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而未逝去的都市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chengd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去的都市:1950年代的上海》
  作者:张济顺
  出版:社科文献出版社
  定价:79元
  民国时的上海有张爱玲为之表述,“文革”时上海的有王安忆加以展现,两者之间的上海形象好像只有在周而复的《上海屋檐下》得窥一二了。但考虑到那个时代作品主题先行的大背景,其与真正现实的距离也就可想而知。
  除了文学作品之外,史学界对那段历史的研究也偏少,关于上海,人们更多还是喜欢将精力投注到民国、“文革”和改革开放这些充满戏剧感和张力的时段。《远去的都市:1950年代的上海》这本书填补了人们对上海历史认知的一个空白,通过对里弄改造、基层选举、民营报社改组、政府和影迷围绕港产片的博弈等切面,对1950年代上海国家与社会的复杂关系进行了解读,细节丰富,资料新鲜,读起来颇不枯燥。
  显然,改天换地的年代,社会并非没有自己的能动性,无论是调适性顺应,还是消极性反抗,都增加了画面的复杂与暧昧。这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上海基层民众的“贪心”:既想保留过往的日常生活空间,不欲政权过度下沉,又想积极利用国家所承诺的“翻身”来扩大自主自治空间。
  而国家所面临的局面也比纸上谈兵式的阶级格局划分要复杂得多。从革命叙事出发,必须依靠底层民众,但他们的小市民性常常令人头痛。无论是居委会干部的虚报人口争口粮,还是工厂管理者为本单位抢购港产电影票,都表明期望中的政权之基似乎并不那么牢靠,需要定期“驯服”,以避免其离心离德。这或许也间接解释了建国后包括上海在内的一次次政治运动的动机。或许这样说更为准确,革命打造了一个貌似全新的政治结构,但运行此一新结构的主角更多不能是被解放者,而只能是解放者自己;而他们自己作为“地方”,又要时时面临更高层解放者审视的目光。
  在国家、社会和革命、现代化的多重叙事之间,上海1950年代的形象不再斩钉截铁般的清晰,而呈现出一种丰富的斑驳陆离。回头看去,上海政治社会生活的演变路径也并非一路向“文革”狂奔,而更多呈现出种种的试探和犹移。或可以这么说,正是由于社会对国家权力下沉的消极抵抗和基层民众对国家出于革命話语赋予的自治空间过分积极地利用,令国家控制社会的力度和社会反抗的强度及彼此间的对抗一步步加大,新的激进底层力量因此而产生。
  或许正是因为文革的惨痛经历,迫使国家反思并放弃对社会的一轮轮改造,从而给社会留出更多的自治和自为空间。不过这个话题已经逸出了本书所探讨的时空范围了。
  都市虽然远去,但从未逝去。等到1980年代改革开放之风起时,上海借由对民国的怀旧和当年远东第一金融中心地位的憧憬,迅速开启了对上海大都市文化资源的新一轮盘整。上海官学两界在实现新旧上海之间几乎无缝对接的能力,让人一方面佩服上海人的务实精神和能力,一方面也不得讶异于上海都市文化本身的韧性。
  《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制度变迁、产权和社会冲突》
  作者:[荷]何·皮特
  出版:社科文献出版社
  定价:48元
  涉及制度变迁、可持续发展、技术与风险、环境保护以及新兴经济体所面临的自然资源冲突等当今社会研究领域前沿问题。
  《亲历中苏关系(1957-1966) 》
  作者:阎明复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68元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办翻译组由阎明复、朱瑞真、赵仲元三人组成,负责中央领导的俄文翻译工作。作者作为翻译组组长,亲历了中苏重大事件的全过程。
  《欧洲看建筑》
  作者:罗庆鸿 张倩仪
  出版:三联书店
  定价:58元
  借建筑师的眼睛,为读者罗列出西欧建筑演进的脉络,通过解释空间、技术与美学三者之间的历史关系,呈现建筑背后的精要所在。
  《旅行从客房开始》
  作者:[日]浦一也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45元
  日本建筑师、室内设计师浦一也在旅行中,养成了一个奇特的习惯:用纸笔把不同旅店的平面图描绘下来。对于他而言,探险就是对客房进行测量及描绘。
其他文献
国内火爆的综艺节目都是一阵一阵的,除了最早的歌舞加小品节目,之后的综艺节目很多都是引进国外的版权,从答题类的益智节目,到唱歌选秀,再到现在明星真人秀。其实引进和借鉴优秀的创意并没什么不好,但应该通过其他努力为国内的版本加分,并提高创意制作水平,争取以后也能卖给别人。另外,真的不要总盯着韩国节目买。
“泰国有变性,韩国有整容,中国有美图秀秀”,这个段子基本概况了美图秀秀这款产品软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它用简单的修图方式“修”高了中国姑娘们的颜值,但也被人调侃为,“致力于摧毁朋友圈最基本的信任”。  美图公司创始人兼CEO吴欣鸿对于这样的调侃一笑置之。“你会发现美图秀秀成为了一种社会流行文化,有时候被拿来调侃不见得一定是坏事。我们一直以来都在经历被人误解甚至诋毁,无所谓了。”吴欣鸿笑着对《中国新闻
有一次,遇到一位年轻的藏族导演,他说,直到万玛才旦2006年《静静的嘛呢石》出现,中国的藏语电影才宣告诞生。藏语电影不仅意味着藏族导演、藏地背景和藏民故事。  迄今为止,创作藏语电影的导演主要有两位,万玛才旦和松太加。巧合的是,他们都在2015年推出了相当重要的作品,《塔洛》与《河》。  《塔洛》入围了金马奖四项提名,之后必然会有更多话题。低调而沉稳的《河》,却很可能不会引发广泛关注,最终被遗忘在
数月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了发生在康涅狄格州的校园枪击案后,发表了他们的结论:公众对于灾难性事件的情绪反应是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的,离灾区越近的人越悲伤,离灾区越远的人越愤怒。这一结论建立在利用推特进行资料收集的大数据基础上,科学家们称这一级别的灾难性事件为国难。  天津塘沽的爆炸,堪当国难。事件所带来的大面积的心理冲击,因地因时而异。其中,位于灾难核心区域的天津民众,此时的主导情绪是悲
3月2日上午,经过抢救,曾彦修再一次脱离危险。我们刚要出发去看老人家,被告知,他刚经过抢救,不准任何人探视。我们只好作罢。但在回家的路上,杜导正一直有种不祥的预感——如果今天不见见老人家,恐怕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于是,他命令司机掉转车头,硬闯医院,费尽周折终于面见了曾老。  曾彦修戴着氧气面罩,面色尚好,眼睛还是明亮的,依旧清晰。92岁的杜导正紧紧握着他的手,不忍松开,两人的眼睛都有点湿润了。  
近来,关于中美关系接近“临界点”的辩论在两国专家和学界愈演愈烈。同时,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强行介入,美国防部长卡特在最近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点名指责中方在南海岛礁建设,扬言要采取进一步强硬行动。中国政府和军方在各个场合包括香格里拉对话会,明确表示捍卫主权的决心,并揭露了美方在南海问题上玩弄“唯恐天下不乱”的“平衡术”,以及担心失去西太平洋军事霸权的“焦虑感”。  中美关系不仅关乎中美两国长远利益,
“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华民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直言,他还是更关心经济增长速度问题。华民强调,实现两个“翻番”目标,必须让农村劳动力存量流动起来。在未来五年,必须保证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速,唯此才能保证通过城市就业,将“农村的劳动人口消化掉”。以经济增长避开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新闻周刊:“十三五”规划中,你更关注哪些问题?  华民:我比较关注的还是经济发展的速
8月13日6时,爆炸事故现场。摄影/中新 韩海丹 图片编辑/陈俊丹  从空中俯瞰劫后的天津滨海新区,大爆炸留下一个巨大的深坑,延展至周围几公里的残垣断壁,恍如一个吞噬了天地的巨大黑洞,随时会喷涌致命的赤火烈焰。  上百人已经在这场飞来横祸中被确认不幸身亡,近七百人受伤,另有几十人至今处于生死不明的失联状态。  这一场大爆炸,吞噬生命财产之余,也炸出了一場公共危机。遗憾的是,灾难已经过去一周,关于事
美国极力推行“奥巴马主义”,在全球层面“适当战略收缩”的同时,在亚太“全线出击”,以巩固步履踉跄的“亚洲再平衡”战略。中国则以大国的胸怀和担当,投身区域和全球治理架构建设,倡议建设“亚太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的亚太融合发展。全球力量均势继续朝着总体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发展。  然而,地缘政治博弈的阴影不断扩大,局部战争的导火线四处可见;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债务危机挥之不去,全球金融风险再
吴海和翟继光的相识地点有些特别,中南海西北门。他们因为各自的一封公开信被请进了中南海。  对于普通人,中南海的符号意义不言而喻,能被邀请到中南海参加座谈会让两人都感到意外。毕竟,翟继光的那封信发表于8年前,信中的主角都已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尽管吴海的信是两个月前写的,但他努力预想的最好结果或许是被某位部级官员看到,未曾想到过问此事的竟是总理。  会议的主题是最近媒体上的热词:简政放权。邀请吴、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