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框架设置隔震系统效果分析

来源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tv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巨型框架设置隔震系统的动力反应分析计算公式,并根据龙格-库塔方法利用MATLAB语言编制程序求解.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巨型框架设置隔震系统之后具有明显的减震效果,楼层位移沿结构高度分布趋于均匀,层间位移、楼层速度及楼层加速度大幅减小.当隔震支座圆弧滑道半径为2.5m~3m、滑动摩擦系数取0.05左右时,隔震效果可达60%~88%.当巨型框架截面抗弯刚度较大时,框架横向位移较小但截面弯矩及剪力增大.当滑道摩擦系数大于0.05时,截面剪力基本保持不变.
其他文献
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易损性分析是地震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砖石古塔中的典型代表小雁塔,以PGA做为地震动强度指标,以塔体顶点位移角与层间位移角为结构响应指标
通过CFRP加固杉木和松木矩形木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层数的CFRP加固矩形木梁的破坏形式、抗弯承载能力、荷载-挠度曲线、截面应变分布.试验结果表明:和未加固试件相比,
以海南某拟建斜拉桥为例,计算了该桥的动力特性,分析了该结构在一致输入地震激励和非一致输入地震激励下的非线性地震响应。计算结果表明:与一致输入地震激励下的结构响应相比
针对天津现存的历史风貌建筑普遍存在砂浆强度低的情况,研究了原材料砖砌体及加固砖砌体试件的抗震性能。制作了2片原材料墙体试件、4片原材料墙体钢筋网水泥砂浆抹面加固试
针对土坯砌体结构纵横墙连接性能差,地震中抗震性能表现拙劣的特点,提出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加固的方法。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运用砌体等效体积单元方法,分别建立了素土
针对结构加固实践中,当梁底面有障碍物而无法进行加固时,本文提出了在梁侧面设锚栓固定钢板加固。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钢板高度、锚栓间距、卸荷/非卸荷等因素对加固效果
近断层地震动具有不同于远场地震动的动力特征。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了非隔震与橡胶支座隔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选取近断层与远场地震动记录进行分析。近断层地震动作用
为了研究AFRP(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混凝土在高速冲击条件下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采用Ф100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装置,对AFRP约束前后的C40混凝土进行动态压缩试验
简要介绍了我国抗震设计方法的历史沿革、结构延性设计的基本理念以及必要性,介绍了防屈曲支撑框架结构的概念、受力原理。引入了结构体系延性调整系数rRS,介绍了延性设计方法
以陕西南部地区生土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秦岭南部山区民居聚落白龙村的实地调研,依据当地经济水平以及民居特征,针对传统生土民居墙体强度低、稳定性差等缺陷,探讨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