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导引]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有创新”的要求有三点内容:①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②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③有个性特征。从这三点来看,有个性特征的文章就可视为有创新的文章。那么,何为作文的个性呢?
作文的个性,是指文章所显现出来的独有的鲜明的特色。人们常说,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人的生活经历、思想修养、审美情趣、性格特征不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也就不同,因而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也会不同。所以,我们写文章,只要写出自己的感受、体验、认识和看法,就会是与众不同的,也就称得上是有个性特征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叙事时必须写好细节,符合事理,注重真情;议论时,必须见解独特,论辩翔实,情理统一。
作文的创新,除了有个性特征外,还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一、立意出新
立意要新,思维就得创新。创新思维是一种勇于突破旧思想、旧观念和旧规范的束缚,构建开放、发散、鲜活的新思维形态。多角度思考问题,用辩汪的眼光看问题,运用逆向思维反弹琵琶等均属于这种思维方式。运用这些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思想就会更新,文章的立意也会出新。譬如:写话题作文“享受”时,有写享受自然的,如阳光、鲜花、春雨、小溪、沙滩等;有写享受生活的,如金钱、美貌、青春、爱情、亲情、友情等;另有一类较特别、出乎意料的,是享受平淡、孤独、痛苦、遗憾、挫折等。写享受虚的可能比写实的好,写享受特殊的可能比写常见的好。这是多角度思考的结果。
二、材料求新
作文的材料新鲜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材料如何求新?一是多搜集生活中的新材料。多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或关注媒体的报道,积累那些新鲜的具有时代感的材料,写作时才能根据文题的需要来选取。二是巧妙运用或加工改造旧材料。旧材料的运用,如果选取的角度不同,也会给人新鲜感。譬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材料可以写如下话题:①感情的亲疏对同一事物判断的差异{②人贵有自知之明;③答案是丰富多彩的;④劝告的艺术;⑤政治清明需要广开言路,等等,角度不同,适用的话题不同。对旧材料的加工改造,可以通过想象和虚构,艺术地再现生活的真实,变旧材料为新材料。
三、形式创新
形式上的创新,主要是结构技法和语言创新两个方面。结构技法的创新多种多样,下面的方法可供参考:①误会巧合法。先设置误会,然后巧遇。消除误会。小小说、喜剧经常采用此法,有情节、有情趣,容易吸引人。②借物象征法。赋予某一具体物件以特定意义,并贯穿文章首尾,含蓄地表达题旨。③褒贬错位法。明褒实贬,明贬实褒,正话反说,反话正说,产生一种讽刺幽默的效果。④梦幻虚化法。采用梦境、荒诞的形式折射现实现象,引起人们的思考。⑤日记摘录法。利用日记形式分点反映作者的感受,跳跃性强,形式活泼,留下空白,让读者想象回味。⑥病理诊断法。主要针对人们思想的问题和社会上的丑恶现象,用医生写病历的形式予以揭示。⑦广告宣传法。采用广告、说明书等形式,通俗风趣,易于被人接受。⑧记者采访法。以记者访问某人调查某事为主要表达形式,给人以真实感。
四、语言创新
语言的创新主要指有创意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必须遵守以下几个原则:①与生活实际相符。语言的生活化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关注。如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中“处街坊”“大酒缸”“闹学生”“睡不着眯着”等,具有浓郁的老北京地方色彩。②与时代气息相符。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语词不断涌现,我们也应该吸纳一些新鲜的词语。③与作品的风格相符。如《荷塘月色》中写荷花的句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类似的清新淡雅的语言,彰显了朱自清“清丽”的文风。④与文采的要求相符。高考对语言“有文采”的要求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方法;文句有意蕴。
[牛刀小试]
请以“阳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800字左右。
[命题意图]
阳光,作为自然景物,我们每天都和它打交道。明媚、透亮、温暖的阳光,我们徜徉其中,会感到无比的惬意和欣喜。难怪人们会赋予阳光许多美好的意象。其实,阳光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阳光般的日子”“阳光男孩”“阳光早餐”“阳光俱乐部”“阳光行动”“你很阳光”等词语正与我们相随。以“阳光”为话题,意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阳光的文化意义,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其创新意识的目的。
[写作建议]
这一话题写记叙性、抒情性的散文比较容易出彩。因为我们现在的时代,是“阳光”一词泛滥的时代,我们在生活中真切地感受着,只要我们细心地观察、体验,写作材料就很丰富。不过要写出有个性特点的创新作文,应炼好文意,找到创新的突破口。
[佳作示例]
阳光人生
阳光像天堂华丽圣洁的乐章,奏响在每一个暗夜之后的黎明,每一季严寒之后的春晓,每一道风雨之后的彩虹,以及每一抹黑夜到来前的黄昏。
阳光是道明媚亮丽的风景线,它引领着每一个人走出迷云暗影。或许青年们曾经的血气方刚会畏惧于遮蔽阳光的阴翳,或许少男少女曾经的年少轻狂会屈服于隔绝阳光的寒冷。阳光背后的阴影如寒霜,染白了你的发,如皱纹,苍老了你的睑;如草药,苦涩了你的舌;如秋风,枯萎了你的青春。那些被低云暮霭迷惑笼罩的人们,抬头看看天际苍穹吧;你会猛然发现那一束束温情的白光,在不远的地方等待着与你重逢。小心地擦去眼角遗留的露珠,勇敢地拭去窗前积淀的尘土,你便会看到山重水复的柳暗花明,浮云迷雾外的万里晴空。
接受阳光暖人的恩赐,你只需回答他们一个稚气无邪的鬼脸,或者留下一眸清澈坚定的眼神,那便是对阳光最好的回报。
总是难忘那些如史诗般波澜壮阔的电影里主角们冷峻坚毅的脸,明亮而深邃的眼睛总是平静地凝视远方,额上的浅皱和颊上的伤痕镌刻着无比的英勇和执著。他们清澈的眼神总是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未来。如果尘世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如英雄般沉着地应对人生中的变数,历尽旅途中的磨难,饱经风雨中的沧桑,那么,人也就真正领悟到了东方群岚上熠熠闪耀的阳光的真谛。
当你陷入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当你顿感悲凉,心情隐晦的时候;当你孤立无援,寂寞无助的时候,当你灰心丧气,双目无神的时候,请你抬一抬头,试着与阳光交谈,去感受那份光明、温暖、积极、明媚的力量。即使不用吹响铜号擂动鼙鼓,即使是喁喁私语暗暗低吟,那声音里也没有卑琐和阴暗,也没有消沉和严寒,更没有湿淋淋的、怯懦者的哀伤。
境由心造,阴影与阳光全在于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那些路途的坎坷,人生的挫折常常会出现,而生命却只有一次,青春更是生命里最值得拼搏和珍惜的季节。阳光洒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人生就是一段历程,看风,看雨,看日,看月,看沧海桑田,看四季轮回,看时光从自己的眉宇间飞逝,看青春从自己的指间流走。一时间,不得不感慨年华似水,佳期如梦。我们这些血气方刚的帅气男儿,亮丽依人的柔情女子,再莫让浮云遮住了慧眼,拨开云雾,撩开阴影,抬起头尽情地享受阳光赐予我们的明媚吧!
[佳作点评]
佳作的创新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能从阳光联想到人生,并把二者统一起来,主旨新颖t二是语言新鲜,极富文采,如首段写阳光的“奏响”,把无声的阳光比喻成有声的音乐,写出了阳光的生气,很有创造性。类似的语言如“阳光背后的阴影如寒霜,染白了你的发;如皱纹,苍老了你的脸;如草药,苦涩了你的舌;如秋风,枯萎了你的青春”等等,足见作者的语言功底。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有创新”的要求有三点内容:①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②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③有个性特征。从这三点来看,有个性特征的文章就可视为有创新的文章。那么,何为作文的个性呢?
作文的个性,是指文章所显现出来的独有的鲜明的特色。人们常说,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人的生活经历、思想修养、审美情趣、性格特征不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也就不同,因而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也会不同。所以,我们写文章,只要写出自己的感受、体验、认识和看法,就会是与众不同的,也就称得上是有个性特征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叙事时必须写好细节,符合事理,注重真情;议论时,必须见解独特,论辩翔实,情理统一。
作文的创新,除了有个性特征外,还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一、立意出新
立意要新,思维就得创新。创新思维是一种勇于突破旧思想、旧观念和旧规范的束缚,构建开放、发散、鲜活的新思维形态。多角度思考问题,用辩汪的眼光看问题,运用逆向思维反弹琵琶等均属于这种思维方式。运用这些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思想就会更新,文章的立意也会出新。譬如:写话题作文“享受”时,有写享受自然的,如阳光、鲜花、春雨、小溪、沙滩等;有写享受生活的,如金钱、美貌、青春、爱情、亲情、友情等;另有一类较特别、出乎意料的,是享受平淡、孤独、痛苦、遗憾、挫折等。写享受虚的可能比写实的好,写享受特殊的可能比写常见的好。这是多角度思考的结果。
二、材料求新
作文的材料新鲜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材料如何求新?一是多搜集生活中的新材料。多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或关注媒体的报道,积累那些新鲜的具有时代感的材料,写作时才能根据文题的需要来选取。二是巧妙运用或加工改造旧材料。旧材料的运用,如果选取的角度不同,也会给人新鲜感。譬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材料可以写如下话题:①感情的亲疏对同一事物判断的差异{②人贵有自知之明;③答案是丰富多彩的;④劝告的艺术;⑤政治清明需要广开言路,等等,角度不同,适用的话题不同。对旧材料的加工改造,可以通过想象和虚构,艺术地再现生活的真实,变旧材料为新材料。
三、形式创新
形式上的创新,主要是结构技法和语言创新两个方面。结构技法的创新多种多样,下面的方法可供参考:①误会巧合法。先设置误会,然后巧遇。消除误会。小小说、喜剧经常采用此法,有情节、有情趣,容易吸引人。②借物象征法。赋予某一具体物件以特定意义,并贯穿文章首尾,含蓄地表达题旨。③褒贬错位法。明褒实贬,明贬实褒,正话反说,反话正说,产生一种讽刺幽默的效果。④梦幻虚化法。采用梦境、荒诞的形式折射现实现象,引起人们的思考。⑤日记摘录法。利用日记形式分点反映作者的感受,跳跃性强,形式活泼,留下空白,让读者想象回味。⑥病理诊断法。主要针对人们思想的问题和社会上的丑恶现象,用医生写病历的形式予以揭示。⑦广告宣传法。采用广告、说明书等形式,通俗风趣,易于被人接受。⑧记者采访法。以记者访问某人调查某事为主要表达形式,给人以真实感。
四、语言创新
语言的创新主要指有创意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必须遵守以下几个原则:①与生活实际相符。语言的生活化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关注。如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中“处街坊”“大酒缸”“闹学生”“睡不着眯着”等,具有浓郁的老北京地方色彩。②与时代气息相符。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语词不断涌现,我们也应该吸纳一些新鲜的词语。③与作品的风格相符。如《荷塘月色》中写荷花的句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类似的清新淡雅的语言,彰显了朱自清“清丽”的文风。④与文采的要求相符。高考对语言“有文采”的要求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方法;文句有意蕴。
[牛刀小试]
请以“阳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800字左右。
[命题意图]
阳光,作为自然景物,我们每天都和它打交道。明媚、透亮、温暖的阳光,我们徜徉其中,会感到无比的惬意和欣喜。难怪人们会赋予阳光许多美好的意象。其实,阳光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阳光般的日子”“阳光男孩”“阳光早餐”“阳光俱乐部”“阳光行动”“你很阳光”等词语正与我们相随。以“阳光”为话题,意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阳光的文化意义,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其创新意识的目的。
[写作建议]
这一话题写记叙性、抒情性的散文比较容易出彩。因为我们现在的时代,是“阳光”一词泛滥的时代,我们在生活中真切地感受着,只要我们细心地观察、体验,写作材料就很丰富。不过要写出有个性特点的创新作文,应炼好文意,找到创新的突破口。
[佳作示例]
阳光人生
阳光像天堂华丽圣洁的乐章,奏响在每一个暗夜之后的黎明,每一季严寒之后的春晓,每一道风雨之后的彩虹,以及每一抹黑夜到来前的黄昏。
阳光是道明媚亮丽的风景线,它引领着每一个人走出迷云暗影。或许青年们曾经的血气方刚会畏惧于遮蔽阳光的阴翳,或许少男少女曾经的年少轻狂会屈服于隔绝阳光的寒冷。阳光背后的阴影如寒霜,染白了你的发,如皱纹,苍老了你的睑;如草药,苦涩了你的舌;如秋风,枯萎了你的青春。那些被低云暮霭迷惑笼罩的人们,抬头看看天际苍穹吧;你会猛然发现那一束束温情的白光,在不远的地方等待着与你重逢。小心地擦去眼角遗留的露珠,勇敢地拭去窗前积淀的尘土,你便会看到山重水复的柳暗花明,浮云迷雾外的万里晴空。
接受阳光暖人的恩赐,你只需回答他们一个稚气无邪的鬼脸,或者留下一眸清澈坚定的眼神,那便是对阳光最好的回报。
总是难忘那些如史诗般波澜壮阔的电影里主角们冷峻坚毅的脸,明亮而深邃的眼睛总是平静地凝视远方,额上的浅皱和颊上的伤痕镌刻着无比的英勇和执著。他们清澈的眼神总是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未来。如果尘世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如英雄般沉着地应对人生中的变数,历尽旅途中的磨难,饱经风雨中的沧桑,那么,人也就真正领悟到了东方群岚上熠熠闪耀的阳光的真谛。
当你陷入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当你顿感悲凉,心情隐晦的时候;当你孤立无援,寂寞无助的时候,当你灰心丧气,双目无神的时候,请你抬一抬头,试着与阳光交谈,去感受那份光明、温暖、积极、明媚的力量。即使不用吹响铜号擂动鼙鼓,即使是喁喁私语暗暗低吟,那声音里也没有卑琐和阴暗,也没有消沉和严寒,更没有湿淋淋的、怯懦者的哀伤。
境由心造,阴影与阳光全在于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那些路途的坎坷,人生的挫折常常会出现,而生命却只有一次,青春更是生命里最值得拼搏和珍惜的季节。阳光洒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人生就是一段历程,看风,看雨,看日,看月,看沧海桑田,看四季轮回,看时光从自己的眉宇间飞逝,看青春从自己的指间流走。一时间,不得不感慨年华似水,佳期如梦。我们这些血气方刚的帅气男儿,亮丽依人的柔情女子,再莫让浮云遮住了慧眼,拨开云雾,撩开阴影,抬起头尽情地享受阳光赐予我们的明媚吧!
[佳作点评]
佳作的创新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能从阳光联想到人生,并把二者统一起来,主旨新颖t二是语言新鲜,极富文采,如首段写阳光的“奏响”,把无声的阳光比喻成有声的音乐,写出了阳光的生气,很有创造性。类似的语言如“阳光背后的阴影如寒霜,染白了你的发;如皱纹,苍老了你的脸;如草药,苦涩了你的舌;如秋风,枯萎了你的青春”等等,足见作者的语言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