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现实,把握重点

来源 :求学·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f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全国卷I第41题考查了宋代、清代和当代基层社会的治理情况,这与“选择性必修专题”中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的内容高度吻合。基层治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决策,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要考点。因此,在高考备考中,同学们务必联系现实,把握重点。下面,笔者列出2019年高考历史备考要注意的几个重要的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重点一: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
  【现实依据】
  2019年正值五四运动100周年及改革开放40周年,而五四运动、改革开放这些重大的社会变革都离不开思想解放运动。
  【主要内容】
  (一)晚清民初的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主思想在中国逐渐传播,中国先后产生了康梁维新思想和三民主义。(1)康有为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外衣,宣传维新思想,发动戊戌变法,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却起到了社会启蒙的作用。(2)三民主义的产生与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密切相关,也与新式教育尤其是留学教育的发展紧密相连,它是晚清时期知识分子为挽救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推翻腐朽的晚清政府发出的最强音,是当时最先进的思想。在三民主义的引领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断高涨,武昌起义取得成功,中华民国得以建立,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中国民主共和体制,从而结束了中国长达四千年的君主制,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中国社会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這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
  2.新文化运动在民国初期出现绝不是偶然事件。这场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资产阶级对真正的民主的渴望,是先进知识分子对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反抗。它弥补了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不足,极大地动摇了传统儒家思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引发了中国思想界亘古以来最大的地震。同时,它促使中国的青年尤其是中国的工人阶级登上政治历史舞台,使中国革命的面貌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五四运动之后,知识分子更关注普通民众尤其是工人、农民的生存状况,再加上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知识分子纷纷走进工厂、乡村,中国的民主革命终于与下层民众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
  1. 1978年5月,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拉开了思想解放的序幕。它缘起于《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发表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 1991年,国际局势发生巨大变化,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两极格局解体。中国的改革也进入关键时期,面临困境,党内外一度出现了对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模糊认识,甚至出现了“姓资姓社”的争论。这些争论涉及要不要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及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3. 1992年初,邓小平考察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多地改革开放的情况,前后发表系列讲话,后来这些讲话合称“南方谈话”。“南方谈话”有以下著名的论断:(1)不要纠结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2)评判改革开放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等等。这些讲话标志着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伟大的历史性飞跃,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最终形成和成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又迎来了一次思想解放。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改革开放顺利推进,中国经济迅猛向前发展。
  【备考点睛】
  主要知识点:“中体西用”与洋务运动;康梁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发展;五四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选择;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做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复习策略:务必将中国近现代与当代发生的思想解放运动与国际形势的变化结合起来,即在国际视野下分析中国近现代与当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如启蒙运动与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一战、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关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等。
   重点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政策调整
  【现实依据】
  在高中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是唯物史观。而正确判断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指引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主要内容】
  1.近代后期,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中国的两大主要矛盾。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共一大提出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主张,提出党的中心任务是发动工人运动。但它没有认识到,中国此时并没有资产阶级政权,无产阶级的力量也有限,中国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工人阶级的问题,更是社会主体部分农民的问题。经过一些挫折,中国共产党逐渐成长,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日益清晰,革命的方向日益明确。它先后通过了民主革命纲领及国共合作的决议,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就此展开。
  2.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的步伐,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高瞻远瞩,从民族利益出发,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结合多方力量,一致抗日,实现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3.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迫切需要和平和民主,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这一历史潮流,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以最大的努力、最大的诚意争取和平。
  4.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共八大准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的矛盾,做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从那时开始,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党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发展过程中虽有挫折,但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带领中国人民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
  【备考点睛】
  1.结合中共一大、二大、三大的内容及八七会议、遵义会议等内容,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从幼稚走向成熟的。
  2.结合中共八大、八大二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等会议内容,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经验和教训,充分理解实事求是的道理。
   重点三:健全权力监督体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现实依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主要内容】
  1.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虽然是专制时代,但是为了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历朝历代都有对官员的监督制度。
  (1)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内容
  监察官是皇帝的耳目,职责是纠察官邪,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谏官职责是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御史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
  (2)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特点
  ①组织独立,自成系统;
  ②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实行重奖重罚;
  ③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级别高的监官的权力;
  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3)对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评价
  ①加强了皇权,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督促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②君主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制度是皇权的附属品,能否发挥正常的作用与皇帝的明昏有密切关系。随着监察制度日益腐朽,监察官中贪赃枉法者也不乏其人,更不要说让他们去治理官僚的腐败和低效问题了。
  2.民国时期
  孙中山认为古代中国行政权、考试权和监察权的流弊很大,而西方各国所实行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三权分立”也不太完善,因此提出采取西方各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宪法的长处,并融入古代中国考试权和监察权独立的优点,创立了以五权分立概念为核心理念的宪法。
  3.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國成立后,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
  4.古代雅典
  (1)公民大会行使最高权力。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权利,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雅典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
  (2)法律至上。雅典实行严格的法治,提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3)轮流执政。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经抽签选举产生,十将军委员会由民主选举产生,这些职务都有一定的任期。
  (4)权力制约。体现在公民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上,如陶片放逐法、官吏任期制、陪审法庭等,雅典公民广泛参与陪审法庭,对官员和法律进行控制。
  5. 西方17—18世纪
  西方17—18世纪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三权分立的主张,美国率先在1787年宪法中实践这一思想理论,创立了总统、最高法院、国会分掌行政权、司法权和立法权的典型的三权分立体制,为当代许多国家所效仿。
  【备考点睛】
  无论古今还是中外,统治者都采取一切办法制约权力,如设置监察机构、建立监察制度,分割权力、互相牵制等。但必须明确的是,古代中国对权力的监督建立在君主专制的基础上,是维护专制体制的监督,是皇权至上的产物,而古代雅典、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监督体制是建立在民主制度的基础上,目的是维护民主制度。历史高考题常会将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与西方的监察制度对比来考查,大家回答问题时务必注意区分这两者的本质差别。
  最后,高考历史考点又多又细,大家要结合社会现实及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趋势来复习。联系现实,把握重点,抓大放小,纲举目张,注意各知识版块之间的联系。
其他文献
志愿填报虽改变不了考生的成绩,却决定了考生未来四年将在哪里度过,还将影响到考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其重要程度不必多说。  高考前,考生们只能奋战题海无暇他顾,因而志愿填报的准备工作自然成了家长们发光发热的主场。想要为孩子做好参谋,家长们还须尽早做准备。  1树立时间观念,尽早开始志愿填报规划  从往年的情况看,很多家长是在高考后,甚至是分数出来后才开始认真去做志愿填报的相关工作。这样做是基于一个基本认
期刊
【热点直击】  2019年2月20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他指出,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我们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国际交流,推动大科学计划、工程和中心建设,扩大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推动人类科学事业发展。  【知识链接】  一、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成就(四大发明、数学
期刊
【热点解读】  2018年2月,山东如意集团宣布完成对瑞士奢侈品公司Bally的控股权收购。收购后,山东如意集团为维持 Bally 的独特品牌 DNA,将其大部分生产保留在瑞士。截至目前,Bally 的所有市场均取得业绩稳健增长,全球电商渠道尤为突出。品牌 SS19 系列的批发渠道销售额取得两位数增长,并继续与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批发商展开合作。如意集团以资本市场为突破口,推动企业加快向研发型、智慧型
期刊
【热点直击】  2019年3月11日,中共中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回应了广大基层干部关切,激励大家崇尚实干、担当作为。这必将更好地激励广大干部把精力用在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来,努力干出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知识链接】  1.《经济生活》:宏观调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政治生活》: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我国政府威信
期刊
【热点直击】  2019年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些措施对守护好内蒙古这道祖国北疆的亮丽风景线、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知识链接】  一、古代中国  原始农业采用“刀
期刊
【热点解读】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五年来,从规划纲要到跨行政区的京津冀“十三五”规划,再到12个专项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体系不断落实。舍一时,谋长远,三地协同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北京“瘦身提质”,推动一批区域性批发市场、一般性制造业企业、学校、医院有序向外疏解……天津“强身聚核”,整治“散乱污”企业2.2万家,先进制造业比重达63.5%……河北“健身增效”,大
期刊
【热点解读】  我国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挥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巨大等综合优势,改革创新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机制,大力培育专业精神,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内容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向深入。  高考试题多选取新旧动能转换的具体实例,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工业集聚与分散、工业地域的形成
期刊
提起东北,可能大家的脑海里不约而同地出现一个字——“冷”。东北的冬天確实美丽“冻”人,哈尔滨更是有“冰城”之称。每年高考季填报志愿的时候,部分考生因为“冷”对东北的高校望而却步。虽然东北的冬天很冷,但是东北的高校并不“冷”门,不仅数量众多且类型多样,有4所“985”工程高校、11所“211”工程高校,还有东北石油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有特色的高校。在填报志愿时,东北地区的高校值得考生们重点考虑。 
期刊
还记得2011年的夏天,我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看到广西师范大学在贵州省的招生专业目录中有一个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以下简称“教管”)专业,只因为看了它一眼,我就选择了“不服从调剂”。或许是一种缘分,或许是源于我对管理和教育的热爱,2011年9月,我如约而至,来到了这个专业门下。  学理论如何不枯燥?  教管这个专业理论性很强,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三大类专业课程。在大一刚开始进行专业学习
期刊
大家好,我们是“社会人”——是学社会工作专业的人,不是手臂上纹“小猪佩奇”的社会人。每次放假回家,我最怕亲戚突然的关心,问一句“你的专业是学什么的”。我一开始还会向他们一本正经地解释,可每次他们都一脸“懵圈”,于是我就转换了战术,直接调侃说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跟居委会大妈有点像,考公务员很有优势,毕业后去民政局管理社会民生……这样他们就懂了,还跟我开玩笑说以后的养老金能不能帮忙给他们涨一涨,嘿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