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虽然国家已全面进行限购松绑,但2014以来,我国房产景气指数仍逐月下滑,房产投资增加放缓,各大中小城市房价大幅下跌。房价寒流蔓延到与之紧密相关的各行各业。面临楼市的重新洗牌,国家应减小调控政策,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各房企应更多引进技术管理新型人才、主动求变积极进行多元化转移,让中国房产经济实现平稳的软着陆;而各行各业则更要整合营销、减小对房产依赖、调整产业结构、增加防御措施,才能在危机中生存下来。
【关键词】限购松绑;房价下跌;相关行业;技术管理;调整结构
一、引言
2008年经济危机之时,政府曾以4万亿投资撬动市场,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入了房地产领域,带来了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5年的畸形繁荣。直到房价涨到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步,2010年,政府出台了史上最严格限购政策并快速推行全国各地,房贷政策也相应收紧,导致房产产景气指数一再下滑,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均呈现负增长房价大幅度下跌,从三、四线扩展到一、二线。而房产与中国经济紧密相关,GDP贡献度占整体五分之一,而房产投资每减少5%,GDP将被拉低0.6%左右,面临经济“硬着陆”风险,2014年6月,各地政府纷纷放开限购政策。但由于限购、限贷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一直处于低位运行,改善性需求被遏制,房价并没有预想中反弹。相应的,在房产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与之相关的钢铁、水泥、建材、家装、房产中介等紧密相连的行业都如多米诺骨牌一般纷纷受到房市寒流的影响倒下。曾经有人统计过这样一组数据,明显地反映出房地产行业对上下游产业的影响:房地产行业每减少100万平方米建筑量,就会影响30万人的就业,减少钢材需求2万吨,减少门窗需求8万套,减少2万套左右的卫生洁具需求。
那么随着经济发展由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的减速换挡期,经济发展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经济新常态带动的房地产业发展新常态下,各房企该以怎样的姿态积极适应潮流的发展;与房产相关的各行各业在进入微利时代之后,又该如何调整产业结构生存下来。本文将会以理性的态度和判断提出在房地产经济新时代,对房企和各行业提出一些建议
二、主动求变,实现房产经济稳定软着陆
2.1 国家转变房产调控思路,房企引进技术管理型人才
自从房地产市场发展进入新常态——日趋成熟和理性,国家房地产调控思路也在发生转变。“去行政化”减小国家调控力度,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建立房地产适应新常态的长效机制【2】,将房地产涉及的金融。土地、税收和住房保障等方面政策工具进行重新组合。在明确房地产市场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更加重视政策的系统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确保包括金融、土地、税收、住房保障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工具目标,形成政策合力而不是相互掣肘。
加快引进技术加管理型人才。在经济转型的社会结构中,技术管理型人才更能利用专业知识进行高效的管理模式和加强对成本的控制。通过高技术型人才对市场积极的探究调研、营销策划并结合专业的知识和经验提出有创意的想法。同时这些高技术人才也更能掌握网络的能量利用一些软件,如VR虚拟仿真技术,能模拟工程项目设计情况,在三维场景中任意漫游,人机交互,这样很多不易察觉的设计缺陷能提前察觉,有利于管理者设计者规避风险。
2.2 关注微观区位选择,积极进行多元化转型
如今不再是拿地便造房的暴利时代,各大中小房企应应用知识,加大对其自身物业管理的投入,根据商业用房地产和居住用房地产微观区位的选择标准【3】,让所建筑的区位达到最佳的用途,从短期来说,好的区位包括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齐全的生活服务配套设施,能给人们留下良好的印象和市场口碑;从长远来看,微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结合宏观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能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面对生存困境,面对供过于求的高库存压力,房企普遍采取减少拿地,变通营销策略,降价生存。这对于大部分房企无疑是割腕卖肉,苦不堪言,但是更具有生存智慧的方法便是积极进行多元化转型,规避政策风险,用互联网思维化解行业危局。如2012年下半年,万引爆地产互联网营销的新风潮,联合淘宝推出“账单抵扣房款”的活动。
三、各行业应勇于创新,摆脱依赖,方能长远发展。
3.1 积极拓宽业务面摆脱损失,摆脱对房产政策的依赖
之前连续五年的房产经济繁荣让很多房产相关行业尝到了甜头,也不愿意从房产业转移到其他行业,导致行业从业者形成了习惯性思维,就算政策几经变化也仍然对房产业心存幻想。而随着调控的深入,与房地产相关的上下游行业也会重新洗牌,优胜劣汰进行重组,市场份额也会重新分配和集中。但是外因从来就不是决定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关键还是在于内因。所以想要在这轮洗牌中存货下去,必须要积极调整心态,摆脱对房产经济的依赖,摒弃暴利心态,苦练内功,实现战略转型,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想要做百年老店,就要做出自己的核心能力,能抗周期抗风险,做出属于自己真正的优势。
要主动拓宽业务,如钢铁、水泥行业除了要投入到道路建设等行业中,更要把眼光放长远,把业务拓宽到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提高技术核心。而房产中介企业则需在最低迷的时候坚持挺进。组建高技术和能力的销售团队,如朱泳强“在别人撤退时,慢火熬出人脉”【4】,坚持和客户联系,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认真为客户服务,多多学习经济管理知识,及时为自己充电。各家装企业可以通过抱团促销的方式,和装饰公司合作推销产品,更广的拓宽自己的业务。
3.2 夹缝生存出新招,低碳经济助生存
行业的规范整合往往是通过大量“新陈代谢”并且在大环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发生的。如应在“工装公司”和“地产公司工程部”的家冯总开建新的业务。家装行业应该将服务提升一个档次,推出针对不同房源,不同户型的装修业务;也可以针对经济适用房和保障房等推出低端装修业务,或者提供全程化一对一服务、2次装修施工业务等。更加细分的服务,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才能让家装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远。
而对于建材行业来说,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绿色环保建材家具商机却是无限的,加强新品的研发和推广,比如选择新型环保的防水材料等。不断深挖渠道,通过多与客户交流创造更多适合市场的产品,抢的更多的市场份额。
结语:房地产市场从“过紧”走向“常态”的过程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房地产商品本就是应有其商品应有的规律,房地产市场也应是一个正常的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而不是一个暴利的市场。国家不会再出现非常规的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在这场新的战役中,智者存,弱者亡。房企和各相关行业应紧密关注国家政策,发挥智慧开源节流,增强实力,方能长久立于市场中。
【1】 丁卫国 西方经济学原理
【2】 邹士年 2015年房地产市场将继续调整,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3】 房地产经济学(第三版)
【4】 李郁怡 全球顶尖房地产经纪人的赚钱术(一)
【关键词】限购松绑;房价下跌;相关行业;技术管理;调整结构
一、引言
2008年经济危机之时,政府曾以4万亿投资撬动市场,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入了房地产领域,带来了我国房地产市场持续5年的畸形繁荣。直到房价涨到让人叹为观止的地步,2010年,政府出台了史上最严格限购政策并快速推行全国各地,房贷政策也相应收紧,导致房产产景气指数一再下滑,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均呈现负增长房价大幅度下跌,从三、四线扩展到一、二线。而房产与中国经济紧密相关,GDP贡献度占整体五分之一,而房产投资每减少5%,GDP将被拉低0.6%左右,面临经济“硬着陆”风险,2014年6月,各地政府纷纷放开限购政策。但由于限购、限贷调控政策影响,房地产一直处于低位运行,改善性需求被遏制,房价并没有预想中反弹。相应的,在房产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与之相关的钢铁、水泥、建材、家装、房产中介等紧密相连的行业都如多米诺骨牌一般纷纷受到房市寒流的影响倒下。曾经有人统计过这样一组数据,明显地反映出房地产行业对上下游产业的影响:房地产行业每减少100万平方米建筑量,就会影响30万人的就业,减少钢材需求2万吨,减少门窗需求8万套,减少2万套左右的卫生洁具需求。
那么随着经济发展由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的减速换挡期,经济发展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经济新常态带动的房地产业发展新常态下,各房企该以怎样的姿态积极适应潮流的发展;与房产相关的各行各业在进入微利时代之后,又该如何调整产业结构生存下来。本文将会以理性的态度和判断提出在房地产经济新时代,对房企和各行业提出一些建议
二、主动求变,实现房产经济稳定软着陆
2.1 国家转变房产调控思路,房企引进技术管理型人才
自从房地产市场发展进入新常态——日趋成熟和理性,国家房地产调控思路也在发生转变。“去行政化”减小国家调控力度,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建立房地产适应新常态的长效机制【2】,将房地产涉及的金融。土地、税收和住房保障等方面政策工具进行重新组合。在明确房地产市场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更加重视政策的系统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确保包括金融、土地、税收、住房保障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工具目标,形成政策合力而不是相互掣肘。
加快引进技术加管理型人才。在经济转型的社会结构中,技术管理型人才更能利用专业知识进行高效的管理模式和加强对成本的控制。通过高技术型人才对市场积极的探究调研、营销策划并结合专业的知识和经验提出有创意的想法。同时这些高技术人才也更能掌握网络的能量利用一些软件,如VR虚拟仿真技术,能模拟工程项目设计情况,在三维场景中任意漫游,人机交互,这样很多不易察觉的设计缺陷能提前察觉,有利于管理者设计者规避风险。
2.2 关注微观区位选择,积极进行多元化转型
如今不再是拿地便造房的暴利时代,各大中小房企应应用知识,加大对其自身物业管理的投入,根据商业用房地产和居住用房地产微观区位的选择标准【3】,让所建筑的区位达到最佳的用途,从短期来说,好的区位包括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齐全的生活服务配套设施,能给人们留下良好的印象和市场口碑;从长远来看,微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结合宏观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能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面对生存困境,面对供过于求的高库存压力,房企普遍采取减少拿地,变通营销策略,降价生存。这对于大部分房企无疑是割腕卖肉,苦不堪言,但是更具有生存智慧的方法便是积极进行多元化转型,规避政策风险,用互联网思维化解行业危局。如2012年下半年,万引爆地产互联网营销的新风潮,联合淘宝推出“账单抵扣房款”的活动。
三、各行业应勇于创新,摆脱依赖,方能长远发展。
3.1 积极拓宽业务面摆脱损失,摆脱对房产政策的依赖
之前连续五年的房产经济繁荣让很多房产相关行业尝到了甜头,也不愿意从房产业转移到其他行业,导致行业从业者形成了习惯性思维,就算政策几经变化也仍然对房产业心存幻想。而随着调控的深入,与房地产相关的上下游行业也会重新洗牌,优胜劣汰进行重组,市场份额也会重新分配和集中。但是外因从来就不是决定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关键还是在于内因。所以想要在这轮洗牌中存货下去,必须要积极调整心态,摆脱对房产经济的依赖,摒弃暴利心态,苦练内功,实现战略转型,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想要做百年老店,就要做出自己的核心能力,能抗周期抗风险,做出属于自己真正的优势。
要主动拓宽业务,如钢铁、水泥行业除了要投入到道路建设等行业中,更要把眼光放长远,把业务拓宽到亚洲乃至整个世界,提高技术核心。而房产中介企业则需在最低迷的时候坚持挺进。组建高技术和能力的销售团队,如朱泳强“在别人撤退时,慢火熬出人脉”【4】,坚持和客户联系,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认真为客户服务,多多学习经济管理知识,及时为自己充电。各家装企业可以通过抱团促销的方式,和装饰公司合作推销产品,更广的拓宽自己的业务。
3.2 夹缝生存出新招,低碳经济助生存
行业的规范整合往往是通过大量“新陈代谢”并且在大环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发生的。如应在“工装公司”和“地产公司工程部”的家冯总开建新的业务。家装行业应该将服务提升一个档次,推出针对不同房源,不同户型的装修业务;也可以针对经济适用房和保障房等推出低端装修业务,或者提供全程化一对一服务、2次装修施工业务等。更加细分的服务,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才能让家装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远。
而对于建材行业来说,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绿色环保建材家具商机却是无限的,加强新品的研发和推广,比如选择新型环保的防水材料等。不断深挖渠道,通过多与客户交流创造更多适合市场的产品,抢的更多的市场份额。
结语:房地产市场从“过紧”走向“常态”的过程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房地产商品本就是应有其商品应有的规律,房地产市场也应是一个正常的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而不是一个暴利的市场。国家不会再出现非常规的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在这场新的战役中,智者存,弱者亡。房企和各相关行业应紧密关注国家政策,发挥智慧开源节流,增强实力,方能长久立于市场中。
【1】 丁卫国 西方经济学原理
【2】 邹士年 2015年房地产市场将继续调整,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3】 房地产经济学(第三版)
【4】 李郁怡 全球顶尖房地产经纪人的赚钱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