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农村问题是关系社会发展与稳定的一个大问题,而农村的中小学教育问题又是农村问题的关键所在,发展农村教育势在必行。家庭作为中小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必将对学校教育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家长的榜样作用
  托尔斯泰说:“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你孝敬老人,子女才能孝敬你:你下岗择业时充满自信,子女才可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一位家长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使孩子有良好的品德,就必须从小好好培养。当孩子上幼儿园时,我就要求他把大水果给别的小朋友,自己吃小的,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上小学后,又教育他要关心、帮助他人,不要事事处处总考虑自己的利益等,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时刻注意我们父母自身的一言一行,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的自私心慢慢地少了。”
  家长大多是普普通通的,不会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来感染或教育孩子。这位家长的教育方法虽然不是最科学的,但是他注重从小培养孩子,正确引导、鼓励孩子做人、做事、成材、成长——这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家长也在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孩子。
  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作为家长必须重视榜样的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和教育孩子。家长要改变教育观念。“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年代已逝,父母与孩子的社会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因而父母也应该尊重孩子,孩子有他独特的思想,独特的思维方式,作为父母应该时常换位思考,了解孩子的需要,并做积极的肯定与支持,即使发现孩子有错误,这个错误是父母认为的。孩子却不认为是错。毕竟孩子的社会阅历不深,还有许多东西是他们未知的,这是的父母更多的应该是说服教育,用浅显易懂的例子、用心平气和的语调讲明这样做的危害性,而不是过去那种大声呵责,除了打就是骂,这种简单的教育方式,没有从思想上解决,孩子也许当时服从,但内心都在咕哝,不服气,甚至产生逆反心,如果长期积存,一旦爆发出来,后果可想而知。
  二、成绩不能决定孩子的好坏
  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一位女生说,她的母亲每到她考试前就说:“你这次如果考不好,看我怎样收拾你。”结果,这位女生从小学开始,如果那回大考(期中或期末考试)没有及格,都会受到妈妈的打骂,上了初中仍然这样。这位女生说,“我怕考试。”“事实上每次我都想考好,而且每次我考差时都希望有人能帮我分析原因。”“考不及格,老师的白眼,同学的讽刺我都可以接受,但没想到生我养我的妈妈也看不起我,我还有什么信心把学习搞好呢?”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这么说时。家长根本没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不理解孩子,所以还才越来越远离家长。所以家长要树立榜样,学会去理解他人,孩子才能理解家长的苦。
  三、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对于孩子的教育除了家长的榜样作用以外,家庭的环境也影响孩子的一举一动。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昔日稳固的家庭日益受到一定冲击,越来越来多的家庭解体了,单亲家长一方面要照顾孩子和上辈的生活,另一方面要努力工作获得必要的经济来源以维持和保障生活,这些单亲家长们总是忙忙碌碌从而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忽视了对孩子教育问题。在学校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在学业、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在正常家庭的孩子远远多一些。一般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一方面本身得不到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另一方面单亲父亲或母亲因忙于生计,常常忽视了对孩子心理、生理的引导和学习、生活方面的关心、帮助,独生子女们又缺少至亲的兄弟姊妹倾吐心声,往往在身心等诸多方面受到创伤,出现了人格不健全或心理扭曲。孩子在缺乏亲情和温暖的环境中往往容易形成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性格,进而与社会产生对立情绪或出现心理障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所以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构造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
  总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家庭中的父母都必须注重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环境和适当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良好发展。最后,家长应合理应用合力。教育本身就不是单一的工作,它牵涉方方面面,学校、家庭、社会是教育的三大主体,家长要合理的、科学的应用。
其他文献
村干部队伍是我国农村治理的中坚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我国在村干部的管理领域也取得了较大的理论突破和实践推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居世界第七位跃居为世界第二位。这一期间,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10%。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也进入了经济转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现高效化、高效率的教学,避免形式化、低效率的教学,这是我们课堂教学要追求的一种较高境界,广大教师正在孜孜不倦地钻研各种教学途径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室外的身体锻炼来完成的,广大教师要转变观念,剖析自己,根据课程标准,在充分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和体育水平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确定教学的内容和任务,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努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
期刊
“学会”和“会学”虽然只是两个字的颠倒,却是两种不同教育观的反映。教幼儿学会是着眼于当前,着眼于孩子具体的认知结果:如学会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技巧。成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往往十分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儿童自身的学,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幼儿失去了主动探索发现的机会,不利于幼儿知识、智力的重新建构。  教幼儿会学,则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即教师引导幼儿去发现、去观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学位
近些年来,中国的水彩画正在以突飞猛进的态势向前发展,在绘画技法、题材选择、材料运用上都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创新意识空前活跃,艺术家都在从不同的角度探索着极具个人
中学生作为一代人,他们的未来支撑着国家和家庭的命运,能否健康的成长,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家庭的幸福和和谐。但是我们经常能从一些新闻媒体和报刊杂志上看到有关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连年来呈下降趋势的消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结果呢?经过长期探索和反思。我浅谈一下个人的观点。  一、缺乏刻苦锻炼精神  众所周知,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我国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作为独生子女,他们在
期刊
我们班的小鹏一直是个学习困难户,考试成绩一般都是十几分。听写生字词如果听写100个字,偶尔能对十几个。其余的全一个个画鸭蛋,任凭我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大道理讲了一箩筐可他依然学不会。  这一周,我让同学们结对子,看谁愿意帮助后几名学困生,我们班小闫自告奋勇说愿意帮助小鹏。我私下里对小闫说:“只要小鹏有进步就行,不必要求太严格了。”  今天上课,我又挑了四名学困生在讲台上听写生字词。听写完毕,开始批
期刊
Li Xuying is all pumped up: She just finished her live broadcast session.Still in her 20s, Li works as a host on Taobao, an e-commerce platform run by Alibaba 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