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口腔钛铸造技术的研究现状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rs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及钛合金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耐腐蚀性,比强度高,抗疲劳性强,无磁性,对人体组织无过敏,特别适合制作义齿支架和种植体上部结构.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口腔生物材料,被很多学者认为是 21 世纪口腔修复的主要金属材料.由于钛及钛合金在高温下化学性能十分活泼,几乎能与所有的耐火材料及氧、氢、氮等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钛的熔炼浇注工艺和造型工艺发展缓慢.上世纪 80 年代初,日本、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国家才开始使用钛制作的口腔修复体.我国也于 90 年代开始钛制修复体的研究,并在钛铸造包埋料、钛铸造工艺、钛的激光焊接、钛表面烤瓷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目前,钛及钛合金在口腔修复中应用的加工工艺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CAD-CAM)加工,电火花蚀刻,钛铸造,超塑成型等.其中钛铸造工艺最适合口腔修复体的制作且应用最广泛。

其他文献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老年性痴呆患者的高危人群,介于正常衰老与轻度痴呆之间的过渡状态,多数患者记忆障碍为其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主要以情景记忆受损,而程序性记忆,语义记忆相对完整或轻度受损[1].MCI有4个不同亚型:(1)遗忘型MCI:表现为单纯的记忆功能受损;(2)多认知域受损遗忘型MCI:除记忆功能受损外,还涉及语言、执行功能等其他多个认知功能受损;(3)单一认知域受损非遗忘型MCI: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