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孟森》中女性书写的权力维度

来源 :昭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um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亲爱的生活》中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亚孟森》记述了20世纪战后加拿大小镇上一个普通的女大学生的经历,再现了艾丽丝·门罗作品中的性别权力政治。从福柯的权力理论出发,结合西蒙·波伏娃的存在主义女权理论,通过分析权力主体的规训手段,以及女性个体在“亚孟森”中从“自由人”转变为“他者”的过程,揭示了战后小镇的隐喻意义,以及女性被权力规训导致的悲剧。《亚孟森》表达了门罗对现代女性生存状态的反思以及对和谐两性关系的诉求。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抗疫精神同属于精神文明,具有高度契合性。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增强教育说服力、丰富教育内容、拓宽教育渠道。挖掘抗疫精神的基本内容,采取理论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和自我教育法等,切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
摘 要: 王仁杰的《董生与李氏》是一部取材现实题材小说但却古意盎然的作品,被誉为新时期以来创作的剧目中“几乎无可挑剔”的“罕见之作”。本文以该剧的情节设置为切入点,通过剖析剧中人物行为背后的动力,结合当代戏剧发展的问题,探讨该剧大获成功的原因,以期总结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关 键 词: 封建礼教;人性;梨园戏;古典美;继承传统  一、有悖伦常的情节设置  《董生与李氏》的主要情节大体上是“
《瓦解》是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的处女座,被誉为“非洲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自问世就引发大量讨论其后殖民意义的相关研究。小说借主人公奥贡喀沃的悲剧命运展示了前殖民时期尼日利亚伊博氏族生活及其巨变。借助后殖民主义“挪用”和“改写”的概念,论述阿契贝如何通过对西方宗教文化和语言的借用和挪用来对抗帝国话语,重构自己的文化身份。
驴子句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语义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不定名词短语具有全称量化意义这一语义难题构成了对传统形式语义学的挑战。形式语义学试图用E类代词理论和话语表述理论进行解释,但未能给驴子句作出统一解释。基于构式语法的语言观和构式压制理论,本研究认为驴子句的全称意义解读源于固化在语言使用者心智中的构式,其不定名词短语的全称量化意义是经由驴子句构式对其入构词项进行语义压制而成。
新发展理念与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之间存在深刻逻辑契合关系。具体说来,创新是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不竭动力;协调是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合力之源;绿色是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本然之义;开放是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应然进路;共享是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价值之维。新发展理念体现了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是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重要理念创新。因此,需要在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从而为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思想保障。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命非凡、意义重大.自“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在“教”“学”以及“教学互动”环节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结合问卷调查寻找现实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课程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变教学模式、强化隐性教育、改善课程考核机制等方面探索应对策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全球化俨然已经成为当前经济技术、文化教育等发展的主流趋势,这为比较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遇与可能,从而使得研究领域得到延展,研究视野也日渐开阔,相对应的研究重要性尽显无疑。但有机遇就会有挑战,随着比较教育研究范围扩大和教育服务能力提升,其要实现更好的突破与发展,研究视域转换、方法论素养提升等都是不容忽视的,这样本土比较教育的影响力、比较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贡献,以及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和助力本土发展的作用才能达到最大化,智慧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才能得到稳固和提高。
翻译教学在我国经济社会与国际社会的融合发展中得到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自我变革的现实挑战:经济、文化、外交等不同领域都对翻译人才有着数量和质量上的高要求,但是目前承担翻译人才培育重要任务的地方院校却出现所培育的人才无法得到市场认可这一不尽如人意的情况。而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翻译教学的局限性,为地方院校翻译教学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是值得广大翻译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工匠精神对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具有重要价值,在职业素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是满足新时代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适性需要,也是适应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多元化需要,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性要求。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存在的能力同质化、教育平庸化、过程机械化、效果表面化等问题,从专业性和综合性两方面建构了职业素养的结构体系,并从发展、授课、控制、评估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路径。
新的课程改革、统编版教材的编写以及新时代的历史学科考试,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材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研习2021年苏州市中考历史卷,希望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在新一轮的课堂使用中,能从“教本”走向“学本”,从“阅读”走向“研读”,从“叙事”走向“活动”,从而将考试体现的历史学科素养落实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润物细无声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落实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