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教育集中实习中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知与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bang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之前的重要课程,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桥梁,是向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途径。集中实习是教育实习的主要形式,但是,目前由于高校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学生的教育实习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缺少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导致学生在实习期间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以D校师范教育专业2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D校师范教育专业集中实习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学生对集中实习重要性认识不足;实习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校际交流沟通不够充分;教育实习的评价体系存在缺失。着重考察教育实习评价体系发现,教师的指导效果评价方面,实习单位与高校均缺少实习指导质量评价,学生实习评价方面存在虚假评价和简单评价问题。分析导致上述问题的影响因素包括,实习生参加实习的态度和情绪、教学实践能力水平、实习单位对待实习生的指导态度、教师的指导质量。最后,综合以上结论从学校和学生以及实习单位三个方面提出提升高师院校教育集中实习质量的对策:加强实习的准备工作,提高学生对集中实习的认同度,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技能、心理方面的准备,往届的优秀实习生做报告交流经验、激发教育实习的热情;选聘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运用管理机制,按照严格的要求来选聘优秀的双导师;营造校际良好合作的环境:真正做到校际的有效合作,互惠互利,长效互动;进一步完善毕业实习的评价管理制度: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毕业实习评价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包括实习生的自我鉴定、实习小组学生评价、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的评价,实习单位鉴定、家长评价。评价既要有过程性评价,也要有结果性评价。
  [关键词]高师院校教育专业;集中实习;家长评价;过程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7)06-0069-05
  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之前的重要课程,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桥梁,是向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途径,它对师范生今后成为合格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高校的教育改革,大学生的培养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师范教育也出现了由重视教师教育技能培养转变为重视课堂理论教学研究,教育实习流于形式,质量严重滑坡,面临诸多问题。本文以D校师范教育专业为例,以问卷调查法的形式通过对本专业集中教育实习的实习形式、指导教师、实习单位、实习总结、实习考核等问题进行集中探讨,从而梳理出教育集中实习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引起高师院校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一、核心概念界定
  教育实习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主要教育问题,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研究探讨,成果越来越丰富,为教育实习提供了很多可供借鉴的实践与理论经验。
  (一)教育实习
  20世纪末期随着我国教育界对教育实践的关注,教育实习的研究专著、论文也越来越多,但对教育实习概念的界定不同学者、专家也有不同的表述,如时松和凌晓俊指出“教育实习是指师范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中小学等一线教学,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教学,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一种综合实践教学活动”[1]17。许高厚认为“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具有综合性的教育、教学专业实践活动。具体地说,它是按照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师范教育教学计划,在教师指导下,师范生积极主动自觉地运用已获得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习学校(主要指中小学和幼儿园)中,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实践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实践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实习学生进一步扩大和加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初步掌握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实际技能,培养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感情,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事业心”[2]。顾明远指出,教育实习是“各级各类师范院校高年级学生到实习学校进行教育、教学专业实践的一种形式。包括参观、见习、试教、代理或协助班主任工作及参加教育行政工作等”[3]。
  上述学者虽然对教育实习的表述不尽相同,但是都指出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到实习学校所进行的一种综合教育实践活动,是走上教师岗位的必备途径。
  (二)集中实习
  我国教育实习的主要方式有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等。目前,集中实习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借鉴相关研究,本文认为集中实习是学校将本届毕业的学生组成若干实习队伍,在统一的时间内到学校联系好的實习基地去进行集中的、系统的实习,考核结果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评定。
  二、D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集中实习基本状况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D校师范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生的集中实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获取该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的集中实习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00份,问卷通过邮件、现场发放与回收形式,回收问卷168份,回收率为84%。同时,本研究也对该校师范教育专业的实习计划等实习材料进行了文本分析。以从学校的角度获得与研究相关的信息。
  (一)集中实习的任务
  D校本次集中实习的时间是从当年11月5日到来年1月11日共10周。小教集中实习任务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观摩;学科教学教案设计与教学;班主任工作;实习总结报告;调查报告。幼儿园集中实习任务主要包括:一日常规活动观摩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观摩、设计与组织;幼儿保育工作;实习总结报告;调查报告。这些任务基本体现了小学和幼儿教师的工作范畴。
  (二)集中实习学校及园所
  本次集中实习共计12所小学、16所幼儿园,这些小学和幼儿园都是D校师范教育专业的实习基地,与它们长期保持相关的合作与交流。从实习小学和幼儿园的性质来看,公立小学有12所,公立幼儿园有14所、民办园有2所。
  (三)实习指导教师配备
  通过对D校师范教育专业在集中实习期间指导教师的分配情况分析,发现该校的指导教师配备很优秀。详见下表:   (四)实习成绩评定
  通过对D校师范教育专业实习成绩考核与评定的分析来看,实习的成绩是由实习指导教师、高校指导教师根据实习生的课堂教学实习、班主任教师工作、保育工作、教育调查、个人表现和教育实习报告六个方面给出公正合理的评价,分别写出评语,评定成绩,权重各占1/3。
  三、D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集中实习遇到的问题
  许多高师院校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生师比越来越高。学校为了提高知名度,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到科研和教学上。受科研、教学的冲击,教育实习越来越得不到重视,也由于缺少有效的内外监管机制等问题,学生实习质量大打折扣。同样,D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集中实习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一)部分学生对集中实习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集中实习这种模式下,实习学校的选择和实习计划安排等问题都是由学校事先计划好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4.6%的学生对实习有准备和计划,想通过实习来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剩余55.4%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实习对他们的重要性,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然而,急于找工作和考研的心态又促使他们想尽快完成学校制定的实习计划,因此就更不重视实习的质量。
  (二)实习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参差不齐
  教育实习的指导师资配备直接关系着教育实习的质量,但实际的师资配备却不能满足这个条件。据调查,小学教师均是专业出身,中青年教师居多,但教学能力强的优秀教师只占5%。有44.4%的小学、幼儿园教师的职称是小教高级,30.3%的小学、幼儿园教师是中级、初级职称。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偏低,25.3%的幼儿园教师不是专业出身,没有职称,她们只是凭借着自己多年的经验从事工作,对学生的教学很难进行专业化的指导,学生只能凭着自己的想法去一点点的探索尝试。集中实习是多个实习生到同一所小学或幼儿园进行实习,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优秀教师的指导,正是因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使学生的实习质量大打折扣,实习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实习热情不高,工作不认真严谨,达不到预期的实习效果。
  (三)校际交流沟通不够充分
  通过与部分学生的交谈后发现,学校没有对实习学校提出十分具体明确的要求,这些学校只是按照以往的常规来配合实习。由于高校指导教师不是专职教师,平时教学工作量很大,深入实习学校的时间有限,与他们沟通不够及时,导致有些学生放松了实习要求,放任自流。而部分实习学校主要负责学生的出勤以及安全,至于实习内容与质量如何则很少过问。对于小学来说,由于有升学任务、教学质量的要求,大部分指导老师不希望实习生上课,只是让其听课、批作业或帮助组织一些活动。对于某些幼儿园来说,只是多了一个劳动力,实习生一日实习工作完全围绕幼儿园来进行,需要幼儿园配合的工作并没有很好地开展。
  (四)实习的评价体系存在缺失
  实习评价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关系着实习的质量,只有建立了完善的评价体系才能对各方面实施严格监管,才能进行较具体、真实的考核。
  1.教师的指导效果评价。对教师的指导评价主要从实习学校和高校两方面进行。
  (1)实习学校无实习指导质量评价。由于没有监管的体系和制度,在实习期间实习学校很少关注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情况,对于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是否耐心、细致,认真记录考勤、总结及评价都不了解,以至于教师的指导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人的责任心。
  (2)高校无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评。指导教师的指导是实习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优秀的指导教师会让实习生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快速的适应自己的角色转换,步入合格幼儿教师的行列。由于学校忽略了对教师指导工作的关注和评价,导致教师的积极性不高,没有很好承担指导教师的责任,很少有教师组织学生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更很少对实习生带班工作、与家长沟通、与实习学校工作人员沟通等问题进行指导。
  2.学生实习评价。D校师范教育专业为期两个月的集中实习结束后,实习学校和高校并没有从课堂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保育工作、教育调查、个人表现和教育实习报告六个方面给出公正合理的评价,实习评价过于笼统,缺乏指导和改进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种状况:
  (1)虚假评价。实习结束后需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在实习手册上对实习学生两个多月的实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写评语、盖公章。因为学校没有明确的要求,很多教师都出于多种因素没有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千篇一律、好评一片写下对学生的评价,几乎从评价上得不到有意义的信息。
  (2)简单评价。学校方面对学生实习的评价也过于简单化,没有对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做过多的交流探讨,只是单纯的上交一份实习手册,虽然那里包括很多方面的问题(如实习总结等),但还是不能真正了解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获得了哪些锻炼等。评价的形式简单虚假、套路化,没有达到真正评价总结的意义。
  四、D校学师范教育专业学生集中实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实习质量的因素来自于多方面,从单位来说既有高校,又有实习学校;从人员来说既涉及高校指导教师,又涉及实习学校教师,更取决于实习生的态度等,无论哪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实习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一)实习生自然情况方面的影响因素
  虽然影响实习质量的因素包括多方面,但是决定实习质量的最主要因素还是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影响因素。
  1.实习生参加实习的态度、情绪。据调查显示:只有47.6%的学生态度积极,愿意参加集中实习;有27.4%的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保持着中立的狀态;其余的25%的学生极不情愿参与实习,他们中部分学生认为参加集中实习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自己去找单位实习,遇到条件符合自己要求的就可以直接留在那里工作,两全其美。还有部分学生准备考公务员和考研,将来不准备从事教师的工作。
  2.实习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水平。学生普遍缺乏教学的实践能力,平时在学校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而在少量的实践内容中的练习,也是建立在同学之间互换角色的模拟教学,这种模拟没有真正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不真实,不能真正锻炼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和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   (二)实习学校的影响因素
  实习学校是学生实习的平台,这个平台是学生实习期间学习锻炼的场地,平台搭建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实习的效果。
  1.对待实习生的态度。据调查56.8%的学生表明实习学校对他们很热情,也为他们提供了许多锻炼的机会,从中积累了很多经验, 肯定了实习的重要性。然而有23.6%的实习生在学校不受重视,实习学校态度冷漠,对他们不闻不问,造成他们产生消极情绪,从一开始心里就抵触去学校上班,最终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没有多大的收获。
  2.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集中实习是由学校统一安排的,有多个学生在同一个实习单位,他们指导教师的态度和能力水平不尽相同。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5.6%的学生得到了实习学校指导教师主动热情的有效指导,收获很大;有16.6%的学生从未被指导过,在教学时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施,这种情况在幼儿园比较普遍,效果不理想;其余37.8%的学生都是主动去问指导教师才得到一些指导。
  (三)高校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
  由于高校没有专职的实习指导教师,几乎所有的指导教师承担的工作任务都比较繁重,不仅要从事课堂教学工作,而且还承担着科研、学历进修和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等工作任务。加之有些高校尚没有建立实习指导教师考核与奖惩的制度,导致指导教师对教育实习的指导流于形式。据调查只有13.2%的学生经常与指导教师打电话或邮件联系,进行交流辅导;有11.2%学生遇到问题时才与指导教师联系请求辅导帮助;75.6%的学生在实习期间没有接受过教师的辅导。高校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与监管学生。
  尽管上面的教育实习问卷调查是针对D校师范教育专业,但是窥一斑而知全豹,高师院校在教育实习中都存在着许多相同的问题。
  五、提高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质量的对策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的教学计划之一,但目前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时间过短,缺乏指导,监管不力,考核不公[4]。因此,我们应该寻求提高教育实习质量的方法。
  (一)加强实习的准备工作,提高学生对集中实习的认同度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不仅对教学模拟、教育见习、分散实习等不重视,对集中实习也不够重视。各级领导及教师都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的毕业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检验和进一步提高师范院校的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教师的必要措施。它可以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获得宝贵的第一线教学经验,从而达到强化从师能力、提高从师素质的目的。为此,教育实习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实习前应让学生从教育理论、教育技能方面做好准备,实习前培训“可采用微格教学的形式,即以现代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在现代视听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有控制的微型教学训练体系。通过直观、形象化的自视可产生极佳的‘镜像效应’,学生能够真正认识自己,找出自身的不足,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以避免和补足”[5]。同时,更应该做好学生心理方面的准备,加强实习的动员力度,如在实习前可以让往届的优秀实习生做报告,介绍他在实习时的方法和经验等,从而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激发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为教育实习提供一定的帮助,使学生尽快进入实习状态。
  (二)选聘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引领、帮助。“为了进一步规范教育实习工作,确定教育实习的质量和效果,应该建立并健全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涵盖实习指导教师的聘任、职责、待遇,考评、奖惩等内容的考核制度,并在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对实习指导教师的考核要形成书面材料,并将其归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今后评优、年终考核、职称评定的一项重要依据。”[6]通过这种管理制度来激励教师的积极参与,并按照严格的要求来选聘思想道德过硬、专业水平高、具有责任心、管理和协调能力强的优秀双导师加入到实习指导的行列中,为学生提供强大的指导教师阵容。
  (三)营造校际良好合作的环境
  實习学校也有教学质量的压力,也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然而,实习生的到来为他们也带来了管理的压力,再加之实习指导费用多少年不变,几十元钱微不足道,不能体现老师的指导价值,而高校也并未给予实习学校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帮助,收益更多的是高校。为此,实习单位从心里并不欢迎高校学生的实习。与实习学校没有建立起一种互惠互利的机制,导致实习学校主观上对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缺乏积极性和合作精神[1]19。为了使双方共同受益,确保实习的质量,应加强高校与实习学校的密切合作,统一协调,积极指导,为培养合格教师创设良好的环境、搭建良好的平台。为此,高校教师要放下身段,深入一线指导实习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介绍学科最前沿的专业信息和成果,根据实习学校的需求进行专题培训,发挥高校的引领作用。同时,也可以请一线优秀教师到大学课堂任教,弥补高校教育课程实践性弱的不足,形成课堂的双向开放,真正做到校际的有效合作、互惠互利、长效互动,从而更好地推动教育实习工作,提升实习质量。
  (四)进一步完善毕业实习的评价管理体系
  评价具有导向作用,它能直接影响实习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实习的效果。目前,高校教育实习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标准操作性不强,评价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诊断、激励、改进、提升等作用。学校应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毕业实习评价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包括实习生的自我鉴定、实习小组学生评价、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的评价,实习单位鉴定、家长评价。评价既要有过程性评价、也要有结果性评价,既包括集体教学活动组织的评价,也包括组织大型活动、班级管理、家长工作等评价。通过教育实习总结,将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不足逐条分析,便于自己在返校后的短暂时间里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努力完善自己,同时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另外,课堂教学水平是判断能否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还可以鼓励实习生汇报公开课,或做较深入的专题实习汇报,以此作为教育实习评价的重要形式和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内容应该覆盖实习的方方面面,全面考核学生在集中实习中的表现,既注重结果考核又重视过程考核,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实习中,实习的效果才会更加显著。
  总之,教育实习包括诸多因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高校、实习学校、有关主管教育部门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有效沟通合作,形成长效互动的机制和系统有效的管理体系,促进高校和实习学校的共同发展,为教师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模式。
  [参 考 文 献]
  [1] 时松,凌晓俊.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4).
  [2] 许高厚.教育实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238.
  [3]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 2 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6-27.
  [4] 高嵩.高师院校在教育实习中的作用变迁及发展趋势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人文版),2016,(1):133.
  [5] 高月春.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51.
  [6] 涂珍梅.高师混合编队模式下的教育实写质量监控[J].高教探索,2005,(5):59-61.
  〔责任编辑:徐雪野 李彬琳〕
其他文献
[摘要]就整个大学生群体而言,大学生党员无论是在思想政治觉悟还是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等方面,无疑是属于比较先进的一部分人,同时也是不断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年轻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离不开大学生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而大学生彼此之间因年龄、经历和环境的相同或相似而建立起来的朋辈关系,则为大学生党员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提供了便利的人际交往条件。但是
期刊
徐晓风、刘君在《学术交流》2017年第5期撰文指出,大庆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展现,是民族精神的浓缩。以唯物史观的视角来看,大庆精神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同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大庆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我国当前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契合。在民族复兴的过程中,大庆精神在政治层面,为大国崛起、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历史经验;在经济层面,为“中国创造”提供了思想
期刊
魏义霞、李洪杨在《学术交流》2017年第5期撰文指出,张锡勤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哲学史和中国伦理思想史的研究,在學界享有极高赞誉。他善于在对思想史的宏观透视中分析和把握每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体系。他对梁启超思想的研究独树一帜、特点鲜明,提出了诸多独到看法和精辟见解,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以陆王心学为视角,对梁启超的哲学思想进行研究。张锡勤先生将梁启超界定为陆王心学的继承者,揭示了
期刊
[摘要]新时期部分大庆作家的创作选择了“现代主义”的文学走向,表现出与主流文学话语接轨的愿望。尽管在表现对象上依旧着眼于大庆油田社会生活,但在文本呈现的思想观念上开始靠近诸如先锋小说、新写实主义、晚生代等主流文学思潮。在这部分作家中,王鸿达的小说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他对人性本质的思考与表现、对文化冲突现象的揭示以及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反思,等等,在一定意义上已经可以列入现代主义文学范畴。《荒原的距离》
期刊
[摘要]工程教育国际化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教育市场开放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配置、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充分共享国际资源、制定国际统一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国的石油高校为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石油、石化领域工程技术人才,也在积极探寻工程教育国际化的手段和途径。但是受中国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道路也是困难重重。探寻工程教育国际化途径是石油高校面临的一个
期刊
樊志辉、曹颖在《学术交流》2017年第5期撰文指出,以熊十力、梁漱溟、唐君毅、牟宗三等人为代表的心性儒学是现代儒学的重要向度。他们将儒家的心性之学视为中国文化的神髓所在,并试图以此为根基来谋求中国文化的返本开新,探求中國文化与西方现代性文化的接榫。然而,现代心性儒学的心性叙事存在着体证、见证与论证不分的问题,将个体的体证上升为见证,进而等同于论证,这是思想上的僭越。同时,现代心性儒学将现代性问题化
期刊
[摘要]民主和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考察中国的民主和法治,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分析,即从历史中国、文化中国和时代中国的维度来认识中国,将现实的中国置入上下左右、古今中外的整体坐标系中纵横统观,通过回溯、还原和活化,来追本溯源、正本清源,从历史的延续性和与世界的联系中来观察分析。从历史的维度看,夏朝世袭制的家天下取代了三皇五帝的原始大
期刊
[摘要]20世纪70年代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为了克服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所面临的危机,他们借鉴了分析学派的分析方法重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期解决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社会现实情况中遇到的困境。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约翰·罗默对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剥削”,运用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哲学的方法及现代数学的博弈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建构了一个能够普
期刊
宋连胜、晋伟在《学术交流》2017年第5期撰文指出,柏拉图在对智者“坏”的修辞深入批判的基础上,力图构建“好”的修辞哲学。柏拉图认为,“好”的修辞学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辩證法相结合的:总体上说,辩证法是人通过理性来探求“理念”的,而修辞学是用来确定“信念”的;哲人用辩证法发现真理和美德,受哲人影响的演说家使用修辞学教导或引导大众;辩证法是处理理论问题的,修辞学是处理实践问题的;辩证法指向了理想世
期刊
金融创新的加速,在带来金融商品和金融服务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将金融服务者和金融消费者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由于金融商品交易和服务过程中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交易地位不对等,加之金融监管与规制的力度不够,导致金融纠纷时有发生。传统的金融法要求金融服务者承担的责任以公法上的责任为主,包括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而金融服务者承担私法上的责任规定不够,长期处于被漠视状态。然而,对于金融消费者而言,其在金融商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