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代理成本控制研究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to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代理成本是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由于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企业的管理人员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在管理层人员对企业产权部分所有的情况下,其工作积极性不高,但却热衷于追求额外消费,于是企业的价值也就小于企业完全所有者时的价值,两者之间的差异即被称为代理成本。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代理成本的控制成为企业重要的一项任务。本文旨在研究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的代理成本的构成内容,分析代理成本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控制代理成本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代理成本;控制
  一、代理成本概述
  1.代理成本的产生。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逐渐扩大,经营一个企业对经营者专业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此时,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所有者,将会选择聘请外部经理管理者,职业经理人应运而生,这就产生了代理。伯利和米恩斯(Berle and Means,1932)对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产生的“委托人”(股东)与“代理人”(经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所做的经济学分析,奠定了“代理人说”的理论基础。詹森和麦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1996)将其定义为一种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下,企业所有者(委托人)将某些决策权委托给经理(代理人),经理人以企业所有者的名义从事各种活动。代理人的决策不仅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强烈的影响,而且决定着企业的长期命运。这些决策的质量不仅取决于经理人员的能力,而且还取决于经理人员为增加股东财富制订决策的动机。
  2.代理成本的概念。代理成本是由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由于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企业的管理人员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在管理层人员对企业产权部分所有的情况下,其工作积极性不高,但却热衷于追求额外消费,于是企业的价值也就小于企业完全所有者时的价值,两者之间的差异即被称为代理成本。(詹森和麦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1976,企业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和所有权结构)
  3.代理成本的内容。代理成本的内容包括三部分:委托人的监视费、代理人支出的签订契约活动的费用和剩余损失。委托人的监视费监督成本,是指委托人用于管理代理人行为的费用。代理人支出的签订契约活动的费用是指为了确保代理人不采取可能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特定行为,向代理人支付签约活动的费用,以及如果代理人采取了某种损害委托人利益的行动,委托人将获得的补偿。剩余损失是指代理人的决策与追求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决策之间存在偏差而使委托人遭受与福利减少相等价的货币损失。
  二、代理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
  1.努力程度问题。按照经济学理论,工作是一种负效用,但有收入作为补偿,闲暇是一种正效用,但会损失收入。工人通常会偏好闲暇所带来的利益,直至闲暇所带来的边际利益等于丧失收入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止。经理人员也是受薪雇员,上述理论同样适用于他们,同样也会产生以努力程度为基础的代理问题。经理人员拥有的公司股份越少,他们在工作中偷懒的动机就越大,这可能会使股东价值遭受更大的潜在损失。代理人会在闲暇所带来的效用与丧失收入所带来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对闲暇的偏好直到闲暇所带来的边际利益与丧失收入所带来的边际成本相等为止,同时经理会判断勤奋的边际收益是否小于闲暇的边际收益,最后决定他选择是否更多地偷懒,此时公司的损失就越大。
  2.经理层任期问题。一般来讲,公司的经理人员都有一定的任期。相对于经理人员任期而言,公司有更长的生命期间,股东们更关心公司未来期间的现金流。而经理人员在任职期间的要求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期的现金流。当经理人员接近退休时,他们任期的有限性与股东持股期的无限性(如不将股票抛出的话)之间的矛盾,使代理问题更加严重。此时,经理人员可能偏好投资于具有较低成本和能够更快取得成效的项目,而放弃更具获利性但是成本较高且需长期见效的项目。公司应投资多少研发费的决策就是此类问题的一个例子,当经理人员接近退休时,研发费的支出随之减少。当资本市场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确认公司新项目的价值时,经理任期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如果项目初期对于资本市场表现得无利润,经理人员可能拒绝有吸引力的项目。
  3.不同风险偏好问题。资产的多样化虽然不能消除系统性风险对于公司股价的影响,但是能够有效地分散公司的特定风险。因此,具有多样化投资的投资者主要关心公司的系统性风险。一般而言,经理人员自身并没有很好的多样化资产,他们财富中的很大比例与他们所在公司的成败息息相关。当报酬中很大一部分由固定工资组成时,经理人员的风险偏好可能更接近于债权人,而不是股东。财务危机或破产的发生会使得经理人员另谋职位的难度增加,从而使其净价值减少,此时,经理人员可以有效地应对威胁公司生存事件的发生,但当情况发生好转时,他们报酬的增加有上限的限制,奖金数目经常为工资的特定百分比或是一个固定数目,这就使他们更倾向于较低的风险项目或较低的净现值项目,相对于股东偏好而言,经营者可能采用更小的负债融资,更多地进行内部融资,为避免较大投资风险而放弃了有较大收益的投资项目。在利益一定的情况下,会相对增加代理成本。
  4.资产使用问题。公司资产的不正确使用与用于个人消费也会带来代理成本的增加。在职消费可以使公司吸引具有丰富经验的经理人员。然而,如果津贴过度,会使股东财富遭到减损。经理人员仅仅负担此类支出成本的一部分,但是却获得了全部的利益,所以他们更希望在职消费的增加。经理人员也有动机进行无利润的投资以增大公司的规模,从而增大了他们的报酬与特权。经理人员愿意通过过度投资的方式来获取超额的现金流,从而与股东的利益有所偏差,这会相对增加代理成本。
  三、公司治理结构下的代理成本的控制
  (一)代理成本的内部控制
  1.与公司经理层签订报酬合约。报酬合约一般包括薪金、奖金与股票期权。它是协调经理人员与股东利益的关键机制,一项有效的报酬合约,会使得公司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激励经理人员做出股东偏好的决策。首先就薪金而言。目前,大多数公司实行固定薪金,将重点放在支付数额的多少上,缺乏对做好工作的内在激励,使雇员仅关心手边的工作,基于此,应实行浮动薪金,将薪金的多少也与绩效挂钩。其次是奖金。奖金也是以绩效指标为基础的报酬,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公司的代理成本。与公司经理层签订关于奖金的合约,在此之下,如果达到了提前规定的绩效指标,经理人员可以收到现金、股票或二者兼而有之。将报酬与绩效指标相衔接会使经理人员工作更加努力。再次是股票期权。由于股价与期权的市值与未来现金流的现值是正相关的,期权价会随资产收益率的增长而上升,同时它又能减缓不同风险的偏好问题,这说明在控制代理成本方面,以期股和有限制的认股权可以作为持股权的替代机制。   2.给予公司经理层一定的持股权。给予公司经理层一定的持股权,这样拥有公司股权的经理人员相应承受着自己决策所带来的后果。持股比例大的经理人员工作得会更加努力,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经理人员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3.通过董事会监控。董事会的主要职责包括批准或同意主要的管理决策,并监控这些决策的执行,聘用和解雇经理人员以及为他们制订薪酬水平。研究表明,当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的比例增加时,股东与董事会的利益协调更容易进行。外部董事比内部董事更可能作出由来自公司外部的经理人员替换业绩较差经理人员的决策。
  4.运用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为了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等的总和。通过这一机制所形成的推动力和吸引力,使员工萌发实现组织目标的强烈动机,产生实现目标的内在动力,引起并维持其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并通过绩效评价,得到自豪感和一定的奖酬,以强化自己的行为。
  (二)代理成本的外部控制
  1.经理人员市场调节。经理人员市场是一个对经理人员过去绩效进行评价的事后处理机制,它能够有效地控制代理成本。一般而言,经理人员目前的绩效会影响其未来工作的机会,这就使得经理人员有动机控制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的自利行为。相对于没有削减股利的公司而言,削减股利公司的经理人员在以后成为其他公司的外部董事的可能性更少。
  2.利用公司控制权市场监控。公司控制权市场是一个由各个不同管理团队在其中相互竞争公司资源管理权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不同的管理团队通过收集具有控制权地位的股权或者投票代理权来获得对公司的控制。当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无效时,公司的市值开始下降,市值的下降吸引了潜在竞价者的关注,竞价者相信他们能通过收购公司、改变其战略、改进其运作效率或消除公司无意义的行为获取利润。缓和代理冲突,降低地理成本。
  3.债权人的监督。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债务水平越低,其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低,伴随着的经理人员工作职位丧失的可能性也会越低。因为债务支付是法定的,它强迫经理人员支付可能被错误使用的基金。债务也使经理人员面临更多的市场力的监控。债务水平较低的公司,经理层可以通过减少持股者的收益而使经理人员的福利与职位不影响。
  4.政府部门监督。竞争性的股票市场与经理人市场向企业经理形成了企业外部强有力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在竞争性的股票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比重很高,以致于他们可以对企业施压,撤换不合格的经理人员。在竞争性的经理市场中,有能力、忠于职守的经理,能得到很高报酬。能力较差、不负责任的经理只能得到较低报酬,甚至会失业。经理人员要提高其收益,必须先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依据现代财务理论,企业股票价格主要取决于未来现金流的现值,所以经理人员只有努力提高企业的长期预期利润,才会使企业股票的价格提高,其在企业中的地位才会巩固。而且,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代理人与委托人利益取向不相容的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决。政府部门应致力于通过监督,完善市场的竞争环境,维护其公平、正当的竞争市场,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大力培育具竞争性的股票与经理市场。
  参 考 文 献
  [1]杨德明.《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代理成本》.2009(12)
  [2]张奇.资本结构调整——上市公司治理的新途径[D].西南财经大学.2010
  [3]杨松柏.中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4]朱继胜.公司经理权初探[D].广西大学.2011
  [5]黄德伟.平衡的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
  [6]黄勇.中国实行股票期权激励机制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
  [7]童光法.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1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多尼尔钬激光和其他类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多尼尔钬激光组294例和其他类型钬激光组25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
关于婚姻,历来有着不同角度的描述和定义,浪漫者称之为爱情的结晶,悲观者称之为爱情的坟墓,淳朴的百姓称之为“搭帮过日子”,经济学家称其为“最小的合伙制股份公司”。而在所有描述之中,唯有最后一种具有法律的严谨,也唯有在这个剔除了任何浪漫色彩的属性上,婚姻才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三(民间俗称“新婚姻法”)已经开始施行,围绕该解释中关于房产归属权的一系列条款,仍然是
期刊
近年来,我国离婚率总体逐年成上升趋势,法院受理各类婚姻家庭案件的数量也增长比较快,我院近年来受理的离婚案件均占民事案件总数约30%左右。随着离婚案件数量的增加,案件审理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一直困扰中审判人员,各地法院也出现了不同的判决结果。本文针对离婚案件审理中出现的共同财产的认定及子女抚育费的计算方法等问题提出几个个人的观点。  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  我国2001年修正的婚姻法及之后最高人民法院
期刊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利于党员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有利于明确今后的努力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分析企业资本运营的概念入手,探讨企业资本运营的目标,并提出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资本运营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资本运营;生产经营;企业价值  一、资本与资本运营  (1)“资本”的界定。“资本”、“资金”、“资产”这三个概念之间非常的接近,但又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可理解为一定的资源和价值;区别在于它们的侧重点不同。“资产”侧重于强调某种资源或价值的“权属”、“产
患者,男,68岁。咳嗽伴痰血20d,起初未予重视,后至当地医院就诊,行胸部CT提示右下肺占位伴右下肺阻塞性炎症。为求进一步治疗,遂至我院行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中叶外侧段见一结节
期刊
目的:急救止血训练模拟系统是战伤急救训练模拟人中的一个重要的功能模块,如何模拟动脉出血伤情是系统的关键,本文提出了运用四联阀组合的控制研究。方法:基于三元件Westerho
目的:探讨以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联合细胞因子介导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为基础的免疫途径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临床确诊的
当前,辽河油田公司正处于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产量规模、经济规模和人力资源规模不相匹配的结构矛盾,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和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对油田干部队伍建设
期刊
本刊讯记者冯立新/孙勇报道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有关中国经济列车的未来时速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进入2015年后,这个问题就变得更加引人注目。为此,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