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效果及对患者胃肠功能及预后情况的影响

来源 :首都食品与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7458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以及该术式对患者胃肠功能及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在本院接受诊治的右半结肠癌患者8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水平、血清胃泌素(GS)水平以及术后结肠癌的复发率及转移率.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的CRP、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水平,组间CRP、PCT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周的血清GS水平较对照组低(P<0.0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基于此,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对比2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下肢DVT发生率。结果:干预4周后,2组髋关节功能均改善,且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较高,下肢DVT发生率较低,有差异性(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有助于促进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同时减少下肢DVT的发生,应用价值较高。
目的:探讨重度骨盆骨折伴休克及尿道损伤的护理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0例重度骨盆骨折伴休克及尿道损伤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及实施有效急救护理措施,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患者并发症情况都较低,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骨盆骨折伴休克及尿道损伤的患者在严密监测病情及实施有效急救护理措施后发生了较好的变化,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患者的机体健康性,值得大范围推广以及应用。
目的额叶脑挫裂伤是颅脑外伤常见的类型.额叶挫伤发病较为隐匿,但出血量增多及水肿高峰期脑疝发生率高.对少量额叶挫伤是否进行手术治疗目前仍存在争议,为探索少量额叶脑挫裂伤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效果特设计本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7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中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出血量20~40ml的额叶脑挫裂伤病人.根据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分为手术组及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手术治疗、预后效果、并发症资料.使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评估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06人,其中手术组69人,对照组37人,
香附在《本草纲目》中有“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的美称,为疏肝解郁、妇科调经之要药,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与青睐,广泛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证与诸多妇科病证.通过查阅文献,概述古代本草中对香附的炮制、功效、应用等描述以及现代的药理研究,对其功效、应用和现代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小儿由于机体没有发育成熟,其免疫力较差,因此很容易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主要感染为肝脏,同时也会累及到血液系统、神经系统与呼吸系统等,若病情严重则会影响到其正常发育,容
目的:探究高压氧联合康复训练对颅脑外伤患者曰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实验对象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奇偶数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接受高压氧联合常规护理干预的组别设置为对照组,将接受高压氧联合康复训练护理的组别设置为观察组。采用Barthel量表和FMA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对比临床应用效果。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
目的:探究优质手术室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11月-2019年5月这一期间,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48例患者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48例患者在对照组前提下实施优质手术室护理,并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少(P<0.05);2组患者手术前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的比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指标变化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0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CRT,治疗后6个月,评估近期治疗效果;并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ECG指标变化情况,分析ECG指标变化与CHF患者行CRT效果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6个月,100例CHF患者行CRT后,临床有效率为72.00%(72/100),无效率为28.00%(28/100);无效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QRS波时限、T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再植指体功能恢复状况,并分析其中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1例断指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定再植指体功能,并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了解患者基本信息,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再植指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91例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再植指体功能恢复良好63例,占比69.23%,术后再植体功能恢复不良28例,占比30.77%;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常温保存、内固定方式为纵贯关节、关节面损伤、非末节离断平
目的 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患者术中低体温风险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关干预策略.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187例年龄>60岁IFF患者,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术(PFNA),监测术中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