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锁院士讲述:科技小院为什么行?

来源 :农机科技推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回信,总书记回信让科技小院再次进入大众视野。科技小院最早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于2009年在河北省曲周县探索创立的一种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由研究生驻扎农业生产一线,专家、教授提供技术支撑,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222种农产品,覆盖农林牧渔业的59个产业体系,科技小院模式还推广到了老挝和非洲地区8个国家。日前,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等联合发文,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这标志着“科技小院”已经成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重要载体。如今,科技小院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一股力量,推动了农业技术在当地的推广与应用,这对做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微信公众平台(简称:公众号)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重要的新媒体平台。公众号的出现为国有企业进行宣传思想工作和品牌形象塑造提供了崭新而强大的载体。如何利用公众号做好国有企业宣传工作成为宣传工作者的必修课。文章以北京住总集团公众号的建设运营为实例,对如何提高国企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质量进行了探讨。
期刊
以“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的教学为例,探讨在一轮复习中基于真实问题的实验拓展与创新。创设情境,关注生活实践;任务驱动,训练科学思维;总结提升,形成生命观念,增进社会责任。通过设置实验材料的探究,加深学生对渗透作用本质的理解,基于实证的认知使学生真正生成结构与功能观。
期刊
期刊
基于模式识别算法对唇形科中药寒热药性的物质基础进行研究,并建立寒热药性识别模型。首先,建立唇形科中药物质成分数据库。采用物质成分三级分类体系,利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逻辑回归、特征选择等数据挖掘方法得到唇形科中药寒热药性的物质基础,并建立识别模型。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在一级、二级、三级分类水平上,寒热药性的物质成分构成比均有显著差异(P <0.05),差异随物质分类层次而变化,各级分类下平均变异
期刊
目的 分析整合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数据,为临床合理使用万古霉素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对某院2020年全年使用万古霉素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1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分析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与年龄、溶媒量、肾功能的关系以及溶媒量、药物浓度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128例患者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共239例次,其中126例次的患者(52.72%)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在治疗窗范围(10~20μg/ml)内
期刊
目的:探讨中药芪参复康胶囊治疗首发抑郁症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对40例抑郁症患者给予芪参复康胶囊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进行P300检查,与38名健康志愿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治疗后试验组的HAMD分均显著性下降[(30.01±5.41)分vs.(10.45±3.18)分];②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治疗后P2、N2、P3潜伏期均显著性缩短,波
期刊
膜厚均匀性作为高精度光学薄膜的重要参数,对光学薄膜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大尺寸高精度反射膜,对膜厚均匀性的要求极高。本文通过研究蒸发源的发射特性与膜厚分布,结合Mathcad软件建立精准数学及物理模型,编写自动程序,模拟修正挡板形状,极大地提高了薄膜制备均匀性修正的效率与准确性。通过该方法,在公自转行星蒸发沉积设备上制备了直径为320 mm的非球面深紫外反射镜,在紫外(240~300 n
期刊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伟大时代,也启动了国家市场化取向的现代旅游业发展进程。40多年来,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之一,更是全面融入了国家战略体系。要实现旅游业的高效运转,首先是要避免由于无序扩张和同质竞争带来的旅游资源的浪费。川渝毗邻地区有相似的旅游基础、旅游发展现状、旅游关联程度、旅游外向功能强度,两地文旅协同融合必将实现川渝两地旅游业跨越
期刊
近年来,我国多数城市先后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城区、超低能耗建筑、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等工作,目的都是要提高建筑性能品质,减少建筑活动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在“双碳”工作背景下,我国建筑节能降碳工作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归纳国际大都市建筑领域低碳发展现状,对各城市建筑、能源、政策等不同领域的可借鉴经验进行梳理总结,提出我国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可借鉴的经
期刊
<正>话题由来“得知大家通过学校设立的科技小院,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我很欣慰。”前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封回信,让“科技小院”被大众所熟知。15年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为了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以及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首创了这个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农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十几年来,科技小院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