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的配电网合环条件判定方法

来源 :水电能源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e77517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配电网合环操作在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的同时,也可能存在馈线过流跳闸的风险.在不依赖具体网络参数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配电网合环判定方法,分析环网配电网电压和功率分布计算方法,对开环运行下各节点电气数据进行预处理以满足合环条件下运行数据,建立环网配电网神经网络数据驱动模型,通过计算合环时配电网功率和合环电流,判断待环网是否能合环.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考虑了合环时配电网潮流变化情况,合环电流计算更准确,实用性更强.
其他文献
大豆作为世界性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随着耕地的减少和人口增长,提高产量成为解决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粒重是构成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目前大部分对于百粒重的研究多局限于QTL初定位分析。本研究利用冀豆12号和野生大豆ZYD2738杂交的重组自交系F6:7衍生的剩余杂合系群体(RHL),精细定位百粒重相关位点qSWT_13_1,并对此位点进行多环境稳定性分析及多效性分析。主要结
为分析第二松花江下游洪水过程对河水-地下水交换的影响,以第二松花江下游德惠河段2016年10月15日~11月16日经历的一次涨洪—退洪过程为例,根据热示踪法,运用VFLUX2.0.0程序
为揭示TDR土壤水分传感器在野外地下水浅埋粘性土区测量值偏高现象形成机制,在太湖流域平原典型农田区开展剖面参数测定和分层土壤含水率监测,发现土壤含水率实测最大值较饱和含水率呈不同程度偏高:随埋深增加偏高量逐渐增加,至60cm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小,排除土壤干容重、粘粒含量的直接影响,推断该现象是因60cm处相对不透水层顶板阻隔盐分而在界面附近形成盐分富集区所致。利用原相关曲线直接下移法对测量值进行校正
针对现有河流健康评价方法中出现的人为因素影响大、评价结果客观性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猴群算法的投影寻踪河流健康评价模型.该方法可有效避免指标赋权的主观性,克服了一般
通过对某化工园区开展物探测量、钻探、水文地质试验、测井、水质分析等工作得到相关水文地质参数,应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通过MT3DMS溶质运移模块对特
输电杆塔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是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低土壤电阻率下由于忽视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因此,结合接地装置的电路理论、
针对目前混凝土拱坝导流底孔坝段温控仿真研究较少的问题,通过模拟拱坝导流底孔坝段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温度场和应力场,获得不同浇筑方案下拱坝导流底孔段的最高温度及顺河向温
针对农用井泵常见的故障,建立了基于前馈ML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并用反向传播算法进行训练.同时,用隶属度值定量描述故障程度,以出水量变小、有震动或噪声、出浑水、水泵
以汾河上游四个水文站月径流资料为基础,选取常用的六种概率分布拟合了月、季、年时间尺度下的径流量,并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判断出汾河上游水文站不同时间尺度下径流服从的
由城市化带来的水问题说明城市雨洪调控和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性。运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构建模型,模拟分析研究区天然状态、城市化后无调控措施和添加生物滞留池调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