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产业视野下我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angyuzhucend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呈现指数增长,与之相对应的是人们对于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结合我国现阶段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情况来说,以健康制造、健康服务、健康管理为核心,以生物技术和生育科学为指导的大健康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甚至有望成为全球经济发展进步的引领者。立足于大健康产业事业,疾病的预防、健康的管理、健康产品的研究生产、健康服务的提供无疑成为热点就业趋势。由此,我国必须通过创新实践补齐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短缺的短板,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储蓄人才。
  关键词:大健康产业;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创新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逐渐提升,人们对于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攀升,运动康复专业成为一部分大学生的深造选择。但是,由于运动康复专业开设的时间相对来说较短,其取得辉煌成就的背后也暴露出一系列短板。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长远之计,因此,高校在开展专业教学方面必须科学构建知识体系、锻炼人才实践能力,为运动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创新战略,推动我国大健康产业的繁荣发展。
  一、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实践教学薄弱
  对于运动康复专业的人才来说,实践能力是他们要掌握的最基本核心素质,也是其在这一专业领域内生存发展的根基所在。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基本决定着他的就业前景。但是,结合现阶段我国高校运动康复专业教学来看,实践型人才培养现状并不理想。比如说,部分开设了运动康复专业的院校盲目的将基础理论知识和运动损伤课程进行混合,导致学生对这一专业课程的了解存在局限性。再比如说,部分高校在开展学生成绩考核时,过分注重理论知识而不侧重考察实践技能,在日常教学中舍本逐末,使学生无法理性看待体育运动和传统康复医学之间的有机联系,致使教学内容过于冗杂、实践教学环节受到忽视。
  (二)创新创业教育缺失
  创新能力应该是新时期学生必备的核心素质,如此当代大学生按照符合时代发展变化和产业结构更新的基本规律发展。尤其是立足于大健康产业视野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更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使学生始终认清自己就业的方向,在日常实践学习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指向性,立足于长期发展去克服其自身问题,为健康产业储蓄人才。另一方面,能够提升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使其实现思想意识、专业技能、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多重提高,对其长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但是,现阶段绝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拘泥于形式主义,整体教育理念与实际生活脱离,相对比较滞后,对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
  二、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
  (一)突出运动康复专业特色
  运动康复专业是近些年来伴随医疗卫生需求提升而兴起的一项专业,因此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对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精准定位,既要在日常教学中讲授基本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令学生系统掌握现代康复医学理论,也要开设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内容,突出运动康复专业的特色。而且,运动康复专业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医科专业,也不是单一的体育专业,高校应该同时开展康复医学和运动科学的双重教学,根据现阶段康复治疗行业的相关标准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避免学生在就业时面临尴尬选择,打破学生就业瓶颈,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二)设置专业标准
  虽然运动康复专业并非纯粹的医学专业,那是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挂钩,属于交叉学科。所以,在大健康产业事业下,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院校必须针对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制定严格的标准,加大运动康复专业的师资力量储备和校企合作规模。除此以外,高校方面有必要对整体办學条件建设、师资队伍知识结构、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等进行宏观把控,推动运动康复产业的蓬勃发展。
  (三)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运动康复专业是一门与传统康复专业有明显区别的专业。具体来说,这一专业既然囊括运动学和康复学两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其复杂性自然可想而知。而且,由于运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很多运动员可能都会受到陈年旧疾的困扰,甚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要带伤参赛,进而对其身体带来不可弥补的损伤。面对这种情况,对于运动康复专业的人才的需求便愈发显得迫切。所以,在开设运动康复专业时,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服务水平,扩大其服务范围,实现对康复医学学科的延伸和升华,培养出专业性和科学性都处于较高水准的人才。而且,立足于大健康产业视域,高校方面要根据运动康复人才社会需求情况和就业情况来定位专业,避免与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相混淆,突出学科,突出学科特色,并令专业的发展变化始终呈现与时俱进的态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与日发展,大健康产业体系的逐渐发展壮大,社会对于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因此,在大健康产业事业下,高校要突出打造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科特色,优化知识结构和专业课程体系,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高素质的运动康复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志伟.大健康产业视野下我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J].昌吉学院学报,2019 (01):88-91.
  [2]王琦.健康中国引领下的我国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研究[D].山东大学,2018.
  [3]齐大路,方千华.大健康产业视野下我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 (12):71-78.
其他文献
采用降水收集法,研究了华南地区深圳市光明新区新城公园8种植物配置方式在不同降水强度下的冠层截留率、雨水穿透率和茎流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降水量的变化8种植物配置方
广州菩声音响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致力在中国建立最庞大最专业的高端产品销售网络,目前已经拥有在行业专业及优秀的技术团队,是一家集进口高端品牌代理推广、网络销售
摘要:将就业作为教育导向,是当今人才市场对职业院校提出的基本要求。本文首先对社会对于健美操人才的能力要求,剖析自身职业教育体系,从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健全的人才保障制度两个层面来架构职业院校健美操人才培育体系,以提升整体健美操人才质量为出发点,助推健美操人才就业,为社会提供大量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健美操;就业;市场需求;培养体系  一、健美操人才的社会要求  专业健美操人才主要来源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