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明:真抓实干赢民心

来源 :宁波通讯·图话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ing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名片】 李伟明,55岁,宁波市江东区明一社区书记、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自1997年10月担任“一把手”以来,抱着“一人富裕不算光荣,共同富裕才算幸福”的坚定信念,以人为本、开拓进取,以支部规范化建设引领带动产业发展,创立了以党建促进经济发展、以发展强化基层党建的“明一模式”。
  将群众满意度作为“高堂明镜”
  2013年,明一社区牛郎漕、薛家桥村旧村改造正式启动,涉及257户村民共3.6万平方米。
  “老大,你这么做,就是连兄妹情谊都不顾了。”一天,从拆迁签约现场传出了一丝不和谐的音调,李伟明和其他班子成员赶往现场。经了解是一户家庭兄弟姐妹因其父母去世后遗留下的平屋在配额上产生了分歧:甲方坚持遗嘱执行,其他当事人则认为此举不讲亲情。双方情绪激动,解决不力不仅影响整体工作,也会导致关系僵化。李伟明迅速支开双方“降火”,先从甲方开始入手耐心劝说,“房屋拆迁拆不走兄妹亲情”;看见双方关系缓和,便引导双方通过司法调解途径解决,并主动帮助联系街道司法所。后各方当事人自愿达成配额协议,并顺利按时完成了拆迁签约。
  22天时间,从启动签约,到实现全面清零,明一社区成为江东“城中村”改造历史上第一个在集中签约期内顺利完成签约的社区,创造了和谐征迁新速度。前期工作扎实过硬,遇到难题敢于应对,李伟明带领全体班子成员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考卷。
  将党建引领作为“不二法宝”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2011年,李伟明创新建立“明晨天地党员综合服务中心”,填补了当时全市探索城乡统筹党建载体模式的空白。至此,他多了一种角色,兼任明晨天地区域党委书记;多了一份名册,需要重新适应新支部环境。由串联变并联,不变的是党建引领的信念。
  在抗台、拆迁等一线,总能看见明一社区党员的身影;但“老将”偏多,新老比例不平衡影响着队伍整体结构。李伟明开始调兵遣将,一方面注重内部挖潜,加强党员培养。自党员发展新条例颁布以来,李伟明认真学习相关新规定,贯彻落实江东区入党积极分子“三线积分”考核管理,与2名入党积极分子谈心谈话靠前了解工作、思想动态,关注其在结对社区参与党员活动的各种表现,严把党员发展的审核关、流程关。另一方面,通过邀请名师现场授课、观看优秀案例展播等活动丰富党员组织生活,并每周专门安排半个小时建立“伟明时间”,与社区党员进行“面对面”互动,吸纳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2012年至今,明一社区共发展3名党员,转正5名,年均发展党员一名以上;明晨党委发展党员2名,转正2名,支部队伍正不断优化。
  将党章党规作为“工作宝典”
  “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怎么成为人民的好书记?”——这是李伟明刚上任时的疑问,当时的他不仅是社区支部书记,还是合作社董事长,多重身份多重要求。但是很快他就明白,按照党的原则和程序去做,一定错不了。
  多年来,他处处严格按照党章党规的标准要求自己,为党员群众做出表率,积极带领班子成员坚持集体决策、践行党内民主,针对合作社运行模式创新提出党员首议制度,成为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的“捷径”,也成为全区合作社积极借鉴的“明一经验”。
  2006年,李伟明计划将当时合作社集体土地(明楼临时公园区域)收回,拟投资建设商业楼——明晨大厦。但因为当时这块土地是以每年70万元租金出租,合作社成员有分红,便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每年70万元租金分红也过得去,建造楼宇分险太大,不保险,并且前期的资金缺口怎么填补、靠谁获得?一种认为合作社集体经济要发展,必须加大投资建设,提高产出效率。针对两种声音,李伟民首先想到的是按照党章党规办事。他召开支部会议、党员代表大会,充分听取党员意见,积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查资料、看案例,提出通过股东配股筹集启动资金的方案,最后提请股东代表大会通过,促使该项目——明晨大厦建设如期推进。
  在项目建设期间,他以身作则,当好表率,每天早中晚三次深入工地抓进度、抓质量、抓安全生产,实现了项目提早完工交付;项目招商期,更是全力以赴,使出浑身解数引进企业入驻楼宇,结果大厦从竣工到开业仅用了半年不到时间,真正达到了抢抓先机、早出效益的理想效果。
  目前,明晨大厦的整体出租率达到98%,每年的收益达到2387万元,是原来收入的34.1倍。
其他文献
今年5月8日,在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2511件作品的激烈角逐中,方太“水槽洗碗机”顺利摘得首届中国设计智造大奖——金智奖。这个产品是怎么设计研发、制造生产出来的?靠的是工匠精神的传承弘扬和技能人才的培育成长。  我们运用多样载体宣贯“工匠文化”,熏陶广大员工传承弘扬“工匠精神”。2014年开始,推出“方太工匠文化节”,至今已举办三届,目前已形成工匠流行语、工匠吉尼斯、《工匠之歌》、工匠演讲比赛、名
期刊
“我的知识水平并不高,2000年从浙江工业技校毕业。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车工,但我热爱这份工作,对它怀有浓厚的兴趣。”2001年,叶挺作为一名普通车工技术工人进入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因为对工作的热爱,他非常刻苦,每天早上7点就上班了,比其他人提早1个小时。下午下班后,他还舍不得离开岗位,总在车间里琢磨这琢磨那。  进公司不久,他就经选拔参加了宁波市轻工系统的技术比武,最终获得车工比赛的第二名。
期刊
编者按:  “工匠精神”古已有之。我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工匠代表,如做木工的鲁班、解牛的庖丁、织布的黄道婆等等;到了近代,同仁堂倡导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更是充分体现了“工匠精神”。  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大国总理再提“工匠精神”,可谓意
期刊
8月15日至16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唐一军在江东、海曙、江北调研时强调,要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找准方位,谋定方略,明确方向,全力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着力打造都市经济新高地,努力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和生态美丽、生活美好的现代化新城区。  唐一军在江东考察了韵升集团、百丈街道划船社区;在海曙考察了众创空间、凯利税鸽公司和月湖金汇小镇;在江北考察了中远海运物流总部、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期刊
8月23日下午,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廖国勋出席会议,宣布中央和省委决定并讲话。唐一军同志任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提名杨戌标同志为宁波市政协主席候选人。  唐一军主持会议并作表态发言。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勇、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于跃敏、市委副书记余红艺等出席会议。  廖国勋指出,这次唐一军、杨戌标同志职务调整,是中央根据工作需要,从浙江省和宁波市领导班子建设全局出发,经
期刊
记 本刊记者 苏 苏利冕  “工匠”的主体是广大职工,作为全市300多万职工的“娘家”,宁波市总工会在对“工匠精神”的弘扬和“工匠”的培育方面必然年拥有独特优势。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苏利冕,请他谈谈关于“工匠”的一些热点话题。  记 今年“两会”上,首次把“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您如何理解“工匠精神”?  苏 我认
期刊
灵桥正式通车 实行单双号通行  7月28日,历经3年大修的灵桥正式通车,仍实行单双号通行,公交车限高取消。灵桥历史悠久,几乎与宁波城同龄,距今已有近一千两百年的历史,属于浙江省重点保护文物,也是国内仅存的三铰拱钢结构桥梁。1936年,灵桥由浮桥改建为钢结构大桥,成为宁波地标性建筑。改建至今,曾因战争受到多次炮火轰炸,并发生了多起船撞事故。2011年,灵桥再次经历严重船撞事故,被诊断为危桥,并于20
期刊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  在北仑,智慧农业的面纱已经掀开,清泰果园、九天兰业、双石蘑菇、芳野瓜果等企业纷纷尝试将智能控制系统应用于花卉、水果、菌类种植,不仅实现大棚自动化、远程控制,也推动了精细化管理
期刊
【人物名片】 “办事干练、待人真诚、工作扎实、心系村民”是村民对她的一致评价,“多想、多听、多问、多学、多干”是她一贯的工作作风。她就是白沙路街道西华头村党委书记——孙利群。从“老板娘”到“女村官”,凭着对农村工作的无限热忱和执着追求,孙利群带领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西华头村脱掉戴了多年的“贫困村”帽子,快步迈上康庄大道。  这个书记没选错  1992年,孙利群和丈夫创立了慈溪市金娇制衣有
期刊
短短几年间,通过打通帮扶渠道,激活内生动力,搭建创业投资平台,宁海县桑洲镇南岭村迅速实现了从一脚一身泥到一眼一处景、从环境脏乱差到处处春满园、从一人一亩田到产业大集聚的转变。偏僻的小山村从此“脱胎换骨”,实现了从薄弱村到精品村的华美蝶变。  一朵花带来的新希望  “宁台古道依山斜,啼鸟声声雾似纱。横路老腾花烂缦,瀑飞峡谷水哗哗。级级梯田叠叠花,流金溢彩染彩霞。春风春雨芬芳韵,韵在南山百姓家。”这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