的
针对传统的快速扩展随机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RRT)算法收敛速度较慢、规划航迹曲折的缺点,提出基于启发式引导策略、动态步长策略、双层平滑度优化策略的综合改
为提高图像分析法中的图像分割方法精度,更好地分析SOFC微观结构,对曝光图像增强的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曝光因子的自适应图像增强方法。递归迭代计算直方图曝光阈值,利用输入图像的曝光因子值自适应计算直方图限幅阈值,根据限幅阈值进行直方图限幅,通过分切阈值将直方图分切成若干个子直方图,结合改进的灰度概率计算方法进行子直方图均衡,实现图像的增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已有图方法能够更好地保持
目的:运用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及中药保守治疗,观察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保留子宫的疗效。方法:12例术中直视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10mg,余量臀部肌肉注射;3例术中局部注射5-氟尿嘧
一 病原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具有多形性,有荚膜,不形成芽孢。无运动性,为兼性厌氧菌,常需在有二氧化碳的大气中生长,本菌抵抗力不强,易被一般杀菌药杀灭。
复方鲜竹沥液由鲜竹沥、鱼腥草、薄荷油等7味药组成,具有清热、化痰止咳之作用,用于痰热咳嗽.薄荷油是复方鲜竹沥口服液主要药味之一,用于皮肤或粘膜可产生清凉感以减轻不适
摘要目的:评价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择期子宫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ESA)和连续硬膜外麻醉(CEA)组各30例,对比麻醉效果。结果:CSEA组起效时间快、用药量小、阻滞范围广,麻醉效果评价CESA组镇痛完全,肌松满意率高于CEA组,骶神经阻滞情况CESA满意度远高于CEA组。结论:腰麻联合硬膜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确切,比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
本文基于Unity 3D技术,研究并设计了一种互动展示系统,采用软硬件一体化设计思路实现核聚变专题知识版块介绍和环流器模型科普演示。
本研究中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或者鼠李糖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 GG,LGG)在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RV)OSU或人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