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石雕中“马”的艺术形象与成就

来源 :散文百家·学术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exLiuN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在古代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功用,在我国石雕艺术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遗产.汉代霍去病墓石雕中马的形象树立了大写意式浪漫主义精神的雕塑高峰,而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浮雕中马的形象开创了陵墓雕刻现实主义精神的先河,在我国雕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二者的艺术风格各有千秋,但是这两者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分别从写意造型与写实造型,静态与动态,整体与局部三个方面来分析石雕中马的形象,从中来探索汉唐石雕中隐含的不可割舍的联系.
其他文献
信马狼山下,匆匆到后旗。平川闻乌语,空谷见花姿。雨助禾苗速,风催荠叶迟。清幽回看处,桃杏两三枝。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季节,这是一个红色的季节。她以火红的热情,将祖国大好河山渲染成了更加瑰丽的色彩。我们满怀豪情地走进七月,为您歌唱,为您祝福,为您欢呼。七月是风,她吹醒
昔日疏钟已陌生,残檐冷壁诉余情。长嘘侧帽风流绝,遥想前缘文藻惊。块垒填胸谁解意,比年弹指自形成。寒松月映古今事,万壑云涛存寄声。
父亲告诉我,那时候祖先们生活在山上,终日穿梭林间,以鸟为邻,与兽为朋,类同野人一般。
语文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充实自己的文学知识仓库,提高语言能力,达到文学修养的升华。教师只有运用自身的文学素养,充分发挥良好的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
蓦然回首几春秋,梦里故乡今日游。夺宝迎眸开画卷,响河邀客润清喉。池中鲢鲤闲摇尾,山上杉松乱点头。茅舍泥墙安在否?农家幺妹指洋楼。注:夺宝,故乡山名;响河,故乡河名。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作为后工业时代的产物,来势凶猛。其怀疑态度和解构一切的精神,使大众文化得到彻底肯定。但这种极端态度又导致高雅文化被排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将感官满
本文以解构主义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理论为切入视角对两译本中译者主体性发挥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揭示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积极作用.
姜夔词创作,以和歌为主旨,致使其词作呈现出独特的审美风貌:词情意真挚,格律严密,语言华美,风格清幽冷隽,有以瘦硬清刚之笔调矫婉约词媚无力之意。
近日,由河北省著名作家关仁山创作的长篇主旋律小说《信任——西柏坡纪事》一书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