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培养光伏产业高技能人才探索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c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企合作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学校和企业合作能创造巨大效益。能源紧张的形势日益明显,很多能源在使用中都会造成污染,人们开始渴望清洁能源,而光伏太阳能是当今清洁能源之一。高校、职业学校需要依靠培养人才提升自身竞争能力,与光伏企业合作,是实现此目的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光伏产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3.041
  光伏专业能培养大量光伏人才,这些人才在进入社会后就会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为了让高校、职业学校培养的光伏人才符合实际要求,就要派遣学生前往企业实习,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环境。企业也要和高校合作开发新项目,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1 发展光伏产业的作用
  发展光伏产业最基础的作用就是环境效益,能改变以往使用能源时造成的污染。由于光伏的能源利用来自于太阳能,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符合当前节能环保理念。发展光伏产业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比如,文明村镇建设过程持续向前推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在进行,可以将太阳能照明、取暖等技术和设备在农村推广,顺利让农民生活更加便利,农民的生活方式因此改变,提升农民生活的质量。光伏发电可以应用在各个行业中,对很多行业的发展均能起到较佳的作用。
  2 校企合作培养光伏人才的必要性
  光伏产业更注重实用性,需要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如此才能在学习理论后在实践中检验自身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仅学习理论就会造成无法理解所学知识,此种情况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失去意义。企业需要的光伏人员需要符合市场要求,要能适应企业岗位的特点,光伏专业的学生在没有从业经历的情况下贸然进入企业工作肯定难以胜任。因此,校企合作势在必行,让学生提前前往企业感受工作特点和氛围。而且企业在研发新的光伏产品时,学校能利用自身的科研力量对企业起到帮助作用。
  3 校企合作培养光伏产业人才的对策
  3.1 形成光伏联动发展机制
  光伏企业的发展仅依靠之前的方式已经无法达成目标,需要依靠新的方式促进企业发展。高校与企业共同创办联动发展小组,均派遣企业和学校资历较高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小组成员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光伏产业最新的发展动向,对整个产业的发展实际进行调查。小组成员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查后,就能对此类光伏企业的具体生产情况有所了解,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光伏企业储备优秀人才。光伏企业也可与高校合作研发新的光伏产品,内部员工在合作中能学习到很多新知识,创新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为光伏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光伏企业可利用自身雄厚的资金主动向高校发出邀请,让高校的研究团队投入到光伏企业的技术研发中,和高校保持密切联系,积极联系社会各界,利用社会各界的力量促进本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此种光伏产业模式主要目的是为了调动各方资源,让社会各界都能帮助光伏产业成长。充分培养小组成员的专业素质,让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坚持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职业操守,让小组成员以前往欧洲进行学习,让自身更加符合市场化的需求。学校应制定公关人才规划,了解光伏产品在欧美遭遇“反倾销”的情况,让这些学生具备应对“反倾销”危机的公关能力,在学有所成后,前往欧美各国“反倾销”组织人员进行谈判,力争改变这些人的看法,给中国的光伏产业争取发展机会。利用这种方式获得来自国外的支持,如此不仅能调动本国的力量,也能利用外国的资源,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做出较大贡献。
  3.2 利用科研机构实现粘合效应
  社会上存在各种高端的光伏研究机构,在光伏研究上具备世界最前沿的水准,与这些组织合作,能让校园和企业的合作效率得到提升。高职院校要派遣一些光伏专业的学生前往光伏科研机构观察科研成果,让学生对光伏实验室中的全部实验器械的使用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进行研究,从事光伏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在旁边给予指导和讲解。科研人员要注意在讲解时融入一些光伏企业的生产理念,让学生能对企业的生产方式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高职院校的光伏专业则可从邀请科研工作者来到学校任职,加入联动合作发展小组,让高校的光伏专业更能符合市场需求。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利用此种方式对创新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在全球范围内,企业、高校、科研组织均面临不同程度的竞争,科研组织的加入能让校企合作更加紧密,弥补两种合作存在的不足。比如,学校虽然具备一定的科研力量,但不如科研机构强,科研机构就可以提供更加专业的科研支持。但科研机构本身不具备产品生产能力,企业可以帮助科研机构将一些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并批量生产,让科研机构的成果能创造经济效益,科研机构也能利用自身力量实现创收。
  3.3 实施“未来人才”储备战略
  企业在发展过程不能完全把握未来的发展形势,需要提前采取措施应对这些不确定性。可以采取“未来人才”储备战略,培养一批学生,让这些学生接触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光伏技术,将这些学生培养成最精英的骨干力量。在与光伏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参照岗位的具体要求,寻找符合特点的学生,企业可以从全国的高职院校选择表现最为优秀的专业人才,记录其在光伏领域的表现信息,定期前往国家最先进的研究机构向国内最顶尖的光伏专家学习。根据“二八理论”,20%的主要力量创造80%的效益,培养的这些精英人才就是光伏领域在未来获得巨大发展的关键。
  3.4 注重先进理念创新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校企合作研究中,都是强调各组织之间的合作,此次研究则将创新理念提升到战略发展高度。利用专家学者的学识和影响力召开专项的讲座,让学生参与其中,了解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要在学习过程中安排一些熟悉教育、具备一定企业管理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后,指导学校的课程设置,让学校的教材体现出创新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不创新光伏企业就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也要邀请企业导师,均是具备技师及以上资质的导师,来到学校与同学们一起研究一个光伏课题,组织专项的创新性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到创新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凡遇到困难都要思考能否以创新的方式解决。学校也要派遣教师前往企业学习,对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人才的需求进行全面调查,直接改变教学方法,舍弃原本教学方式中束缚学生思维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以更加自由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不仅如此,教师也要时刻督促自己具备创新理念,只有教师具备创新能力,才会让学生也具备创新能力。教师与学生均具备创新能力后,就会让学校的创新竞争力达到新的水平,这些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在参与企业工作后,就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4 总结
  在光伏专业设定之后,就需要与企业保持合作,共同利用彼此的优点,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光伏行业人才。如此就能促进光伏产业向前发展。企业要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高校也要利用自身的科研能力提升学生的理论积累,让学生能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事光伏生产。
  参考文献
  [1]高卫明.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8):233.
  [2]胡贵平.操检合一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41):4547.
其他文献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极大的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转型,作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与传统的高校
利用模糊数学方法,根据元素毒性的大小进行权重赋值,对成都经济区近地表大气尘进行地球化学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城市中,成都、乐山、眉山的大气环境质量较好,处于一
根据生物除磷和脱氮的机理,污水的脱氮除磷存在基质竞争和泥龄等方面的矛盾。为了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新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SBR-BAF复合工艺,并以模拟城市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交通压力愈发变得突出,为进一步缓解交通压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尤其是公轨两用桥梁的建设变得越来越多.但是,目前针对公轨两用桥梁荷载试验的研
以焦化废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泡沫分离液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Fenton催化氧化处理实验,考察H2O2用量、Fe2+浓度、pH和反应时间4个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结合GC/MS方法比较处理前
作为垃圾填埋场中氮素转化的关键酶之一,硝酸还原酶在填埋场氮素转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的垃圾样品为研究对象,以土壤酶学测定方法为基础,对填埋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