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督导工作新思路 办公平且高质量的教育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qi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省督学对全省各市县的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进行过程性督导。从教育督导评估过程来看,在以督促管、以评促建、指导学校全面发展和政府对教育投入等方面,督导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不断强化督导职能,切实使督导工作督在日常、功在平时、力在实效,有效实现学校督导评估与中小学校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有机融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完善督导队伍体系建设
  重在实现督导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督导队伍的质量,影响着督导评估任务完成的水平,影响着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质量的高效落实和提升。随着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督导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增强,这就需要加强督导队伍体系建设。在原机构的基础上,区县级督导机构要加强专业督学队伍建设、扩充兼职督学、增设学校督协员,同时不断引入第三方督导评价专业人士,为督导和督学工作注入新力量。选拔和聘任德才兼备的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较高的优秀教师以及关心教育工作的社会人士担任督学,开展督导工作。结合国家教育督导条例,健全地方督导督学工作条例,完善督学工作岗位管理办法,使督学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实行督导督学综合考核管理。强化督学督导过程性和结果性考核结合,自评和他评的考核结合,学校发展定性定量评估和督学自我发展定位的考核结合,将考核结果运用到督学督导工作业绩奖惩、评优评先、职称晋升以及相关待遇补贴方面。
   强化督导培训和学习
  贵在提升督导工作的理论性和方向性
  督导中发现,学校缺乏对教育政策的学习和研究,学校管理中存在各种各样与教育方针不同步、不统一的现象,督导中不能正确指导、规范和纠正现象,这给教育指导和服务带来困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重要的决策部署。主要体现在:第一,党和国家关于基础教育的主要文件精神;第二,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第三,新时代中国教育督导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四,教育工作中重大的教育法规等内容。这些具有标志性的教育会议和带有前瞻性的决策以及文件精神,给新时代教育发展注入了新思维、新内涵、新要求和新力量。这些政策文件都为教育督导和督学工作提供了理论遵循和法律法规的保障,给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创新督导工作机制
  关键重视督导工作过程的指导性和服务性
  创新督导工作机制,推行挂牌督导,这是督导主体责任有效落实的助力器,主要体现在过程性管理、指导和服务中。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过程性督导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在整体推进和落实教育发展中,思路非常清晰、内容非常具体、目标非常明确、评价客观求实,并取得了阶段性发展,确保教育工作在督导助推下实现递进式和跨越式发展。
  第一,在挂牌督导活动中建立“1+1+1+X”即“包片督学+挂牌督学+学校督协员+各项工作”的下沉式督导督学模式,开展三级管理、互动负责、联动落实的管理、督管和服务工作。第二,打破督导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督学可以根据督导工作任务和自身工作时间,合理安排督导工作。第三,在学校建立工作站,设置1~2个协督员,根据督导工作需要和督导职能项目,安排督导工作进度和内容,建立工作台账,梳理问题。第四,开展“网格化”督导和“同心圆”式问题指导。根据国家义务教育优質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分板块网格化督政、督学、指导和服务。督政是政策落实和政府服务行为落实,督学是提供专业化技术技能指导帮扶,服务是在督学职责权限内尽可能做好学校在管理和质量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服务工作。“网格化督导”是根据国家、省市区各级督导评估的机制、内容、形式等,坚持督导原则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采取合适的行之有效的督导方式和举措,达到异曲同工之能,实现督导针对性,有效性,把督导职能落到实处,督出问题,督出质量。“同心圆”问题指导,是指在督政督学过程中,发现同一问题,坚持由点到面式的问题跟踪督查,找到问题症结,通过不同层面及路径,做到同质问题辐射找因,实现溯源督导。第五,搭建数字化督导平台。利用信息化大数据,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日常评估和指导。数字化的评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新时尚,一切发展和变化都需要数字来表述,因而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数字化评价、数字化培训、数字化教育引导,包括教师对问题学生教育的过程都需要数字化记录,学校督导工作也应该如此。督导扎实而有效的记录和分析,从定量性变化中研判定质性变化,给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教育决策和教育管理依据。第六,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督导思路。带着政策性问题督导,发现真实性问题诊脉,用心解决问题服务。召开不同形式的学校领导班子座谈会、教师教情座谈会、学生学情调研会、家长代表意见旁听会;参加学校常规工作,如学校(学科)教研会、课堂观摩、课题论证、常规检查、各类活动展示;参与旁听学校重大改革和教育质量评价专题会等,这既是督导督学,又是参与服务,既是促发展,又是做研究,既是常规督评,又是创新提质,既是助学向正,又是督教为民。第七,建立挂牌督导月例会制度。每月由督导室或片区督导责任人召开督学汇报会,针对各挂牌督导学校或片区挂牌督导学校存在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体议事,探讨解决办法,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反馈教育主管部门或上报政府部门以待解决。
   健全教育督导评估专业力量
  旨在构建教育环境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督导督学既是管理员、技术员、运动员、服务员,又是裁判员和监督员。客观公平的教育评价对一个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何让督导“长牙齿”,督出高质量?首先,客观督政。督政是督查教育政策的落实,监督政府对教育的作为情况。由挂牌督学、专业督学督导、两代表一委员和聘请区域外的教育督导专家组成的评估联合督察组,这个督导团队在督政过程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会客观评估学校办学行为的规范性、课程实施的真实性以及政府在教育政策执行、办学条件改善、教师待遇等方面投入落实的情况。其次,精准督学。教学管理过程是专业技术性很强的过程,不能随便督导评价,需要专业技能人员参与。需要组建由挂牌督学、专业督学、学校督协员等组成的学术督导团队,精准地对学校的常规教学管理、教师专业成长、课堂教学、教学研究、课题规划等进行督查。最后,精确评估。学校督导评估,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行为,涉及学校的全面发展,这需要各方面的专家参与其中。需要由挂牌督学、专业督学、教研专家、教育行政专家、人事管理干部等组成督导团或引进第三方评价力量,对学校办学方向、队伍建设、课程开发、教育质量与管理、教师专业化、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办学成效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向学生和家长负责。
  办好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教育,这不是一句空话,这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民生工程,更是给人民群众一个庄严的教育承诺。教育督导工作者一定要手持亮剑、客观督导、公正评判。
  作者单位:西安市阎良区教研室
其他文献
教师周碧波,2012年被授予西安市教学能手称号;2014年被授予陕西省教学能手称号;2016年被中国教师网评为优秀工作坊坊主;2019年8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19年8月,周碧波被调入蓝田县马楼中学任副校长,她更忙了,但还是一如既往地扑在一线教学上。2021年3月13日,周碧波被陕西省教育厅评定为第七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面对荣誉,她陷入了沉思,因为她发现,她必须重新定位自己,还有很多
期刊
这是一枚老校徽,它以紫铜为胎坯,点珐琅、镀银,上面刻有“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八个字。如今,它被陈列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史馆里,每年新生入学,都要来聆听这枚校徽背后的“西迁”故事。校徽凝聚的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信念的执着的故事,就会一次次被传颂。  1919年出生的陈绍蕃老教授曾佩戴着这样的校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大西北。另外两个“90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研究生段则明和马娟,则听着校徽的故事,开启大学
期刊
校园安全重如泰山。保护好每位学生,让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实利益,同时也是各级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早在2015年的第2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上就强调过,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完善学校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坚决排除校园安全隐患,织密织牢学生安全网,努力为孩子们平安、健康、幸福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成为悬在
期刊
“‘三个课堂’理念在陕西基础教育是一个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管理创新,是对全省基础教育如何在‘十四五’期间,立足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深刻思考。”  “‘三个课堂’一文不仅是集理论性、学术性、政策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于一体的学术论文,也是推动陕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方案,对全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具有陕西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新的教育生态,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积极的实践价值。”  …
期刊
“能够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我感到非常光荣。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国家的强盛,我们就不会取得现在的成绩。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陕西教育事业,传承好、发扬好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精神财富。”6月28日,在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上,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委主任戴居仁有感而发。颁发仪式是对全体老党员的一次集体致敬和最高礼赞,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期刊
书案上整齐摆放着五本关于党史的书,写哪本的读后感,我仍举棋不定……忽然,案上的一支旧钢笔,触动了我全部的思绪。对我而言,这支笔比案上所有的书都要厚重。  父亲说,这支笔是他十岁去学堂时,爷爷送给他的。爷爷送笔的时候,十分郑重和严肃,是听着父亲一字一句背诵完《少年中国说》后,才把笔交给了父亲,并郑重告知:这是一支“新民”钢笔。父亲说,那时的他并不太清楚钢笔背后的故事,只是一味沉浸在了获得钢笔后的巨大
期刊
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2017年6月,西安市第八十九中教育集团正式成立。集团成立以来,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策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公办机制下教育集团的发展路径。梳理集团三年来的发展脉络,笔者对公办机制下教育集团发展路径,有以下五点思考。  一、立足集团实际,走特色发展之路  近十几年来,“名校办民校”呈迅猛发展势头。民办学校借助“名校”品牌,在满足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
期刊
商山脚下的南京支教老师  2018年10月底,生在南京、长在南京的慧园街小学党支部书记邵阿宁,响应中西部扶贫协作战略,带着教育扶贫的初心与使命,来到大山深处的丹凤县,开展教育扶贫支教工作。  丹凤虽无严冬,但和南京相比,气候干燥,寒气袭人。这对她来说,首先面临的是环境考验。“支教就是来吃苦的,环境艰苦我能适应,我将牢记支教初心,履行支教使命,全力做好教育扶贫工作。”这是见面会上她的表态。  步入丹
期刊
他,是一名扎根乡村教育的中共党员。从教25年,他坚持自己“培养一位学子成才,改变一个农村家庭未来”的信念,在三尺讲台上勇于担当,积极钻研,热爱学生,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奉献心力和汗水,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就是渭南高新中学美术教师魏玉龙。  1997年7月,他入职渭南高新中学,但去了三次都没有找到学校。当时适逢建校初期,学校建在一片玉米地中,唯一的泥泞小路也被隐没在长满杂草的荒地
期刊
41年来,汉中市勉县新铺镇板庙教学点负责人唐自银为学校做餐桌、铺地板、换顶棚、修水电,还兼任学校的“校医”“厨师”“理发师”……孩子们都称他为“万能”校长。他19岁走上教师岗位,到如今已白霜染鬓,“我越来越喜爱这个职业。在大山深处需要我的地方,能发一点点光和热,是我最幸福的事情。”唐自银说。  新铺镇板庙教学点位于秦巴山区,汉江上游。“这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全校42名孩子,大都是留守儿童。”这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