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护理专科组在手术室腔镜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来源 :养生保健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g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判断腔镜护理专科组在手术室中的价值.方法:遵循研究内容,筛选70例腔镜手术者,此过程中选择35例组建腔镜护理专科组,有35例行普通腔镜管理,对前者以专科组命名,对后者以普通组命名,在2020年4月-2021年4月入组且实施管理后,观察腔镜管理失误情况并测定满意度.结果:管理失误事件在普通组(20.00%)比专科组(2.86%)多,P<0.05.满意度在专科组比普通组高,P<0.05.结论:腔镜护理专科组的使用,可有效减少失误事件,能让手术顺利实施.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延安大学在校学生的吸烟情况、吸烟原因及对吸烟的相关认知及态度,为大专院校推进建设无烟校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延安大学在校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15个专业3个年级共421名学生;自编延安大学在校学生吸烟调研量表,共26个条目,包括:一般情况、吸烟现状、吸烟原因、是否戒烟及戒烟的动机、吸烟的相关认知、父母及朋友吸烟情况和尼古丁依赖等。由经过培训的医学专业人员入校一对多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对象的吸烟率为19.0%,男性为63.6%,远高于女性的2.8%(χ2=95.5,
目的对比分析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与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信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研究组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照组术后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6、12、24、3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息肉复发率、月经改善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3、6、12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变薄,而治疗后24、36个月研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化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结合问题导向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重症医学科强化去氮培训教学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60名,随机分成两组,即A组思维导图化CBL结合PBL培训组和B组传统教学模式培训组,每组30名,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对两组学员进行强化去氮培训,对其培训后进行理论、技能考核和收获满意度调查。结果A组学员理论成绩、技能考试成绩和收获满意度调查满意者所占比率均高于B组。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mterolateral thigh perforating flag,ALTPF)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大峰医院手足外科84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对照组给予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比较两组手部皮瓣晚期效果评价、感觉功能恢复情况、运动功能分级等。结果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皮瓣评价、患肢感觉功能恢复、运动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5.24%、90.48%、88.10%,较对照组的78.57%、73.81%、69.05%
目的:探析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中的护理干预措施与效果.方法:将本院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患者纳入研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7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给予护理
泌尿系肿瘤主要包括前列腺癌、肾癌和膀胱癌等,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泌尿系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但是由于大部分肿瘤不能及时发现、易诱发耐药等问题,常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近红外荧光因其组织干扰小、灵敏度高、可实现肿瘤的非侵入和实时成像等优点吸引了众多研究人员的注意,本文重点综述近红外荧光探针在泌尿系肿瘤模型诊断、术中导航以及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泌尿系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良好的技术手段。
目的探讨不同头皮良性肿瘤的诊断要点及门诊手术方式。方法通过对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于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门诊手术室局麻下行包块切除术且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头皮良性肿瘤患者63例进行手术方式总结;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总结不同头皮良性肿瘤的诊断依据。结果门诊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符合率95.2%,2例术前诊断皮脂腺囊肿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表皮样囊肿,1例表皮样囊肿误诊为脂肪瘤;63例患者中诊断为脂肪瘤19例、表皮样囊肿15例、皮样囊肿3例、皮脂腺囊肿21例、汗孔瘤2例、钙化上皮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均经手
目的对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韦结合中药复方治疗,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西安市临潼区中医院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中药复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ALT、Alb和TbiL,以及乙肝病毒基因(HBV-DNA)水平和治疗后的转阴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lb和TbiL,以及HBV-DNA水平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组肝功能指标ALT、Alb、TbiL和HBV-DNA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GG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以期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在陕西省康复医院的多层螺旋CT仪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的GGN患者84例,研究其CT检查影像学资料,对比分析其良性患者、无典型症状患者及恶性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84例患者中,有恶性病变患者53例、良性病变患者22例和无典型症状患者9例,3组患者分别在病灶大小、形状、边界清晰度、边缘形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5项指标(血清甲胎蛋白、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α-L-岩藻糖苷酶、γ-谷氨酰转移酶与癌胚抗原)联合诊断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榆林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的168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作为乙肝相关性肝癌组,选择同期16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乙肝肝硬化组,选择16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FP)、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α-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与癌胚抗原(CEA)表达水平,以此来判断特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