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8年,宋春舫辞去了北京大学教授的工作来到青岛,创建国内第一个海洋研究所,兼任青岛观象台图书馆主任、研究员,并一度代理过观象台台长。他喜欢藏书,以戏剧图书为主。1916年,他从国外带回了一批书,回国以后又在国内外广泛收集中外戏剧图书,1930年,他在青岛开办了一个私人戏剧专业图书馆,叫“褐木庐”。这三个字取自法国三大戏剧家Gorneille(今译高乃依)、Moliere(今译莫里哀)、Racine(今译拉辛)三十年代汉文音译的首字。宋春舫聘请朱祖佑担任“褐木庐”图书馆馆长,地址在福山支路。
“褐木庐”里藏有中外文戏剧图书九千余册,是我国当时最大的戏剧专业图书馆,在国际上也闻名。宋春舫被列入世界三大戏剧专业藏书家之一,被邀参加全国图书馆学会。
当时在青岛的戏剧家、翻译家,如洪深、章铁民、张友松、孙大雨等都是“褐木庐”的读者,也有外地读者来此阅读,甚至有外国读者写信来借书。
三十年代,胡适到青岛组织梁实秋等四人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因故只有梁实秋一人动手翻译,他到“褐木庐”次数最多。梁实秋写道:“我看见过的考究的书房,当推宋春舫先生的褐木庐为第一,在青岛的一个小小的山头上,这书房并不与其寓邸相连,是单独的一栋。环境清幽,只有鸟语花香,没有尘嚣市扰。《太平清话》:李德茂环积坟籍,名曰书城。我想那书城未必能和褐木庐相比。在这里,所有的图书都是放在玻璃柜里的,柜比人高,但不及栋。”
远在上海的戏剧家李健吾,慕“褐木庐”之名,专门写文说:“梦自己有一天飞到青岛,飞进他的书库,在那些栉比的书架中翱翔”。
“褐木庐”的藏书每本都贴有一枚藏书票,上书“褐木庐”三个字及图案,图案由一本打开的书、墨水瓶、羽毛笔组成。60多年后的1992年上海图书馆举办“藏书票展览”,“褐木庐”昔日的这张藏书票被评为第一。
宋春舫对自创的“褐木庐”怀有深厚的感情。1936年,他曾以“褐木庐”的名义出版了话剧本《原来是梦》。此书仅印了50册,是作者用了送人的私印本,如今成了收藏界人士寻求的珍本。
“褐木庐”里藏有中外文戏剧图书九千余册,是我国当时最大的戏剧专业图书馆,在国际上也闻名。宋春舫被列入世界三大戏剧专业藏书家之一,被邀参加全国图书馆学会。
当时在青岛的戏剧家、翻译家,如洪深、章铁民、张友松、孙大雨等都是“褐木庐”的读者,也有外地读者来此阅读,甚至有外国读者写信来借书。
三十年代,胡适到青岛组织梁实秋等四人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因故只有梁实秋一人动手翻译,他到“褐木庐”次数最多。梁实秋写道:“我看见过的考究的书房,当推宋春舫先生的褐木庐为第一,在青岛的一个小小的山头上,这书房并不与其寓邸相连,是单独的一栋。环境清幽,只有鸟语花香,没有尘嚣市扰。《太平清话》:李德茂环积坟籍,名曰书城。我想那书城未必能和褐木庐相比。在这里,所有的图书都是放在玻璃柜里的,柜比人高,但不及栋。”
远在上海的戏剧家李健吾,慕“褐木庐”之名,专门写文说:“梦自己有一天飞到青岛,飞进他的书库,在那些栉比的书架中翱翔”。
“褐木庐”的藏书每本都贴有一枚藏书票,上书“褐木庐”三个字及图案,图案由一本打开的书、墨水瓶、羽毛笔组成。60多年后的1992年上海图书馆举办“藏书票展览”,“褐木庐”昔日的这张藏书票被评为第一。
宋春舫对自创的“褐木庐”怀有深厚的感情。1936年,他曾以“褐木庐”的名义出版了话剧本《原来是梦》。此书仅印了50册,是作者用了送人的私印本,如今成了收藏界人士寻求的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