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战争”背后的中美苏博弈

来源 :凤凰资讯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次印巴战争,史称“孟加拉战争”。这场战争,险些升级成大国军事战争。战争的导火索,是一批受印度唆使的孟加拉人要求脱离巴基斯坦,最终以孟加拉国独立而收场。
  基辛格“误传”消息埋伏笔 自1947年独立后,印巴两国围绕领土问题曾先后两次开战,巴基斯坦被分为西巴、东巴两部分。中间隔着印度。1971年初,东巴政治动荡,要求自治。3月,印度内阁、议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建立“孟加拉国”的决议。7月,印度制定了“解放孟加拉”的战争计划。
  战争阴云笼罩南亚。
  当时,苏联支持印度,美国则实行“重巴轻印”的政策。美国非常不希望印巴兵戎相见,因为巴基斯坦军事上无法与印度相抗。
  1971年7月9日,依靠巴基斯坦的帮助,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访华。返回伊斯兰堡后,基辛格同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交流访华内容,主动说,中国领导人表示,如果印度采取任何针对巴基斯坦的武装行动,中国将不惜动用武力进行干预。实际上,基辛格这番话是对中国立场的误传。
  因为在1971年7月14日,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张彤向巴方递交了一封周恩来总理的信,信中明确说明,中国虽答应在印巴战争中支援巴基斯坦,但并未说明支援的形式。而基辛格之所以选择“误解”中方的立场,根本原因还在于,希望通过中方的强硬立场阻止印度发动战争。
  7月16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召开国家安全会议,会上他问基辛格中国将对印巴战争采取什么态度,基辛格明确回答,中国将介入战争。随后,基辛格多次警告印度,“如果爆发印巴战争,中国介入,印度将不能指望像1962年那样获得美国的帮助来对抗中国”。
  苏联介入印巴战争 美国的警告没有奏效。
  1971年8月,印度与苏联签订了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和平友好条约”,苏联开始向印度派遣军事技术人员,运送武器装备,并保证如果中国出兵干涉,苏联将在中苏边境采取牵制中国的行动。有了苏联撑腰,印度于11月21日悍然挑起对东巴的战争,12月3日战火扩大到西巴。
  12月6日,甘地夫人在内阁会议上决定,印军的作战目标有三:解放“孟加拉”;占领巴控克什米尔部分地区;消灭巴基斯坦军队主力,使其永远不对印度构成威胁。
  这一绝密情报为美国获得。由于尼克松和基辛格视印度为苏联在南亚的代理人,担心印度的行动会导致苏联在南亚影响力的扩大,所以,为了遏制印度,美国采取了种种措施。美国先是宣布停止对印度的各种援助,包括8700万美元的贷款、31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7200万美元的食物援助;继而在军事上对印度进行威慑:美国“企业号”航母和7艘驱逐舰组成第74特遣编队,开赴孟加拉湾。美国还鼓励其他国家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同时,美国警告苏联不要支持印度玩火。
  与此同时,美国决定正式寻求中国的支持。尼克松认为,只要中国行动,印度将被吓退,他把中国视为一张决定性的好牌。
  婉言请求中国出兵 1971年12月10日,基辛格在纽约中情局的一栋公寓里秘密会见中国驻联合国代表黄华。基辛格向黄华透露,美军军舰正开往印度洋,他还在地图上标明了苏联军舰的位置,说苏舰都“小得多”,无法与美国相比。
  基辛格告诉黄华,美国的卫星已经收集到苏联在中苏边界情况的资料,如果中方愿意,美国愿通过各种途径向中方提供这种情报。基辛格说:“总统想让你们知道,当然,在这种形势下,这得由中国决定自己的行动,但是如果中国认为印度次大陆的局势对它的安全是一种威胁,如果要采取行动保卫其安全,美国将反对其他国家干预中国的事。”
  黄华并未理会基辛格要求中国出兵的暗示,只是表示将把这些话电告国内请示。但基辛格却由此认为中方态度十分强硬,感受到了中国人的“革命热情”。他向尼克松汇报说:“我十分肯定,中国会作出一些行动,并且我们很快就可以看到。”
  中国慎重对待出兵问题 1971年12月12日上午,正在白宫开会的尼克松等人突然收到信息,说黄华要紧急会见美国政府要员。基辛格激动地说,“毫无疑问,他们要行动了”。
  然而,黄华这次是来告知,中国不准备采取军事行动,同意美国将停火与撤军分开考虑的策略。中方的回复让美方感到意外,基辛格大失所望。
  当时,中国自身面临着“文革”的国内动乱局面和苏联在中国边境重兵威胁所造成的困难,所以在对外用兵上慎之又慎。不过,中国仍公开表态坚决支持巴基斯坦维护国家统一的行动,还在5月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2000万美元的追加贷款,但婉拒了巴方直接军事援助的请求(巴基斯坦总理布托在11月带领一个军事代表团访华)。
  不过,中国高层取得一致的意见:如果战火蔓延中印边境,一定要给新德里狠命的打击。为此,中国各大军区相继交换意见,大批武器运往边境。当印军在西段猛攻巴基斯坦重镇拉合尔,即将突破巴军防御的情况下,周恩来总理向印度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立刻停火。中国领导人所表现出来的誓与巴基斯坦患难与共的决心,使中印关系再度处于冰冻状态;乃至新德里惊呼:“中国,为了巴基斯坦,什么事都能做出来。”
  由于面临世界舆论的强大压力,苏联也警告说,中国有可能借道锡金进攻印度,印度就此见好就收,当巴基斯坦释放了孟加拉和印度联军俘虏时,新德里决定撤军。一场中、美、苏裹入的战争乌云,遂消失在东巴上空。
  接下来发生的事,更令人嘘唏不已:
  孟加拉国独立,巴基斯坦人民痛心疾首。他们再也不能容忍叶海亚·汗的对印度先硬后软的行动,愤怒的群众把总统赶下了台。
  而独立的孟加拉国,没有感激印度政府,反而与新德里交恶,靠拢伊斯兰堡。
  美国则率先承认孟加拉国独立,转而寻求与印度改善关系,离间印苏同盟。
  苏联则感觉自己才是这场战争的真正赢家,因为印度逐渐成为苏联推行南下战略的前哨基地和对抗中国的战略伙伴;同时,美国在南亚的战略收缩态势,也为苏军入侵阿富汗埋下了伏笔。
  唯有中国看不惯苏联的霸权行径,1972年8月25日,一票否决了由苏联提出的关于孟加拉国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这是中国自恢复联合国席位以来第一次在安理会行使否决权。
其他文献
二战中,德国党卫军中有一支全部由美国人组成的部队它的名称为“乔治·华盛顿旅”,纳粹利用这支部队对美军发动大规模心理攻势,瓦解美军士气。  马丁·詹姆斯·蒙蒂是这支部队中最有名的人物。1944年10月,身为美国空军少尉的蒙蒂驾驶战斗机在意大利米兰附近执行任务时,被德军击落。被俘后的蒙蒂投靠了纳粹。纳粹先是把他用于宣传,渲染他如何在“国家社会主义”的感召下“弃暗投明”。随后,纳粹又安排蒙蒂进入党卫军,
期刊
自1871年德意志第一帝国诞生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孔武强悍的德国军队历来是男人的世界。但是,这个历史到了第三帝国时期被改写了。  1935年5月颁布的德国“国防法”在第一条第一款中规定:“每个德国的男人都有义务服兵役。”同时在第二款里又规定:“每个德国男人和女人在战时均有超越兵役为国服务的义务。”这是一个十分糟糕的法律表述,它至少不应该把义务不同的男人和女人放在一起谈。难道女人在和平时
期刊
30年的老便泌,只需服用一粒就通便,而且不腹泻,不腹痛,如今此药已经使数十万患者受益,而这个药方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的孝顺博士谈运良,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博士,是有名的孝子,曾经他的父亲患有严重便秘,平日腹胀难忍,多方治疗也不见成效.谈博士有些汗颜,自己身为医生连父亲的便秘都治不好.所以下定决心为父亲一定要攻克便秘!他查遍古今研究发现,便秘是由虚证引起:气虚则肠无力,蠕动慢;血虚则津液少,无法
期刊
抗日战争中,同日本人“并肩”对中国人作战的,是几倍于日本军队人数的汉奸队伍——伪军。伪军数量多逾数百万,中国也由此成为唯一一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伪军人数超过侵略军人数的国家。有人说,中国人有奶就是娘,自然也盛产汉奸。其实也不尽然。比如抗战时期,在华伪军中62%左右是原国民党的部队,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虽然也有叛徒出现,但充其量只是江海中的一点浊水而已,掀不起大浪。  为什么同
期刊
周佛海是汪伪政府的大汉奸,抗战胜利后由于民众的呼声和舆论的抨击,蒋介石不得不命戴笠将周逮捕。时隔不久,1946年11月7日,南京高等法院宣布判处周佛海死刑。周不服上诉,1947年1月20日被驳回。但3个月后,报上又登了周佛海被改判无期徒刑的消息,接着又特赦。这其中奥秘究竟何在?  原来,抗战期间,蒋介石通过军统和周佛海往来甚密,他一心想“攘外必先安内”,他们一起搞过一个所谓的“共同防共计划”,由周
期刊
《隋书·裴蕴传》记载裴蕴“性明辩,有吏干”。这个评价非常准确,综观其一生,不难看出他是一位明察时务、能言善辩、颇有行政才干的能臣,但不是一位贤臣。  裴蕴早年供职于南方陈朝,担任过直阁将军、兴宁令。因为父亲在隋朝为官,并且看到陈朝即将衰落,他暗中与隋文帝通信,请为内应。陈朝灭亡以后,他投奔到隋朝,受到隋文帝特殊礼遇,给他加官晋爵,“拜开府仪同三司,礼赐优洽”。  进入隋朝,裴蕴先后出任洋、直、棣三
期刊
一代奸雄汪精卫,究竟是怎么死的?“正史”说他病死在日本,其实那是一场假戏。汪精卫的死因,固然起于“旧创复发”,但是真正送他上西天的,还是由于密电被破译,让蒋介石知道他保卫力量薄弱,乘虚而入,命令戴笠下手暗杀。  1943年前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了根本性转折:美、英盟军取得了北欧和意大利作战的胜利,墨索里尼独裁政府垮台,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节节败退。汪精卫心知大势已去,败局已
期刊
日本战败后,陈璧君被蒋介石诱捕。1946年4月16日,江苏高等法院对陈璧君进行了审判。在法庭上,陈璧君说:“日寇侵略,国土沦丧,人民遭殃,这是蒋介石的责任,还是汪先生的责任?说汪先生卖国?重庆统治下的地区,由不得汪先生去卖。南京统治下的地区,是日本人的占领区,并无寸土是汪先生断送的,相反只有从敌人手中夺回权利,还有什么国可卖?汪先生创导和平运动,赤手收回沦陷区,如今完壁归还国家,不但无罪而且有功。
期刊
日本与菲律宾两国首脑近日签署一份联合声明,强化战略伙伴关系,在南海问题上抱团指责中国。此次是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不到5年内第6次访日,主要目的是从日本购买军事装备、吸引投资。他深知怎么才能让日本右翼政客开心,在6月3日的演讲中不惜打破外交底线,指责中国南海填海“像纳粹德国”。安倍政府给足了阿基诺三世面子,借此完成本国武器第一单出口,还借阿基诺三世的口表扬日本“热爱和平”。  “阿基诺三世与安倍签署
期刊
同仁堂,凡是提起中药,许多人都不约而同会想到这三个字。同仁堂(原名同仁堂药室、同仁堂药铺)是乐显扬创建于清朝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的一家药店。其服务宗旨是“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历经数代、载誉300余年的同仁堂,以其传统、严谨的制药工艺和显著的疗效享誉海内外。百年同仁堂的高血压治疗特效茶——同仁堂【丹参菊花茶】国食健字G20110706,纯中草药制剂,从2002年至今已经使数十万高血压患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