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治条例的宪政围城及其解构

来源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3063309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治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核心体现和保障,其制定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五个自治区的自治条例迟迟未能出台,自治州、自治县已制定的许多自治条例又未能充分体现民族和地方的特殊性。自治条例目前的状况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制定自治条例不仅仅是民族自治地方的重任,更是我国宪政框架内的重要课题。自治条例的制定背后有着深刻的宪政困境,自治条例处于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博弈、法律体系定位以及本地方各民族关系的重重复杂围城之中,若想突破围城仍需艰苦的探索。
其他文献
实验教学是生物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让学生在观察实验或者参与实验的过程中.直接获得其中蕴含的知识及操作技能,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使其树立起严谨科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是当代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主题。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发展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的
尚美课堂崇尚用美的方式与规律进行教学,以此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培育审美情趣的课堂。通过阐述尚美课堂的主要特征,进而对其建构途径做出了有关分析。
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话语和意识形态存在盘根错节的关系,而不同的政治语境又决定着文学的不同走向,呈现不同的审美规约,形成了文学的阶段性繁荣。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可清楚地看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已成为治疗中重度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然而,临床上仍有约30%~40%的CRT植入患者对其无反应。研究指出,QRS时限和形态、缺血性心肌病、右心功能不全、肾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