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商科人才“新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qi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隨着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更加追求质量,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成为社会的共识。高职商科教育也要根据新科技、新产业的特点,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商科人才,并从职业标准、专业实践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具有“新工匠精神”商科人才的路径。
  关键词:新常态;“新工匠精神”;高职商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8.051
   经济“新常态”是近几年频繁被提到的一个概念,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一个新描述。2015年播出的《大国工匠》真实记录了在不同行业的八位工匠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某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如何培养培养具有“新工匠精神”的商科专业人才,就越来越成为高职院校商科院系开展职业教育努力的方向。在“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急需培养具有现代“新工匠精神”的商科人才,全面提升商科专业人才的创新水平和协同能力。结合新商业发展理念,在高职商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融入更精、更专的工匠精神,将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有机结合,培养具有“新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商科人才。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国家实施人才强国的重要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高职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也存在只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的职业精神的教育和传承,职业精神的培养过程流于形式。高职商科人才培养的过程就是学生工匠精神塑造的过程,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同步、协调。
  1 新工匠精神内涵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产业结构发展转型升级,“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和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更加注重对技能型工匠人才的培养,完成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工匠精神”的内涵更加广泛而深刻。“新工匠精神”是一种创新精神,要求劳动者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过硬的专业素养,精益求精的态度。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与工匠精神的培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1.1 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
  “工匠精神”存在于整个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古人高超的智慧和精雕细琢的技艺,对工艺革新的追求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遗产。这就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对技艺的无止境追求,对产品的精雕细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改变,更加看重产品的品牌影响力。靠资源红利和人口红利发展起来的中国制造业正在丧失这两大优势,“短、平、快”的制造方式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模式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华夏几千年来铸就的“工匠精神”也正是当前所或缺的,正是这种“工匠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厚重的传统文化根脉。弘扬“工匠精神”传统、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为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的现实需要提供智力支持。
  1.2 社会经济转型升级需要营造“新工匠精神”的氛围
  当前,中国制造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产品质量屡受诟病,要想使产品具有竞争力,必须提高产品的科技水平,不断探寻科技进步的规律。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就需要在全社会形成科学、严谨、专注的氛围,而“新工匠精神”的内涵就是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新工匠精神”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推动力,是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基本路径。通过培养具有“新工匠精神”的大国工匠,才能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新工匠精神”另一个核心要义是创新精神。在全球产业升级和国内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转换的背景下,工匠精神就是不断钻研工艺路线、改进工作方式、优化设计方法,实现经济向集约型转变,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国制造迈向更高的台阶提供动力。
  2 培养高职商科人才“新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2.1 “新工匠精神”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高职院校商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商科毕业生要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创新意识,并能从事商科相关行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般认为,“工匠精神”是和理工科专业具有紧密的相关性,与商科专业没有关联度。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新工匠精神”的要义恰巧体现在从事一线管理关键岗位,并具有高超技艺的技术人员方面,“新工匠精神”对人才的要求和高职商科人才培养目标不谋而合。
  2.2 是培养高素质商科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根据已有的关于“工匠精神”的论述中,“工匠精神”常常是和理工类专业发展相关联,和商科专业的发展关联度不大。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产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培养具有“新工匠精神”的商科人才对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和契合度很高的其他产业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根据产业发展变化的需要,如何培养出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商科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高职商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高职商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新工匠精神”所蕴含的职业精神和专业教育相融合,促进学生服务意识和道德规范的发展,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新工匠”式的人才。
  2.3 “新工匠精神”为高职商科人才就业提供保证
  “新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职业精神,是对职业发展孜孜求索的精神,影响着求职者的职业生涯全过程。商科专业人才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要想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必须具备现代工匠精神,来提升职业发展的品质。在高职商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融入“新工匠精神”的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提升商科专业人才的人力资源价值,真正做到商科专业人才的“道技合一”,实现商科人才的专业价值。   3 高职商科人才“新工匠精神”培养路径
  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发展高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一种常态,不再片面追求规模,高职教育的发展更加注重内涵。高职教育的发展重点更加注重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塑造。在高职商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融入“新工匠精神”,就要求从职业标准、专业实践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来完善培养路径。
  3.1 通过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融入职业标准来培养学生的“新工匠精神”
  培养高职商科学生的“新工匠精神”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始终,职业标准在商科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国外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根据行业特点建立职业培训标准,并作为国家职业教育培训的指导标准。通过在课程方案建设过程中融入职业标准,可以实现高职商科学生一毕业即能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例如国家出台了《酒店管理服务规范》,在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客房服务和餐饮服务方面的规范和操作流程。通过将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考核中,将课程建设与职业标准对接,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实现商科专业教育的职业化。在商科学生专业教育职业化的过程中融入“新工匠精神”的内涵教育。
  3.2 在高职商科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新工匠精神”来规范操作流程
  “新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专业化,体现的是对专业的精通和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在高职商科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规范化流程操作来培养学生的“新工匠精神”。流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正是“新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导入式的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将行业的岗位标准和职业操作流程融进教学中,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企业“仿真感”。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领域就成了高职不少学生的求职热门之一。通过在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环节规范操作流程不仅可以带来工作效率的提升,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流程规范化带来的专业精神,充分体现“新工匠精神”的内涵。
  3.3 在高职商科教育的过程中开展职业道德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新工匠精神”
  “新工匠精神”反映的就是从业者的专业水准、职业态度和创新精神,根本上讲,就是从业者要有对职业的敬畏、对专业的不断钻研、执着的工作态度,不再把工作当作养家糊口的手段。通过教育,在高职商科学生中间播种下“匠心”的种子。
  通过课堂教学,将“新工匠精神”作为高职商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利用互动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式”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大学生务实操作的动手能力训练,使学生最终达到专业的熟能生巧。通过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增强教师对职业的认可度,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教授学生“新工匠精神”的内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通过提升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氛围,并通过践行“新工匠精神”来更好的指导和培育学生具备工匠精神。
  4 结语
  “新工匠精神”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要求,《大国工匠》的播出让大众重新认识了工匠精神,社会的发展呼吁工匠精神的回归。高职商科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要顺应时代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积极工作态度、良好的专业素养、进取的职业精神的具有“新工匠精神”的人才,才能为經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参考文献
  [1]段晓聪,陈菲菲.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文科类人才新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10).
  [2]李梦卿,杨秋月.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关联耦合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
  [3]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4]丽.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4).
其他文献
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疑”。故日“疑”是学习进取的关键。只有会“
目的:观察经手法复位配合前伸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均经手法复位后戴用前伸再定位咬合板
6月24日-25日,由中国保监会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主办的“2010年第2季度保险财会季度例会”在重庆召开。本次会议由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承办,丘博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三星财
针对平凉地区公路排水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结合近年来公路水毁特点 ,提出通过完善排水系统和加强排水系统的养护来增强公路的抗洪能力 ,减少公路水毁损失
本文对中、美、澳、日等当今泳坛强国游泳训练等级划分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各等级强度划分的依据和应用情况。
目的:通过对连云港市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农村地区高血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连云港赣榆县和东
存典生息是清代民间公项经费保值增值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方式。不同于纯粹的商业化运作,这种经费的存典生息并非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第一目标,而是以资金安全为首要考量,且受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神经细胞凋亡及Jak2/STAT3信号传送途径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和葛根素组,采用线栓法建
汉语和英语产生的文化环境有很大的不同,语言的构成和语言的文化意识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会多多少少的辅以汉语教学。但是如果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过多地使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