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均力敌的“夫妻院士”们

来源 :文萃报·周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lich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科学界,两院院士一直是最高荣誉。两院院士评选一般每两年举行一次,每次仅仅选出一百多人,历年当选的两院院士也不过数千人。然而,在我国科学界中,依然存在为数不多的夫妻都是两院院士的事例。这些科学家伉俪大都携手于同一研究领域,在科学长空,他们的名字互相辉映。在他们的情感世界里,不仅有爱,还有融合一体的理想。
  钱三强、何泽慧:中国的“居里夫妇”
  钱三强是著名国学大家钱玄同之子,居里夫妇的学生,也是我国“原子弹之父”,“两弹一星”元勋。他的妻子何泽慧出身名门,是山西灵石何家第十六世孙,也是中国第一代核物理学家、中科院第一位女院士。
  钱三强和何泽慧同为清华同学,但两人却在不同的国家留学、工作,一个在法国,一个在德国。因为二战的原因,何泽慧与远在中国的父母失去了联系。直到1943年,德国与法国之间才可以通信。于是,何泽慧给7年未见的钱三强写了一封信。在当时战争信不能封口,而且只限25个法文单词。何泽慧这封信的大意是:问钱三强是否还在巴黎,如可能,代她向家中的父母写信报平安。
  这封只有25个单词的信成了何泽慧与钱三强美好姻缘的最初使者,他们自此开始了长达两年如此只言片语的鸿雁传书。这对身在异国他乡战火纷飞中的昔日同窗,终于在一种特殊条件下的电报式通信交往中萌生爱情。在他们的婚礼上,居里夫妇首次破例双双出席。
  钱三强与何泽慧相识79年,相恋68年,他们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也是生活中的模范夫妻,被称为“中国居里夫妇”,他们共同的理念是:国家是这样一种东西,不管对得起对不起你,对国家有益的,我就做。
  陈竺、陈赛娟:生活事业“爱相随”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与妻子陈赛娟是研究生同学。陈赛娟被称为第一个能使白血病恶变细胞“受教育改邪归正”的科学家。由于其出色的科研成果,2003年陈赛娟被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竺、陈赛娟曾共同师从于王振义教授,在实验室的长期相处中渐渐萌生感情,在硕士研究生毕业那年,他们俩顺理成章地结婚了。在此后的日子里,陈竺和陈赛娟相携走过了无数个春秋。
  不过,事业与家庭两全其美并不容易。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夫妻俩都保持着自己的风格,相互宽容。由于他们研究的领域很接近,但想法却经常不一致,实验室里的争论往往会带到家里。有一阵子,为了保证在家里有放松的时间,他们只好约法三章:在家不准争论科研上的事。可最后夫妻俩发现,只有以包容的胸怀看待学术上的分歧,放下争执,用数据和结论审视自己的观点,才能让他们更加充满共同进退的激情。
  有一次陈赛娟向陈竺报喜:血癌细胞发现了一个染色体新的畸变。陈竺听后竟满腹怀疑:“你搞错了吧,从没见到文献上有此报道。”陈赛娟说:“我相信自己的眼睛。”陈竺固执地说:“这是常见畸变的不典型表现。”陈赛娟火了:“你睁大眼睛看看!”可陈竺还是不信。经两个人反复求证,结果陈竺认输,说:“祝贺你!”
  邹承鲁、李林:中国著名的科学家之家
  很多人不知道,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女儿和女婿,也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女儿李林是物理学家,女婿邹承鲁则被誉为中国生化界的泰斗,他最广为人知的成就是上世纪60年代作为主要贡献者成功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两个人不同的研究领域,倒也正好符合李四光的期许:“夫妻本来就有好多事情要吵架的,还要为工作上的事吵架可不值得。”
  1946年,邹承鲁、李林分别来到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毕业后,两人又不约而同进入剑桥大学继续深造。相似的经历、共同的理想,两颗炽热的心灵很快碰撞出爱情的火花。
  不过,这对恋人有时也会闹些小别扭:一次在剑桥划船,不会水的邹承鲁掉到了河里,折腾好久才爬上岸。而水性很好的李林却在岸上笑得前仰后合。鄒承鲁气得直抱怨:“我差点儿淹死,你还笑。”
  当然,这样的小插曲没有动摇两人的感情。不久,李四光夫妇来到英国,对邹承鲁的人品、学识极为赞赏。两人在父母主持和见证下喜结良缘,从此开始共同度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人生。
  邹、李夫妇虽然都是著名的科学家,工作之外的普通日子,别人怎么过,他们也怎么过。“快结婚要添置结婚物品时,我妈说买一个脸盆就够了,我爸则说要买两个,两人为此大吵了一架,差点婚就结不成了。”在女儿邹宗平的印象中,母亲的脾气比较急,父亲则从来没有在家里发过脾气。
  谷超豪、胡和生:在数学王国里比翼双飞
  数学家与诗人,似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气质,却在我国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得主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身上得到了完美统一。而他的夫人胡和生,则是我国数学界唯一的女院士,也是第一位走上国际数学家大会讲台的中国女性。
  谷超豪与胡和生同为数学家苏步青的学生,他们相识于图书馆,相恋在数学世界。1957年两人结婚以来,便在数学的征途上携手跋涉,比翼双飞。
  谷超豪说有的家庭采取“二保一”的政策,“二保一”就是两个人里面牺牲一个,为另外一个做后勤,使另外一个能够更专心做研究。他说:“我觉得我们家里是‘二保二’。我做一个成果出来,我首先讲给她听,有毛病她来指正,我再来改进,如果做得好,她高兴我也高兴。”
  1991年,胡和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谷超豪比自己当选院士的时候还高兴,欣然为妻子赋诗一首以表祝贺:“苦读寒窗夜,挑灯黎明前。几何得真传,物理试新篇。红妆不须理,秀色天然妍。学苑有令名,共庆艳阳天。”
  在数学王国里,谷超豪、胡和生夫妇从来未停止过追赶的脚步。而这对数学家回报给生活的是勤奋、质朴和情趣,一年又一年。
  何炳林、陈茹玉:化学界的璀璨双星
  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炳林出生于1918年,是中国离子交换树脂工业开创者。他的妻子、著名有机化学家陈茹玉比他小一岁,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8年,何炳林、陈茹玉分别从广东和天津考入西南联大化学系。一入学,漂亮的陈茹玉就吸引了不少男生的目光。但专心读书的她,对这些爱慕从来都视而不见,直到有一次,何炳林和陈茹玉一起“做题目”时,另一位“倾慕者”出于嫉妒,踩了何炳林一脚,但厚道的何炳林却并未生气。陈茹玉因此对这位“老实人”刮目相看。于是,二人“做题目”的机会更多了,在互帮互学的氛围中开始了他们的爱情。此后,读书、毕业、结婚、任教、出国、回国,两人始终保持步调一致,风雨同舟、不曾分离。
  何炳林曾说,他们的缘分是“上帝帮忙”。遗憾的是,上帝却将他提前带离了妻子身边。2007年,何炳林因病辞世。此后的日子,陈茹玉都是断断续续在医院度过的。严重的疾病困扰着她,使她丧失了记忆,却经常问起已经去世的丈夫:“何先生去哪里了?”“您又忘了,何先生已经走了。”“走了?什么时候走的?”“已经走了五年了。”“哦。”
  ——这是陈茹玉生前最后一次问起丈夫,之后,她便陷入了久久的沉思。当晚,陈茹玉阖然长逝,去找她的“何先生”了。这对离别五载的伉俪院士终于又在天堂团聚。 (本版稿件综合《中国科学报》、光明网、环球网等 萨苏等文)
其他文献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近日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科建设情况综述。教育部學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立足第四轮学科评估关键指标,对比上一轮学科评估相关数据,分析了五年来我国学科建设总体情况。  教育部学位中心指出,2016年,全国有研究生培养单位793个、学科11328个。在学研究生人数198.11万,授予博士、硕士学位人数56.39万,分别比2012年增长15%和16%。中国已经成为世
期刊
在所有父母都拼命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的当下,沈阳的一位父亲朱振林却反行其道,不让9岁的女儿上任何补习班。每个周末,女儿小禹霏都是在与爸爸一起做公益的路上(图为朱禹霏第一次上街卖报纸资助贫困儿童)。小禹霏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志愿者,她也做到了成绩优异。朱振林说:带女儿参加公益活动也是一种教育,让孩子能学会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好人! (摘自《辽沈晚报》2017.12.29)
期刊
糖尿病本身并不会置人于死地,但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却是危险的“杀手”。据最新资料显示,我国糖尿病引起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概率分别为正常人的24倍和10倍,75%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会患上心脑血管疾病,其中约80%都死于心血管疾病,特别是缺血性心脏病。现将对患者生命威胁最大的七大“杀手”亮相如下,希望引起患者重视。  糖尿病肾病(DN)  国内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9%~36%。在糖尿病患者
期刊
山西臨汾市的上百辆大巴车,每天上午八点到下午五点半在路上空驶,车内除了司机再无任何人。此举被质疑增加车的实际行驶公里数以达到国家补贴要求。而大巴车公司则回复称组织车辆空驶,是为了磨合电瓶。  ——如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可够黑的  (摘自《讽刺与幽默》 )
期刊
不少人反映自己心脏跳动的不太正常,或咚咚咚乱跳,或心脏突然停跳了一下,又或是心臟咯噔一下……面对这些症状,应该如何去医院检查呢?  一直都存在 如果感觉不舒服的心跳每时每刻都存在,那么一份简单的心电图就能确诊。心跳异常时描记的心电图可初步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及严重程度。  几天出现一次 有些心跳问题是每天、几天甚至会很久才出现一次,需要做一个动态心电图检查,能记录24小时、48小时甚至7天的心电图。
期刊
临近年底,美国媒体突然释放出一条大消息——中国又一种全新的弹道导弹“东风-17”亮相,“它是世界上第一种专门为在实际作战中使用高超音速滑翔器而设计的导弹”。报道还称,解放军即将装备的这种新武器能携带常规弹头或核弹头,因特殊的飞行轨道而极难被反导系统拦截。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2017年12月28日称,匿名美国政府人士透露,美国负责评估解放军火箭军的情报机关认为,中国近期接连进行了两次“东风-17
期刊
去内蒙采风,于深圳机场看见巨幅的阳澄湖大闸蟹广告;下飞机到鄂尔多斯机场,又看见阳澄湖大闸蟹的巨幅广告。为了一口吃的,将这个螃蟹从外地用飞机运来运去,销售全国,实在是太奢侈了,太不低碳了。  有人说,你不买,阳澄湖养螃蟹的人岂不是要亏了?这真是迂腐之言!亏就亏一季,哪里有扭转风气而丝毫未损此风气既得利益者的事?  若在大闸蟹上市季节去沪苏浙一带,遇到朋友请客,我必坚辞大闸蟹。一是这东西吃起来的确麻烦
期刊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中国花了近30年时间才成功研制出反隐身雷达,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雷达总师吴剑旗在由共青团中央和国资委、国防科工局等联合举办的第2届 “中国制造日”直播活动上发出如此感慨。“反隐身雷达是最新一代防空雷达,针对隐身技术进行反制,”吴剑旗表示,“该雷达针对的主要是五代隐形战斗机,这种战机具有超低雷达反射面积、超音速巡航、超高机动性的特性。”  吴剑旗表示:“
期刊
磁石  有人问磁石:“为什么那么排斥你的同极?”  “因为我想在同极中找到不同。”  “那你为什么那么吸引异极?”  “因为我想在异极中找到我们共同的东西。”  “你这不是舍近求远吗?”  “我并不这么认为。和同极站得远点儿,我才能通观全局;和异极挨得近点儿,我就能发掘新的东西。人的思想要求同存异才能有所作为。”磁石说。  生存之道  蜘蛛在墙角织了一张宽大的网等待着飞虫自己送上门来。蚊子飞过来嘲
期刊
美国“The Drive”网站近日载文称,美国最先进驱逐舰DDG-1000的基本概念完成于21世纪初。此后,由于作战环境变化,该舰成为军备预算削减的牺牲品,原本建造32艘的庞大计划缩水到只剩3艘,每艘舰的单价超过40亿美元,还不包括超过100亿美元的研发经费。  与DDG-1000不菲身价相对应的是其糟糕的任务适应性。该舰在设计阶段被定义为纯粹的对陆攻击平台,缺乏进行近距离水面战和防空反导的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