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源自有效探究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t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探究的有效性,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笔者最近在“3的倍数的特征”(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研究课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提高课堂有效性颇有感触。
  
  一、尝试猜测,激疑引入
  
  学生对未知的探究一般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他们常常借助已知对未知进行猜测、实验、推理,并作出解释。“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2、5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伊始,我试着让学生猜一猜3的倍数有哪些特征。同学们受2、5的倍数的特征影响,只是从个位上的数去思考,猜测可谓五花八门。有的学生说:“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有的学生说:“个位上是1、3、5、7、9的数是3的倍数。”还有学生说:“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3的倍数。”在未得到正确答案前,同学们都以期待的眼光看着我。这时,我提醒他们:“找3的倍数的特征用找2、5的倍数的特征的老办法是行不通了。”于是同伴之间相互质疑,学生就在这样一种想知而未知、想得而未得的气氛中进入探索状态。
  
  二、全体参与,经历过程
  
  有效的探究应是全体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行为。因为探究不仅是追求一个结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
  在探索过程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究材料,并为学生创设了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具体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圈一圈,想一想。同桌两人合作在一张1~100的“百数表”上圈出3的倍数并仔细观察,想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吗?通过仔细观察与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3的倍数不完全跟个位数有关,个别学生提出了“可能跟每位数字都有关”的大胆猜想,激发了大多数孩子的探索热情,他们跃跃欲试,想弄个明白。
  (二)拨一拨,填一填。同学们先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几个(100以内)3的倍数,观察思考后再拨几个较大的3的倍数,看看各用了几颗珠,并填在下表中。
  


  这样,让学生把拨珠与填表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地感知3的倍数与所用珠子的颗数有关。
  (三)想一想,说一说。对照“百数表”上圈出的数和上表的结论,思考三个问题:1.每个3的倍数所用珠子的颗数有什么共同点?2.计数器上珠子的颗数是怎么得到的?3.3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及全班讨论交流。同学们通过观察、推理、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顺理成章地初步发现了“3的倍数与各位上数字和有关”的特征。学生探究的成功,得益于上述新问题的引导,尤其是第二个问题,起到突破难点的作用。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把珠子颗数与每一位的数字和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
  (四)实验验证。学生的探究虽不同于科学研究,但要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新发现的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还应反复验证。在学生初步发现规律后,我要求学生进一步举例验证。分两个层次进行:1.正面验证。让学生举出一些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四位数,看看这些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2.反面验证。找几个不是3的倍数的数,看看这些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
  这样,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对其发现的规律确信不疑,还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应用规律,分层练习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练习是有效教学的保证。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练习不仅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手段,而且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
  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的练习。
  (一)基础练习。
  1.判断自己的学号是不是3的倍数。
  2.判断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45、51、396、67。
  在练习中,我引导学生重点说说为什么67不是3的倍数,你为什么把396判断为3的倍数,用了什么特殊的方法。学生通过思考,进一步巩固了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数,学生悟出可以采用弃“3、6、9”后判断的简化方法。
  (二)变式练习。
  不计算,你能不能很快说出下列哪几道题的结果有余数?
  48÷3 342÷3 802÷3 567÷3
  教学时,我启发学生思考: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点?“结果”有余数说明了什么?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学生灵活变通的思维能力。
  (三)开放练习。
  1.在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7□  □12  3□5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说出怎样很快找到答案的思考过程,并优化思考方法。
  2.从0、5、6、7四个数字中选出三个,组成一个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你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这样的三位数?
  (四)拓展练习(课外作业)。
  你能用今天的研究方法研究一下9的倍数的特征吗?
  这节课我把数学知识的构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数学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授——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感知、领悟、构建的有效探究过程,学生的心智、情感等都得到了良好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
  ◇责任编辑:李瑞龙◇
其他文献
富勒旗下的G势力系列键鼠,以实惠的价格与超长的续航时间,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多款节能键鼠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现在富勒再次推出了针对移动商务用户的A250G节能键鼠,将G势力节能技术与FAPP制作工艺相结合。  富勒A250G键盘采用了标准的布局排布,浮萍式按键设计的键帽,按键支撑点掩盖在键帽下方,扁平状的键帽使每一个键帽弧度与手指紧贴,按键触发力度小,反应迅速。在键盘右上角外沿设置的省电信
期刊
“相比较起来,在中国从小学一年级起,安静的孩子就比较多,中国的学生一直比较‘乖’,其好处就是这些孩子学得比较扎实。所以中国的学生到了美国往往是能够在学习上很快超过同龄的美国学生。但是坏处就是胆子较小,一开始的时候不会做研究,不敢挑战权威。”“作为中国的教师要多多地鼓励学生,不要限制他们,特别是对于有自己独特想法的甚至举动奇怪的学生,更需要宽容对待。”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的这些观点深深地触及了我们
期刊
孟建伟在《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撰文指出,知识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以知识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其理论基础是狭隘的知识论的教育观和科学观。知识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将知识作为教育的唯一内容,教师的职责就是最大限度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从教师和课本那里获得知识。这种知识教育模式造成了知识与文化的分离、教书与育人的分离、读书与做人的分离。  随着科学观从知识论向文化论的转变,教育观也面
期刊
异地粘贴复制也不难  有时候,我想把A地复制的东西粘贴到B地,如果为了这一点信息借助U盘或网盘,就太麻烦了。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  如果你要复制的文字不太多,你可以借助QQ个人资料中的“更多资料”,在这里至少可以保存一些需要用到的网址或简单文字。如果你已经开通超级QQ服务,那么可以利用QQ拼音输入法实现文字信息的云剪贴:调出QQ拼音输入法,打开“QQ拼音剪贴板”对话框,切换到“云剪贴板”选项卡,单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作业评价是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体验、语文素养养成的常规环节和重要手段之一。”长期以来,我们的作业评价习惯于诸如“优”、“良”、“及格”、“不及格”之类的老面孔,学生司空见惯,无动于衷,评价缺乏激励的光彩和助推的动力。如何在语文作业批改、评价中体现人文性、激励性,体现新课程评价的要求?笔者进行了一番思考。    一、丰富的等级评价,让语文作业成为一种成
期刊
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感悟大大超过了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因为《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于是,引领学生“感悟”、“体验”成了新课堂的主流,有的教师甚至把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语言训练抛之脑后,或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词语教学是语言训练中的
期刊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小学生常常苦恼没有内容写或不知道怎样写。针对学生对习作的畏难心理和习作的实际困难,我在习作教学中抓了以下工作。    一、激发兴趣,增强习作信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习作产生了兴趣,便不再视其为负担。可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习作教学的第一步。  1.树立信心,大声说出“我能行”。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三年级学生刚刚迈入习作的
期刊
摘 要 本文重点阐述了酒店管理系统,通过对一些知名酒店管理系统的参考和分析调查,结合了顾客的需求和所反映的问题,进一步对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和需求分析,运用了ASP.NET技术和VS 2005为开发平台,采用SQL Server 2005做后台数据库进行开发。  关键词 C# SQL2005 酒店管理系统 ASP.NET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目前制约我国酒店管理公司
期刊
摘 要 本系统是小区设计开发的在线小区物业收费系统,来研究基于模式的B/S网上物业收费管理的实现,采用的是ASP.NET+SQL2005模式的电子平台。物业作为一种不动产资源,其管理问题一直都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小区业主。但是,这其中涉及的信息处理量过于大,一直没有适合的信息管理系统。然而,现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推广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引进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使小区物业的收费管理水平得到大幅
期刊
接连在3个班上了《绿色的画》,课堂气氛还算可以,可作业却不令人满意。小家伙们无疑对我提过的“绘画的简洁美”记得很牢,翻着那一张张只画了一棵树,几片叶子,毫无“新意”的“大作”,真是哭笑不得:明明在作业之前,我提醒大家可以画……  走进三(4)班教室,小家伙们已经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等待上课。这节《绿色的画》,我已经是第四次上了。想起前面几节课的作业,看着那一双双清澈明亮的眼睛,我暗暗思索着是否该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