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积极思维,掌握语言规则

来源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k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逐渐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然而,当前学习英语的人数虽多,但能流利说出来的却很少。究其原因在于对语法知识的掌握不够熟练,以及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不强。基于此,本文着重论述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及策略。
  1. 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
  语法教学不仅仅是要学生语法本身,还要让学生掌握语法的正确运用方式,并将语言形式与实际的交际功能有效的结合起来,进而达到中学语法的教学目标。因此,中学英语教学中开展语法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应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形式进行交流,从而有效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2. 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策略
  2.1遵循认知规律,讲究循序渐进
  现代教学讲求循序渐进,中学英语语法教学自然也不例外。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前应首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掌握不学生生的认知水平和规律,而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中学英语语法教学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的工程,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其发展与认知水平皆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符合其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对中学这一年龄层的学生来说,教师不能仅仅依靠灌输大量的语法术语来进行教学,而是应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逐渐提高授课的难度,并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进行语法的讲解,帮助学生从感性思维发展为理性思维,从而促使学生的感性思维得到发展,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与“名词”相关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首先讲述名词定义与分类的相关内容,然后再针对名词的数与格进行讲解,最后再详细表达名词的复数变化规则。严格遵循认知规律,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的了解英语“名词”的教学内容,有效提升写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2.2运用归纳、演绎,寓语法于情景
  归纳与演绎法是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广泛应用于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其中,所谓归纳法,即围绕课本内容合理设置例句,再让学生则通过大量的联系最终总结出语法的规则。例如,例句“I read a book. You read a book. He reads a book”中,要求学生练习将原文中的“read”用“work”替代,继而总结出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时的动词变化规则。与之相比,演绎法则是首先为学生讲解语法的规则,随后通过大量的例句来验证,最后再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归纳法与演绎法两者在实质上并没有多大差别,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则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正如鲁斯卡宁所说:“学生不需要‘规则’,因为‘规则’早已被学生所熟知,如何运用规则并明确其意义才是教育学生的当务之急。”因此,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归纳、演绎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中学英语的语法教学效率。
  2.3巧用语法书籍,综合利用网络技术
  书是人类一辈子的朋友。好的语法书能让人茅塞顿开,与书相伴的每个时光均是对人生最好的奖赏。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尽量为学生推荐几本好的语法书,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这样不仅能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还能帮助学生逐渐构建起完整、系统化的语法体系,继而提升语法的运用能力。现代社会已全面步入信息化时代,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逐渐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有效提升自己的语法应用能力,进而更深入的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2.4妙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
  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有许多词语的结构以及语法项目皆大同小异,所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便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比较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语法知识。例如,在比较同位语从句与定语从句时,可通过下列例句进行分析:“The plan that you will go there next week has to be changed.”,大意为你得改变下周去哪里的计划。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该句中的从句为The plan的具体内容,该局符合同位语从句的定义,因此是同位语从句,再分析如下例句:“The news that he told me was false.”该句中的从句以修饰The news为主,因此该句为定语从句。除此之外,还有现在与过去分词,正在进行时与过去完成时等比较,通过这样的比较法,能有效的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例如,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要有克服母语干扰的意识,不要一味的寻找与英语相对应的汉字,而是应该让学生明白汉语中的语法和表达方式与英语有着明显的差异。除此之外,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逐渐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有效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 结论
  总而言之,学习语法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循序渐进的学习。因此,在中学语法的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积极探索创新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完成中学语法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宁雪萍. 浅谈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 新课程: 教师旬刊, 2012(03).
  (作者单位:江苏宜兴市周铁中学)
其他文献
思维导图在心理学科中被称之为“心智图”,即:利用人类思维发散性的特点,构建多造型的思维逻辑工具。这一工具的结构形式往往较为简洁,但得益于逻辑结构简洁,学生在学习与使用思维导图这一逻辑工具时,成本极低,上手难度低。思维导图自身结构为:由一个具体关键词,对这一关键词进行有效拓展,教师要依据这一关键词,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点间的联系,使各知识点间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知识架构,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
期刊
传统的英语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英语的读写过分注重,而忽略了对学生听说方面技能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的重要性是平等的,它们相互间的关联性也非常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没有听说就成了聋哑英语,就失去了语言的实际应用功能。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要利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1. 注重知识积累,夯实听说读写学习基础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
期刊
英语作业是英语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良性开展管理英语作业的工作,实质是将原本的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探求,可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高英语成绩。  1. H中学英语作业管理的现状  本次研究问卷主要是从笔者执教的高一年级两个班中选出9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46人,女生47人。扬州市H中学属于普通高中,所招收的学生大多数来自本地区的中学,部分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
期刊
英语学习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的就是语法的学习。这一方面是因为初中语法知识与小学的相比,内容增加了,难度加深了,另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仍旧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题海战术把语法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得语法课毫无生机。所以一线的英语教师应考虑如何让语法课“亮”起来,如何使语法课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对语法课产生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呈现方式激趣,增強求知欲望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先让学生对
期刊
英语是一种语言,而情感是语言交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人们在交流时必将会自己的情感蕴含其中,情感是有效交流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 高中英语情感教学的必要性  在高中阶段开展英语教学是为了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英语能力,利用英语课堂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努力提升自己的英语交流能力。  1.1 提升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
期刊
情感教育,简而言之,就是教师要充分发挥出情感的重要力量与作用,充分利用文本知识中的情感因素,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来激发初中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进而强化初中生的认知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情感教育的基础是现代教育心理学,利用的是学生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因素,这种教学方式是可以让初中生群体从中受益的,对促进初中生智力以及个性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以下是笔者结
期刊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学习时需要兼顾听、说、读、写四个基本方面,但是从国内的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受国内应试教育大环境影响,高中阶段学生英语水平偏低,整体教学存在投入多、收益低的情况。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内的英语教学一直被称为“哑巴英语”,原因就在于国内的英语教育不重视口语实践,只关注学生的卷面成绩。因此,在高中阶段训练学生的口译技能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
期刊
高三英语课堂容量大,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很多教师习惯“满堂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并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大多数学生参与课堂,力求高三英语课堂效率最佳化。  1. 引言  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享受学习过程是衡量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标准。而良好的课
期刊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四大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组成。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简言之,语言能力是在社会环境中借助于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陈琳,2016)。英语语言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学生发展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依托。  诗歌具有知识性、文化性,思想感情丰富、韵律优美、语句凝练,
期刊
One day, a poor boy who was trying to pay his way through school by selling goods door to door found that he only had one dime left. He was hungry so he decided to beg for a meal at the next house.  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