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重要的元范畴,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与中华民族长期积淀的民族心理及思维模式息息相关,与道家“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道”、封建集权思想及儒家“助人伦,成教化”的功利目的都有很大的关联。在文学实践中这种“圆意识”“圆文化”凸出地表现为“月亮”意象和“大团圆”的结局模式,后者既有其民族性、大众化的一面又有其封闭性、保守化的一面。本文试图从文字溯源、生态文艺学、合成构词、人文内涵、文艺实践等角度立体展现“圆”的丰富内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