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这些误区你知道吗?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240
  牙齿矫正,学术名称为正畸,英文名称为Orthodontics,由三个译为牙齿、矫正、学科的希腊词根所组合而成,进而被人们称之为矫正牙齿,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牙齿矫正。所谓的牙齿矫正治疗指的是采取一定的手段以及各种牙齿矫正装置来对个体面部骨骼以及牙齿与颌面部神经、肌肉等之间存在的不正常关系等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一个矫正个体口颌系统骨骼、神经以及面部肌肉平衡的目的,使其达到美观。通常情况下,存在下列情况的患者会采取牙齿矫正治疗:(1)牙齿拥挤患者(2)“地包天”即前牙反患者(3)“龅牙”即深覆盖患者(4)牙间隙患者(5)双颌前突患者。
  近年来,随着时代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日常生活水平较以往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与此同时也使得国民越来越注重自身面部与牙齿的美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进行牙齿矫正治疗,旨在以此来改善自身面部以及口腔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但从绝大多数患者的思想认知上来看,他们对牙齿矫正普遍存在着一些错误认知,甚至这些误区已经对大家造成了严重的困扰,一方面很想要通过牙齿矫正来提升自身的外貌形象,自信的微笑。而另一方面却在纠结自己是否要进行牙齿矫正。那么有关于牙齿矫正误区,你知道多少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牙齿矫正误区一,换完牙之后才可以进行牙齿矫正
  绝大多数的人普遍认为只有当换完牙齿之后才能够进行牙齿矫正。那么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呢?答案为是,但并不适合所有人。众所周知,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发育都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也包括牙齿的发育以及颌骨的发育,虽然临床上认为牙齿矫正的最佳时期为乳牙全部更替完之后(约12岁),但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有一部分人可能会在10岁左右乳牙就已经完全更替完毕,而有一部分人可能会在14或者15岁的时候才会换牙。还有的患者在孩童时期发生前牙反(地包天),针对此种情况则需要尽早进行牙齿矫正,一般只需要佩戴简单的矫正器就可以进行治疗。如果存在牙齿矫正误区,非要等到12岁之后再进行牙齿矫正治疗,那么最终的治疗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各位患者应结合自身情况,看看是否可以进行牙齿矫正,一定要到专业机构听取专业医生的建议。
  2  牙齿矫正误区二,年纪大了不能矫正
  大部分人对于牙齿矫正的誤区都在于年纪大了不可以进行牙齿矫正,都认为牙齿矫正是青少年以及孩童才有的“福利”,而中、老年人群只能够望而却步。实际上这种观念是不具有科学依据的。通常情况下,即便是处于成年或者是中老年时期,我们口腔牙槽骨的改建能力依然是存在的。年龄并不是最大的影响因素。简单来说只要患者自身的牙周条件允许,那么则可以进行牙齿矫正。据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牙齿矫正患者人数显示,成年人牙齿矫正患者人数约占据总人数的1/3,且与青少年牙齿矫正患者相比较来说,成年人牙齿矫正患者的矫治力更柔和一些。
  3  牙齿矫正误区三,牙齿矫正一定很疼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女性朋友很想采取牙齿矫正治疗,但又怕牙齿矫正时产生的痛,从而导致其无法跨出自己心理的那道坎,与实现外貌形象的提升仅差一步之遥。事实上,上“牙箍”后的第一周是牙齿矫正治疗最难受的一周,而此后随着习惯以及复诊的加力之后,不适感与疼痛感会逐渐消失,根本达不到传言那样痛的只能够喝粥。之所以在牙齿矫正之后需要喝粥是因为避免被骨头、坚果等坚硬类食物以及口香糖等粘黏性食物所影响,一旦矫正治疗结束,患者则可以进行正常饮食。且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全新的矫正理念以及低摩擦力矫正系统的诞生,已经可以有效缓解牙齿矫正的疼痛了。
  4  牙齿矫正误区四,牙齿矫正可不可以不拔牙
  众所周知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其中自古以来就有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的思想观念,因此很多家长特别是家中长辈对于拔牙来进行牙齿矫正非常的抗拒,甚至还有的家长认为牙齿长得好好的,拔掉了多可惜。还有的家长误听“江湖流言”认为拔牙会对孩子的智力以及记忆力造成影响等等。同时也有的患者因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牙”而放弃进行牙齿矫正治疗。实际上上述这些担心都是不必要的。当前随着人类的进化以及食物结构的改变,人类口腔的颌骨已经呈现出拥挤现象,从而有的患者存在龅牙情况。而拔牙之后则能够实现牙齿的重新排列,从而达到改善面部形象的目的。
  5  牙齿矫正误区五,牙齿矫正后,年老时牙齿容易出现松动
  很多患者担心自己进行牙齿矫正之后会造成牙齿松动,进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掉牙齿的情况。同样,这一观点也是不具备科学依据的。一般正规的牙齿矫正都是通过生物改建工程来进行的,而这一整个过程都是柔和且渐进的,相对来说是较为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非正规机构采用暴力矫正,从而导致患者压根甚至是牙齿松动,进而造成牙齿松动。
  6  牙齿矫正误区六,牙齿矫正很简单,哪便宜上哪做
  贪便宜几乎是大多数人共同存在的心理,常常认为正规机构所收的矫正费用是乱收的,进而去一些非正规机构进行牙齿矫正,从而导致牙齿矫正失败,造成自身损失。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广大患者尽量选择正规机构以及资格证的医生来进行牙齿的矫正。
   以上就是关于牙齿矫正几大误区的介绍,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葡萄胎术后定期随访在临床上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收治的 42 例葡萄胎清宫术患者临床资料,定期随访患者的病情,随访时间共 2 年。结果:3 例出院 1 个月随访时,病情疑为侵蚀性葡萄胎;39 例患者随访期间未见相关并发症或者恶变的情况,复诊率为 100.0%,医疗工作满意度为 97.62%,出院后 1 年的 SAS 评分为(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241  儿童时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不同阶段孩子各个器官与机能的发育特点也有一定差异,对营养需求也有一定的标准。为此,儿童成长发育中要注重儿童保健,包括营养喂养、五官保健、心理行为、生长发育、疾病预防等,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育。本文为各位简单讲一讲儿童保健,让你知晓其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246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长效避孕方法,是我国育龄妇女首选的节育方式,在生育期妇女中得以广泛使用,但是因其放置不当、宫腔压力增大等原因可导致节育器发生移位、脱落、带环妊娠、崁顿、节育器变形折断等,引起出血、腰酸、腹坠、感染等,二维阴道超声在观察宫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238  牙齿作为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牙齿能够起到咀嚼食物的作用,是确保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牙齿能够起到美化外在形象的作用,是增强我们自信心的重要保障。对于牙齿不整齐的人来说,这不仅仅是影响外在形象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239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终身性、代谢性疾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病因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临床表现有“三高一少”,即吃得多、喝水多、尿的多、体重减少,或者浑身乏力、肥胖。肥胖多是2型糖尿病发病前的症状,如果不能及时医治,体重也会慢慢减少。近年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7.18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254  俗语有言:“十人九痔”。痔疮作为现代常见病,发病部位多为肛门,虽是各年龄段群体病症,但多集中在40岁以上群体,特别是在年龄逐步增长的条件下,痔疮发病率也在明显攀升。依据痔疮发病部位,可将其划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和静脉曲张、肛垫下移等因素密切相关。发病期间,患者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231  高血压疾病的危害相信众人皆知,它属于一种慢性疾病,不会在短时间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以至于人们常常忽视它的危险性。随着时间的延伸,如果仍未能对该疾病采取控制措施而是任由其发展的话,很容易引发一些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冠心病等,给患者带来无尽的折磨与痛苦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237  盆底肌作为骨盆底部的肌肉群,其功能是连接耻骨和尾骨,它能托住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器官,保证处于正常位置从而正常运作,盆底肌能控制排尿、排便以及托起器官的功能,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也是保证女性形体的重要器官。  骨盆的出口是由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的,盆底的支撑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256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群体占比明显增多,而随着机体年龄的增长躯体机能逐步退化,这也是老年群体患病率高于青壮年群体的根本原因。临床层面上,各类疾病均采取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但却因遵医用药不到位,导致疗效不理想,特别为抗生素药物,过量服用会滥用均会诱发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2.258  随着近几年我国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急性病症出现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有脑梗塞,这一病症虽然在发病前会有一些前兆,但是很多患者却并不会关注这一问题,这就导致患者病症急速恶化,最终出现脑梗塞。好在近几年我国医疗技术不断优化,针对脑梗塞病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