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焦化工艺弹丸焦生成的实验研究

来源 :燃料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swo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光学结构分析为主要表征手段,在小型焦化装置上,研究了弹丸焦的生成历程,以及原料性质、焦化工艺操作条件对弹丸焦生成的影响,分析了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抑制措施。结果表明,弹丸焦成焦历程为:原料→不稳定中间相小球体→镶嵌型中间相→弹丸焦;沥青质残炭之比大于0.5、氢碳原子比小于1.5、胶体稳定性参数小于3.5的焦化原料易生成弹丸焦;不同循环馏分对弹丸焦的抑制效果不同,以焦化重蜡油(420~500℃)的抑制作用最大;通过采取降低反应温度、升高反应压力、增大循环比以及向反应体系中添加一定量四氢萘或催化油
其他文献
选取10种不同灰熔融温度的淮南煤,利用典型煤灰化学组成预测煤灰熔融温度的经验公式,对其煤灰流动温度进行了研究,发现预测精度不高;借助X射线衍射K值法分析计算了淮南煤灰的
在理想平推流反应器中进行了模拟热解气对模拟烟气中NO、N2O的还原实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过剩空气系数,模拟热解气中CH4、CO、H2、NH3入口浓度与模拟烟气中NO、N2O入口浓
文章分析现有传统防蛀剂及拟除虫菊酯类防蛀剂的安全性,认为开发新型安全防蛀产品是大势所趋.在综述国内外植物源防蛀剂研究现状基础上,重点关注植物源醌类及其衍生物的生物
利用甲硅烷基化作用制得了不同疏水程度的SiO2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质量分数为5%的一系列负载型钴催化剂。结合FT—IR、^29Si CP MASNMR、BET、XRD、Raman、XPS和H2-T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