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iaohui8709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本文在回顾目前国内外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及其价值研究的基础上,比较了世界各国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项目,提出了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策略,即更新观念、强化实践、榜样示范、加强培训,以期促进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提升教师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不断深入发展,现代教育教学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的要求都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角色定位也随之产生变化。
  一、 信息化教学能力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内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教师能力问题,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探讨逐年增多。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的胡小勇和祝智庭最早提出了“信息化教学能力”这一概念,他们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新形态下教师职业的核心素养,是各种能力要素综合提升的结晶体,由现代教育理念与方法、传统素养和信息素养三部分组成。
  关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众说纷坛。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熟练使用教学法知识以及信息技术,并能够将其和学科知识有效整合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二、 国外信息化教学能力保障机制
  运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学效果的能力是目前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热点话题,为有效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世界各国在教育信息化的历史进程中,都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政策保障机制和国家能力标准,美国、英国、新加坡、韩国等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具体见表格1)。
  从上述各具特色的国家标准和培训机制可以看出,世界范围内都已经高度重视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并就该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展开研究,这也为其他国家的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三、 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
  (一) 更新观念:“互联网 ”时代下,教师需要用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在职前教师的培训过程中,应注重强化培训对象的信息意识,从全新的视角出发,提高职前教师的教育信息化观念,从而为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 强化实践:教育实习是职前教师教学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及时衔接有利于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为此,建议高等师范院校加强落实关于职前教师教育实践的相关规定,积极探索教育实习的开展方式,强化各类教育实践环节的实施。
  (三) 榜样示范:有学者研究得出,实习指导教师的教育技术信念会对师范类实习生产生“灯塔”效应,间接作用于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职前教师在发展自身的信息化教育能力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交流平台积极地与国内外的同行进行学术探讨与交流,观摩优秀课例,加快自身能力的发展。此外,高師院校应鼓励课堂上信息化教学的展开,构建教研共同体,发挥榜样教师的示范作用。
  (四) 加强培训:职前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培训应该建立一个稳定的体系,每一位新教师都必须通过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同时,由于信息化教学是一个发展迅速的领域,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不是固定的,所以对于职前教师校本培训内容的安排应根据最前沿的信息化教学理论不断更新,避免一套内容保持不变。此外,职前教师不同阶段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差异也应该得到重视。
  四、 结语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提倡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职前教师作为未来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提升其信息化教学能力势在必行,这不仅是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育部门和高师院校都应重视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模式,为教育改革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胡小勇,祝智庭.信息化视野中的教师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03(6):25-27.
  [2]王卫军.信息化教学能力:挑战信息化社会的教师[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2):45-53.
  [3]杜玉霞.基于“互联网 ”的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08):86-92.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作者简介:
  徐放,浙江省金华市,浙江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随着全球妇女人均寿命的延长等因素,其发生率已呈上升趋势。如何更加深入地研究子宫内膜癌发病过程及机制、探索
摘 要: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以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为主旨,揭示人体内部奥秘的一门科学。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及教学手段推陈出新。但各个教学手段均有各自的优点及不足,因此,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手段为一体,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才能更好地提高解剖学教学效果。本文通过比较各种教学手段的优缺点,总结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学
我们媒体的报道常常犯因果思维定势的毛病,只注重起因和结果,而整个事件过程中的复杂多样却很少提及,往往给读者“……,就……”的错误引导。比如前段时间,中国信达公司对冶钢集团
覆盖黑色地膜控制烟地杂草试验示范王琳(云南省农科院植保所)佴注(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所)董立新(云南曲靖市越州烟叶站)地膜栽培是70年代由国外引进的一项技术,云南省在烤烟研究、示范和
摘 要:对古代文章进行研究首推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大家之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的精华所在。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更是毋庸置疑,一篇《祭十二郎文》是其众多作品中的巅峰之作。笔者通过对韩愈的这篇感情真挚的祭文进行分析,试浅探古代祭文的写作模式。  关键词:古代祭文;情感;借鉴  具有美学力量的文章必定会影响深远,韩愈大家的一篇《祭十二郎文》在催人泪下的同时引得无数人醉心于古文研究。通过对《祭
摘 要:近年来,浙江温州市教育局提出了“品质科研”的追求。本文以实际行动对此进行了诠释,试图从科学的角度重新理解学情分析的内涵,重新发现学情分析的价值,重新探索学情分析的操作路径。  关键词:学情;认识;前测;路径  2017年4月,温州市教育科研大会暨首届教科研成果博览会隆重举行,会议全面吹响了“重构研究范式,重塑学术匠心,追寻品质科研”的行动号角。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在所在农村学校开展了培养教
西方一位记者曾经说过:“记者的‘生命’只有 12小时。”这句话充分说明新闻时效性的重要。我们基层报道员一般是从写“豆腐块”开始的,而号称“新闻快餐”的“豆腐块”对时效
作大文章,对于企业报来说实属不易。因为企业报的客观属性决定了其宗旨、反映的客体以及获取的效果等,主要还是囿于本企业之中。因此,无论是报道的面,还是报道的具体内容较之地方
为党的事业奋斗了63个春秋 ,受人崇敬、享有声望的解放军报社原顾问、正军职离休干部王焰同志 ,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于2000年8月5日18时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不幸逝世 ,享年84岁。王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