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贵仁:扎实做好2012年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等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教育部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十一届五次会议精神,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特别是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对中央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扎实做好2012年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袁贵仁传达了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部署、两会代表委员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他指出,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精心谋划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围绕社会广泛关注、人民群众有迫切需要的问题,完成好教育经费分配监管、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发展等重点工作,努力把教育事业办得更好。
  袁贵仁强调,要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切实做好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一是认真抓好两会精神的传达学习和贯彻工作。各部机关及司局单位和整个教育系统都要组织干部职工及时做好两会精神的传达学习。二是集中精力抓好全年重点工作和国务院分工方案的落实。要精心安排、明确职责、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工作落实。三是积极推进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以实际成效取信于人民群众。四是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要增强政治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办理好各项建议提案。五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要增强服务意识,把服务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高质量服务提高管理成效。六是把落实两会精神和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引导组织广大党员围绕中心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服务人民群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
  
  教育部发布七个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要求,建立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保障教育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近日,教育部发布了七个教育信息化相关标准,分别为《教育管理基础代码》、《教育管理基础信息》、《教育行政管理信息》、《普通中小学校管理信息》、《中职学校管理信息》、《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教育统计信息》,并于2012年3月15日起作为教育部行业标准实施。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我国对有关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标准和规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七个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的发布,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们将引导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向网络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健康发展,加速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摘编自中国教育网)
  
  朱永新:把教育经费用在“刀刃”上
  2012年两会,在政府工作报告对于2012年教育工作的部署中,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关于教育经费支出首次占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4%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总理工程”,总理多次亲自督办,中央财政已经按照这个数字编制预算,并且要求地方财政加以保证。当总理说到“教育寄托着民族的希望,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事业办得更好”时,代表们的掌声再次响彻全场。这掌声,汇聚着大家对教育改革的热切期待。
  此外,总理还特别强调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源配置优先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努力解决择校难、入园难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调整中小学布局,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解决校车安全和学生营养问题;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教育,发展民办教育等。
  教育经费占GDP的4%已经纳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2年会实现这个目标。4%的比例到位以后,增加的经费应该怎么用?朱永新主张,主要应该用于促进国家的教育公平。他表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走的是效率优先的道路,各地方建设重点小学、重点中学,更多的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造成了教育发展不均衡。所以,政府首先必须将增加的教育经费用在雪中送炭,帮助薄弱学校发展。从管理学的木桶原理来讲,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这块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如果短板短到零,木桶就无法盛水。所以,拉长短板,应该是下一步教育最重要的方向。
  朱永新说:“把教育经费用在刀刃上,也就是要把钱用在最薄弱的学校、最边远地区的学校、最弱势人群的教育上,用在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智障残障儿童等特殊人群上,用在过去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地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总之,教育经费应该用来促进公平、平等竞争,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品质。”
  (摘编自中国教育在线)
  
  物联网:如何从概念转变为产业
  物联网虽然“炒”了很多年,但对于人们来说似乎还停留在概念层面。国家已经制定了有关物联网的“十二五”规划,认为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2年两会期间,这一新兴的应用服务方式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
  不是泡沫,是浪潮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代表认为,物联网其实就是将信息化进一步融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去。由于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国家、政府、产业方面的推动和引导,所以“十二五”规划关于物联网的政策可以进一步把一些技术、概念转变为产业。
  邓中翰认为,在原始技术创新方面,物联网还需进一步积累、攻关核心技术,为大规模应用提供必要的条件。另外,他主张推动物联网的专利、标准的出台,因为没有这些标准很难形成互联互通的局面,也很难形成产业规模。
  “想要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还需培养一批龙头企业。”邓中翰表示,“无论是现有的大企业还是即将为此上市的企业,只有发展成为行业内的龙头,才能以企业为主体推动物联网技术、标准、产业化的完善。”
  不在技术,在应用
  前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代表在2012年两会上带来一份关于“积极扩大物联网应用规模”的提案,呼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当被问及物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时,他回答:“接下来,我觉得推广的速度还可以加快。”
  王建宙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定势思维,我们的专业人士要将考虑重点由技术转移到应用上。利用现有的技术和产品,可以开发出许多物联网的实际应用,而且重要的是要扩大应用规模,通过大规模的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物联网的作用。”他表示,积极扩大物联网应用规模的建议不仅是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中国通信信息产业立足自身、影响未来的切实需要。
  (摘编自科技日报)
其他文献
教室是中小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场所。绿色、舒适、美观、易用的教室环境有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自16世纪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教室的形态经历了从传统教室到数字教室,再到智慧教室的变迁。北京师范大学黄荣怀教授日前提出了智慧教室的概念,并认为智慧教室是数字教室的高端形态,是教室环境的未来发展趋势。这对于指导中小学校建设新型信息化环境,变革教与学的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常州市北郊小学多年来致
艾萨克森的《史蒂夫·乔布斯传》是一部个人心灵成长的史诗,心灵设计贯穿故事始终。乔布斯是具有怎样精神特质的人?是谁成就他强大、充满活力的内心世界?他改变世界的动力源自何方?他在苹果的DNA中注入了什么要素使之成为拥有生命力的团队?透过字里行间散发教育情愫的文字,让我们看清了乔布斯站在“人文”和“科技”的交汇处,一步一步从童年到青年,再到壮年的灵魂唤醒、生长、设计与被设计的过程。  精神胚胎,尊重中蓬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普及,围绕着Flash课件开发的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产生了许多第三方软件,用于提供Flash作品分析、网页下载、动画生成等不同类型的服务。中小学教师课程任务比较繁重,如何进一步提高Flash课件的制作能力,合理地组织、利用与Flash课件制作相关的网络资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将对Flash开发课件时应注意的要点及网络资源的利用做出分析说明。    一、Flash
20年前,国际互联网掀起的“数字化生存”狂飙开始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在大众传媒、医疗卫生、企业培训、军事训练、文化生活等领域高歌猛进,却在传统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学校壁垒面前却步。尽管学校为师生配置了计算机、架起了互联网、实现了“校校通”甚至“班班通”,但传统学习方式在学校课堂中安然无恙。  步入21世纪,信息技术创造着日新月异的学习新时空,各种全新的学习工具、学
采 访 嘉 宾:王晓芜:中央电教馆副馆长  蒋鸣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实验室主任  贾晓明:英特尔行业与解决方案部中国大区教育行业经理  唐 华: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副校长  许 婧: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语文教师  吴丽菊: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物理教师  5月26日~29日,2014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在安徽合肥召开,与会人员针对交互式电
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始建于1953年,是一所校园优美、设备先进、师资优秀、校风好学风正、教学质量高,在社会上享有很高声誉,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市重点中学。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与关怀下,学校已形成一校四址的发展格局(即高中部、初中部、国际部、未来科技城),其中高中部实现了全部班级的特色化建设,并建构了支持各种特色类型班级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在全体二附中人的共同努力下,学校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化是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抓教育信息化就是要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校长要确立一个可供分享的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愿景,并得到教师的认可,让全体教师都朝着这一愿景努力。  1.发挥个人及团队的影响力。好校长应该是睿智的学者,是有魄力和有魅力的管理者,是教师学习的典
新课程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更是异彩纷呈。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亮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与他人共享,更多地拥有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空间。但是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以理想的教学理念操作现实的教学,在理论层面上说了许多教师应该怎么做的话,比如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使课堂教学有效、高效等,这指出的是一种应然的状态。在教
101中学信息化发展概况  北京101中学是北京市重点中学,北京市高中示范校。近年来,北京101中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目前,全校上百间教室全部配备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组建了千兆校园网,直接百兆到桌面,具有60M独享带宽出口;同时建设了5个专用机房和1个电子阅览室,可满足600人同时上机学习或上网浏览,并且教学楼、办公楼、学生机房及阅览室实现快速的连通,教师及学生可以随时享受到
由于长年在网络上担任信息技术教育论坛的版主、QQ群的群主或管理员,我得以结识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教研员和专家。他们当中既有圈内的名师,也有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我与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相识到相知,从在网络上隔空对话到成为了现实中的好朋友。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令我赞叹的成长武器……    武器一:“无招胜有招”   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的科研员柳栋老师在信息技术