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48例文献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i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全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医药信息系统》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下载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原始病例报告,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病例报告48例;男26例,女22例;速发型(30min内发生)过敏性休克38例,迟发型过敏性休克10例。经积极抗休克治疗,48例恢复正常。结论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应引起医务人员高度重视。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过敏性休克;抗茵药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55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247-01
  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等。随着临床广泛应用,有关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越来越多,有的还很严重.为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和一般规律,本文检索并下载中文医学期刊中有关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并进行统计与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3—2013年)、《万方数据医药信息系统》(2003—2013年)和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03—2013年),下载其中原始病例报告,剔除综述论文、重复的和资料不全的病例报告,共获得有效文献46篇48例。
  1.2 方法 手工统计病例报告原文中患者的性别、年龄、药物过敏史、用药剂量与给药途径、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时间、临床表现、抢救措施、恢复时间及转归等,然后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 果
  2.1 年龄、性别与过敏史情况 48例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范围为19-78岁;过敏史情况:13例青霉素过敏,3例左氧氟沙星过敏,无药物过敏史17例,过敏史不详15例。
  2.2 给药途径与剂量 48例均为静脉给药,给药剂量0.29,bid 28例,0.39 9例,0.49 9例,0.59 2例,不详3例。
  2.3 过敏性休克发生的时间 用药30 min以内发生的过敏性休克38例(79.2%),发生在30 min以上者10例(20.8%)。
  2.4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以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多见,皮肤黏膜和消化系统表现不多见,具体为:
  循环系统:血压剧降至休克水平(其中15例血压为0);脉搏细速23例;面色苍白28例;出汗20例;心慌6例。
  中枢神经系统:意识丧失25例;头晕11例;全身乏力16例;大小便失禁9例;声音嘶哑4例。
  消化系统:恶心23例;呕吐5例;腹痛7例;腹部不适9例。
  皮膚黏膜:全身瘙痒9例;皮肤潮红6例;荨麻疹3例;丘疹1例;皮肤花斑1例。
  2.5 过敏休克的治疗与转归 过敏性休克发生后经积极的抗休克治疗(如吸氧39例,注射肾上腺素37例,多巴胺22例,阿拉明4例,地塞米松48例,异丙嗪17例,呼吸机辅助通气4例等),38例患者在30min内恢复正常,10例恢复时间在6min0以上。48例患者抢救成功。
  3 讨 论
  3.1 过敏性休克与患者年龄、性别和原发疾病的关系调查发现,过敏性休克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休克可发生于18岁以上的任何年龄段患者。
  3.2 过敏性休克与给药途径和剂量的关系48例过敏性休克的病例都是通过静脉滴注给药,致过敏性休克与剂量大小没有直接的关联,调查发现,未见其他剂型致过敏性休克的报告,因此认为过敏性休克与给药途径有一定关系。
  3.3 致过敏性休克的机制 过敏性休克是指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种威胁生命的、急性全身性炎性反应,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也属于I型变态反应,而且大多数(79.2%)为速发型过敏性休克。但过敏性休克是由左氧氟沙星本身引起,还是由注射液中的杂质引起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4 合理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一些建议
  3.4.1 合理选择用药人群 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之前要详细询问患者的食物和药物过敏史及过敏家族史,是否曾对左氧氟沙星或其他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过敏,过敏者禁用,有食物和药物过敏史者慎用。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产生过敏性休克后,医务人员应将情况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在其病历中予以记载,避免今后再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3.4.2 掌握好给药途径、剂量与给药速度 在保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患者能口服就不静脉给药,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脉注的治疗剂量和疗程与口服相同,因此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先静脉滴注,待患者病情稳定、好转后即可口服给药(序贯疗法)。建议左氧氟沙星含量高的输液滴注速应该慢些,含量低的则可以滴快些,但滴注的时间均不得少于50rain。
  3.4.3 注意配伍禁忌 不同pH的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配伍,可能产生沉淀、混浊、变色等反应,所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宜与其它药物同瓶静滴,或用同一根输液管同时静滴。另外,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不宜与降糖药物一起合用,因为左氧氟沙星本身也可以引起血糖异常(特别是低血糖),临床出现这种情况时很容易造成误诊(是过敏性休克还是低血糖昏迷,一时难以判断),给临床救治带来麻烦。
  3.4.4 加强用药监测与处理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有79.2%患者发生在用药的30min以内,引起的迟发型过敏性休克有占20.8%患者发生在用药的1小时后。因此医护人员要全程密切观察患者对用药的反应,发现有不良反应的先兆症状就应立即进行处理,防止轻微的不良反应加重,甚至向休克方向发展。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迅速采取救治措施,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3.4.5 提高产品质量 生产厂家应尽量减少注射液中附加剂的种类和数母,提高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产品的质量,从每一个环节着手,把致过敏性休克的危险凶素减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围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2005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64.
  [2] 土军玲,李小侠.左氧氟沙星致老年患者过敏性休克死亡[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2,(3):193-194.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临床腹腔镜手术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近三年来我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52例妇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152例患者分为两组,
上海国际心血管疾病研讨会于 1 1月 1 5日 -1 6日在上海瑞金医院举行 ,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2 7位心脏病学专家登台发表了演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35-01  患者,女,41岁,体重73 kg。临床诊断宫外孕(有下级医院急诊转到我院),在全麻下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前检查无明显麻醉禁忌,ASAⅡ级,术前肌注苯巴比妥钠0.2 g及阿托品0.5 mg。入室后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呼末二氧化碳;麻醉诱导静注,芬太尼 0.1 mg,依托咪酯20mg,丙泊酚(得普利麻)130 mg及顺啊
期刊
目的 对肘关节脱位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应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取25例肘关节脱位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4年1月份到201
【摘 要】目的:观察气管切开患者应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因不同原因导致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术后,病情稳定,可以脱机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例,均采用0.45%生理盐水作为气道湿化液。观察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合并加热棒持续加温方法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向带有氧驱动的面罩雾化罐内持续加入气道湿化液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痰液湿化满意度,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观察组痰液湿化
期刊
目的 对于心血管内科当中的病患出现感染问题的原因以及临床治疗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了本院从2017年3月-2018年2月这一段时间内,心血管内科出现感染问题的238例病患,将其命名
【摘 要】目的:研究愈美颗粒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5月~2013年11月我院入院治疗的84例患儿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头孢噻肟钠,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增加愈美颗粒,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目的 探究儿童眼病筛查法在群体儿童眼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行常规眼科保健、体检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眼筛查检
【摘 要】目的:观察强刺激推拿手法与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膝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确诊患者,采用强刺激手法与功能锻炼治疗,每次30min,每3天1次,6次为一疗程。结果:治愈24例,好转28例,无效4例。结论:强刺激手法与功能锻炼治疗慢性膝关节炎疗效确切。  【关键词】强刺激;手法;功能锻炼;膝关节疼痛  【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837-0
期刊
目的 提升临床药师对重症患者不良反应的监护能力.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对一例重症患者入住ICU期间两次使用利奈唑胺血象变化的观察,提出临床药师的体会与建议.结果 考虑本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