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近20年地表蒸散和干旱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生态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qr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蒸散(ET)在地表水平衡和水文循环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2000—2019年第6版MODIS遥感产品数据中的蒸散产品数据(MOD16 ET和PET)、土地覆盖类型数据(MCD12Q1)以及安徽省77个气象站点常规气象观测数据,结合水分亏缺指数(CWSI)、变异系数、Theil-Sen’s趋势估算方法以及Mann-Kendall(M-K)检验,探讨了安徽省近20年ET、PET和CWS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近20年ET总体呈现显著增加趋势(6.98 mm·a−1
其他文献
介绍了国内Unipol气相聚乙烯装置概况。根据Unipol装置实际生产情况,从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料、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膜料以及茂金属线型聚乙烯(mLLDPE)膜料三个方面做了详细阐述。最后结合国内禁塑令情况,对Unipol装置膜料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以盐酸羟胺为恒黏剂,采用浸泡法将天然橡胶杯凝胶制备成恒黏天然橡胶,研究了盐酸羟胺溶液的浸泡时间对生胶门尼黏度、凝胶含量、塑性初值、塑性保持率、热失重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随恒黏剂浸泡时间长短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2%的盐酸羟胺浸泡杯凝胶可以制备出恒黏橡胶;随着恒黏处理时间的延长,天然橡胶的门尼黏度和凝胶含量均不断减小,弹性模量不断提高;当恒黏处理时间为0.5 h时,可以制备出门尼黏度较低且拉伸强度稳定在29 MPa的恒黏天然橡胶;恒黏剂提高了天然橡胶的耐老化性能。
蚯蚓在改良土壤、消解农业废弃物、提高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评价除草剂对蚯蚓的毒性,采用滤纸接触法和人工土壤法测定了17种除草剂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急性毒性。滤纸接触法染毒48 h,噁唑酰草胺对赤子爱胜蚓的毒性最高,半数致死浓度LC50(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为7.6μg·cm−2,属高毒级;其次为丙草胺、高效氟吡甲禾灵和灭草松,LC50分别为10.7、12.7
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详细介绍了2020年丁苯橡胶(SBR)行业供需形势,对我国SBR的供需现状、形成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对行业发展趋势做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